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不到車用貨拉拉?安全玩笑開不得

最近暴雨連綿,多地被淹……如何出行成為眾多上班族的心頭病,畢竟失去全勤就意味著這一個月的外賣都飛走了。

面對出租車和網約車供不應求的情況,有網友竟開啟打貨拉拉上班的浪潮。沒多久貨拉拉官方就發佈文章拒絕了大家的拉貨邀請。

滴滴打不到車用貨拉拉?安全玩笑開不得

貨拉拉變網約車?

近日,全國遭受暴雨侵襲,先是成都多次因暴雨登上熱搜,逼退了好多想要來成都旅遊的小夥伴們。

暴雨持續導致成都路面積水,如何出行成為頭等難題,然而成都人民的腦洞卻突破天際,成功開啟了兩道出行大招。

坐剷車,風大雨大都不怕。

滴滴打不到車用貨拉拉?安全玩笑開不得

坐“火烈鳥”玩漂浮。

滴滴打不到車用貨拉拉?安全玩笑開不得

這大雨就像在玩接力,成都的暴雨才剛剛轉換成綿綿小雨,北京的暴雨又下起來了。最先感受到暴雨的是來自北京西二旗的同學們。

滴滴打不到車用貨拉拉?安全玩笑開不得

“就算大雨讓整座城市顛倒,公司還是會記你遲到。”這句扎心的話戳中了無數人的痛點。

在出租車和網約車供不應求的情況下,為了不遲到,北京人民也是各出奇招,皮划艇什麼的都是必備,除此以外還有人選擇游泳、騎電動車以及共享單車……

滴滴打不到車用貨拉拉?安全玩笑開不得

滴滴打不到車用貨拉拉?安全玩笑開不得

滴滴打不到車用貨拉拉?安全玩笑開不得

刺不刺激?害不害怕?然而跟下面這位網友比上面這些還是有些稚嫩。

有位機智的小夥掏出手機用貨拉拉叫來一輛車直接把媳婦送去上班……

滴滴打不到車用貨拉拉?安全玩笑開不得

這個神操作可以說是吸引了眾多網友,一時之間打貨拉拉上班還成了潮流。不僅僅在北京,不少暴雨天的地方都流行起叫貨拉拉出行,網上也越來越多分享雨天出行“小技巧”。

@張卡**:我看北京下大雨了,我有個朋友怕明天上班不好打車,給自己叫了個貨拉拉。

@愛嵐**:上週成都早上下暴雨,朋友老公就是打的貨拉拉上的班。

@ARAS**:最近各地都在下暴雨,出行困難,打不到車。我教你一個妙招,你可以打貨拉拉,沒錯就是貨拉拉,價格合適,方便出行。

@與哭**:打貨拉拉底盤高,價格低,保你安安全全上班不遲到。

貨拉拉拒絕了你的拉貨邀請

就在大家疑惑這是不是一種新型營銷的時候,貨拉拉官方發話了。

滴滴打不到車用貨拉拉?安全玩笑開不得

官方表示發現情況的嚴重性,堅決發文制止此次事件。原因如下:

貨拉拉是一家同城貨運平臺,按照相關運輸法規規定,貨運和客運分開。這就和客車不拉貨是一個道理,所以我們平臺的車輛是不能接納客運訂單的(在副駕駛位隨貨物跟車除外)。

再者,貨廂載人更是嚴重違規行為,因為貨廂中缺少安全措施,在車子行進中貨廂內非常危險,很容易發成碰撞、摔傷,所以貨拉拉也一直嚴厲禁止貨廂載人、人貨混裝的用車方式。

滴滴打不到車用貨拉拉?安全玩笑開不得

然而,很多網友依然不服,找到了更多如何用貨拉拉的方法:

@Garr**:也就是說我把揹包放後面,自己坐副駕駛就行了。

@細小**:懂了,這好說,我背個包算貨吧,這樣就算隨貨搭乘了。

@凌翔**:畫重點:貨車禁止載人,(副駕駛室跟車除外)。

@愛睡**:備個空旅行箱吧,下車後遇到積水箱子打開做到裡面划過去。

@西安**:這還不簡單!我買一箱牛奶,拎不動,不就是貨了嗎?運一箱牛奶,順便把人捎過去不就得了!

@隨風**:我怎麼不是貨了?我是懶貨,能不能拉?

滴滴打不到車用貨拉拉?安全玩笑開不得

面對這些調侃言論,不少理性網友都對其進行科普,客運和貨運的差別可不是一星半點:

@Han**:不出事誰都行。一出事,貨拉拉公司就慘了。你想想,貨車翻車和客車翻車一樣麼。

@我還**:拉人和拉貨不是一個概念,超出運營範圍的業務,如果有糾紛或者事故,那就麻煩了。所以,貨拉拉的態度很對,至於個別司機接單,那就沒辦法了。

@3_Fo**:貨運跟客運是有區別的,你想想拉一堆貨翻車了是貨壞了,拉人出事兒就是人受傷,當然有區別。

安全玩笑開不得

對於這些提醒,很多網友都嗤之以鼻,現在出行這麼困難,能打到車都不錯了,還挑?殊不知,這樣的態度是對安全的最大挑釁。

有貨車司機就表示,由於近期雨天多,通過貨車打車的人並不在少數,在上下班期間最多可以接2~3單/天,有一次還接到一個7人打車的訂單。“打個專車的GL8都不一定能坐這麼多人。”該司機如是調侃。

平時坐車都知道要系安全帶的你們,在貨車後面的大車廂內該如何保障自己的安全?

滴滴打不到車用貨拉拉?安全玩笑開不得

實際上,目前貨運平臺載客的情況也不止貨拉拉一個。

有網友表示自己之前因為打不到車就改用58速運,成功接到單。與貨拉拉不同的是,上車之前司機需要對“貨物”(網友本人)拍照證實貨物。

滴滴打不到車用貨拉拉?安全玩笑開不得

7月17日,在貨拉拉發佈聲明的第二天,依然有司機接載客訂單。對此,“貨拉拉”平臺客服人員回覆稱,平臺明確規定不允許載客,但目前平臺沒有自查的方式,只能通過用戶在線舉報和申訴,“確認載客行為後,會對涉事司機進行封號等處理。”

在此,熱點菌還要提醒各位,如果消費者知悉“貨拉拉”的拉貨用車性質,依舊將其當作網約車使用,且平臺已盡到提醒消費者注意的義務,一旦遭遇交通事故,消費者也需要承擔相應責任,會陷入維權困境。

所以關於自身安全的事情,不要隨便開玩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