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度量衡各自的準確含義嗎,「量」和「衡」容易混淆

話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終於統一了山東六國,為長年的亂世紛爭劃上了短暫的休止符。隨後,他便著手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規章的制定,其中頗為重要的一條便是統一度量衡。

你知道度量衡各自的準確含義嗎,“量”和“衡”容易混淆

度量衡具體指的是三種計量單位。其中“度”指的是長度單位,比如寸、尺、丈等。“量”字並不是我們在字面上所理解的重量單位,而是容量單位,比如升、鬥、斛等。“衡”字指的才是重量單位,比如兩、斤、鈞等。這些單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而在秦始皇之前,各個諸侯國都有自己的一套度量衡系統。大家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尚可各自相安無事,可是一旦各自交流起來就麻煩了。如今天下一統,自然需要一套統一的制度來規範。一方面各個郡縣之間的制度統一了,交流起來也方便。另一方面中央政府管理起來,比如徵收賦稅就便於統計和管理了。度和量的單位換算大多以十進制為主,唯獨“衡”的單位不同,它以銖、兩、斤、鈞、石為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成語“半斤八兩”便是由古代的十六兩為一斤的緣故而形成。

你知道度量衡各自的準確含義嗎,“量”和“衡”容易混淆

桿秤

秦代還制定了多種標準量器,最為著名的是商鞅方升。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是商鞅制定的容量單位。雖然他的變法失敗了,但是許多制度都被沿襲下來,成為了秦國強大的關鍵。近年來經反覆實測,得出此升容積為 202.15 立方厘米。而方升的邊上有一段銘文“爰積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為升”,即以 16.2立方寸的容積為一升,進而可以得出1 立方寸=12.478 立方厘米,算出 1 尺=23.2 釐米,這個數值,既是商鞅時的度值,也是秦統一後的度值。同時,秦代還規定每年要對這些標準量器進行檢驗核定、防止磨損帶來誤差。

你知道度量衡各自的準確含義嗎,“量”和“衡”容易混淆

商鞅方升

漢代的度量衡制度同樣繼承了秦代的傳統,西漢末年的劉歆更是將秦漢度量衡制度整理成文,後來被收入《漢書·律曆志》中,成為了最早的度量衡專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