流浪、饑荒、死別,這些克羅埃西亞球員都經歷了什麼

世界盃決賽當天,一段視頻走紅了網絡,如今貴為克羅地亞核心兼隊長的莫德里奇,小時候在家鄉放羊,無意中闖到了一個拍狼群紀錄片的攝影機前。

這個視頻正好拍到了老莫德里奇和兒子一同在狼棲息地附近放羊的畫面。在巴爾幹半島,莫德里奇幾乎是拿著自己的生命在放羊。

不僅是莫德里奇,這支克羅地亞,經歷過流浪、經歷過戰火。他們才是“戰鬥民族”。

流浪、饥荒、死别,这些克罗地亚球员都经历了什么

克羅地亞球員賽後失落。

一腳踹出的戰爭

生命對於克羅地亞來說曾經是那麼寶貴,又那麼無足輕重。

莫德里奇,他和爸爸在家鄉放羊的時候,克羅地亞還不是一個國家,戰火還沒有被點燃。

但幾乎是在同一年(1990年),莫德里奇的前輩,脾氣火爆的博班一腳飛踹了怒打薩格勒布迪納摩球迷的警察,這成了之後種族矛盾大爆發的導火索之一。

博班不會想到,他這一腳踹出了一場長達五年的戰爭。老城區薩格勒布在後來的幾年中硝煙瀰漫,這使得博班、蘇克、米哈伊洛維奇、薩維切維奇、斯托伊科維奇一個個響亮的名字再也無法並肩作戰,他們最後成為了前南的“遺珠”分道揚鑣。

博班也不會想到他的飛踹,讓克羅地亞足球以獨立奮發的姿態首次出現在世界盃賽場上就成為了“黑馬”,而遺憾輸給東道主法國,讓一場“以足球命名”的復仇戰,延續了二十年。

博班更不會想到,他的舉動所導致的“蝴蝶效應”影響了一大批如今的克羅地亞國腳。

流浪、饥荒、死别,这些克罗地亚球员都经历了什么

頒獎臺上,克羅地亞女總統情緒激動。

逃亡,重生

如果說博班、蘇克們是克羅地亞經歷戰火的見證者,那麼他們所影響的這一代克羅地亞足球精英則是浴火重生的戰爭親歷者。

戰爭不僅在國家與國家,軍隊與軍隊之間進行,更是廣泛波及到了平民之間。也許頭一天你還在和與你信仰不同、種族不同的人一起坐著喝咖啡,第二天他可能就此消失不見……

莫德里奇對這樣的事太刻骨銘心,戰爭剛蔓延到他的家鄉,他的祖父就死於戰亂,躲在黑暗中的莫德里奇看得一清二楚。

接下來戰爭的傷痛還在繼續,莫德里奇的父親被強制徵兵,幾乎是以“抓壯丁”的方式。作為家裡的長子,莫德里奇第一次感到迷茫與無力。

莫德里奇和家人最終背井離鄉,在逃亡的路上,足球成了莫德里奇唯一的盼望。

流浪、饥荒、死别,这些克罗地亚球员都经历了什么

和莫德里奇有同樣逃亡經歷的還有喬爾盧卡、洛夫倫、曼朱基齊、佩裡西奇,他們的童年都有這樣的經歷——有家境好一點的直接前往國外避難,有家境不太好只有轉移到相對安全的地方。

洛夫倫獨白式的《作為戰爭難民的歲月》自傳紀錄片裡,講訴自己幼年成為戰爭難民經歷,和莫德里奇一樣,足球場成為他唯一能夠得到尊重的地方。

當14歲洛夫倫與薩格勒布迪納摩隊簽約時,他淚如雨下,十年的難民生活終於到了盡頭。

流浪、饥荒、死别,这些克罗地亚球员都经历了什么

克羅地亞球員向球迷致意。

曼朱基齊和洛夫倫一樣也是從小前往國外避難,二十一歲的曼朱基齊重回克羅地亞站上薩格勒布迪納摩的球場,曼朱基齊充滿了感懷,而他把這份感懷帶到了之後所有的克羅地亞比賽中。

那雙堅毅的眼睛是看過了戰火的,看過生死的,他還有什麼可怕的呢?

而更小年紀的拉基蒂奇和科瓦契奇因為避難則根本沒有出生在克羅地亞,甚至拉基蒂奇還代表瑞士參加了青年賽。但是當父輩告訴他們從哪裡來,為什麼來的時候,這些因戰火而離開家鄉的“小移民”又紛紛重返克羅地亞故土,為克羅地亞征戰。

流浪、饥荒、死别,这些克罗地亚球员都经历了什么

克羅地亞球員與法國隊球員握手。

足球高於生死

比起戰爭,困擾這一代“克羅地亞黃金一代”的更多是生離死別與貧窮飢餓。但正是由於童年和青年時期的種種磨難,才讓這支克羅地亞擁有著如此強大的意志力。

克羅地亞同樣是“戰鬥民族”,他們知道生死的輕重,他們知道何為殘酷,他們知道如果能拿下冠軍,對於克羅地亞這個國家來說意味著什麼。

我們常說足球無關政治。但對克羅地亞來說,足球即是政治,足球即是戰爭。

曾經有一段時間,人們總覺得比爾·香克利的那句“足球無關生死,足球高於生死”是不正確的。確實對於生活在空調、西瓜、電視、WIFI裡的我們更多是懂得享受生活,享受生命,一切事情在生死麵前都是小事。

但對經歷過戰火的人來說並不是,就像香克利經歷過戰爭,他才懂得在戰火中足球能夠成為精神信仰和精神力量,戰勝生死關。

對於克羅地亞這一眾國腳來說莫不是如此,他們拼盡全力在賽場上多跑一步,多進一個球,就如同打出的一顆顆“子彈”,向全世界宣告克羅地亞並非弱國寡民。

哪怕這場決賽,克羅地亞如同打光所有子彈只剩下“赤膊上陣”的殘軍,他們也打出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氣魄。

就像櫻木花道熱血的那一吼一樣,“我最榮光的時刻就是現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