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經濟發達省份,爲什麼廣東能產生廣州,深圳兩個一線城市,而浙江卻不行?

顏丶顏


曾經去過廣州、杭州、深圳、寧波這4個城市,如果說廣東和浙江兩省的前兩名城市,我想這四個可以代表的。

一線城市的定義

先說說一線城市:目前官方認定的中國一線城市有四個:上海,北京,深圳,廣州

一線城市的特殊性

回到題主的問題,北京和上海就不用說了,一個政治&文化中心,上海作為經濟重鎮也不遑多讓。

廣州,一直以來作為對外開放的前沿窗口,從清朝開始就是繁華地帶。而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廣州市的能力也是無與倫比。

最比較特殊的是深圳市---從地理位置而言是隸屬於廣東,但是深圳有著很多特殊性。

1.深圳是中國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新興移民城市

從某種意義上講,當時是舉全國之力來建深圳。作為一個改革試驗地,深圳的崛起離不開全國各地的參與者。政策上的傾斜造就了一個現代化的速度城市。

2.深圳的地理位置

可以說是得天獨厚了,深圳是連接香港和中國內地的紐帶和橋樑,在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服務、外貿出口、海洋運輸、創意文化等多方面佔有重要地位,在中國的制度創新、擴大開放等方面肩負著試驗和示範的重要使命。深圳是重要的邊境口岸城市,市域邊界設有中國最多的出入境口岸,其中皇崗口岸實施24小時通關。

而這些,浙江省都不具備。廣東省長期形成的商業風氣在浙江省並不一樣,而且這幾年杭州也在逐漸崛起,以阿里巴巴、海康威視為代表的杭派企業在不斷刷新浙江的企業高度。

當然,說這麼多,每個省的發展都有自己的發展思路,整體而言,省與省之間的競爭對整個中國都是積極向上的。


古今眾談


同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廣東能夠誕生深圳和廣州兩座一線城市,而浙江省卻沒有誕生一座一線城市,只有杭州這座“新一線城市”。這和廣東的經濟基礎和區位優勢有關。(廣州塔)


經濟基礎

雖說廣東和浙江同是經濟發達省份,但兩者還是有差距的。即使是改革開放之處的1978年,兩省在GDP上已經有不小的差距了。該年,廣東省GDP186億元,排名全國第5位;浙江省GDP124億元,排名全國第14位。浙江省經濟總量只有廣東的67%。


改革開放後,兩省都實現可快速增長。廣東由第5位上升到了第1位,浙江有第14位上升到了第4位。但兩者之間的差距依舊存在。2017年廣東GDP89879億元,浙江51768億元。浙江GDP佔廣東的比重是58%。也就是說,改革開放40年來,廣東經濟發展速度是快於浙江的,浙江佔廣東比重由67%下滑到了58%。更要命的是,兩省GDP絕對值差距越來越大,從1978年的62億元擴大到2017年的3.8萬億元。3.8萬億元可是相當於三個杭州的經濟總量。


區域優勢

廣州自清末開埠以來,就一直是我國南方最大港口城市,直到民國時期才被上海超過。在現代經濟發展中,擁有海上交通優勢的作用是巨大的。廣州地處航運發達的珠江口,而杭州處在狹長的杭州灣內,航運條件比廣州差的多。因此,廣州的經濟一直都比杭州好。在幾十年來的城市經濟版圖中,廣州就一直是南方僅次於上海的大都市。“北上廣”在上世紀90年代就形成了。這三座城市是當時中國經濟最發達,最具國際化的大都市。


至於深圳是怎麼崛起為一線城市的。大家都很清楚。深圳之所以被設立為經濟特區,就是看中了他緊靠香港的區位優勢。在設立特區後的經濟發展中,深圳確實也充分利用好了這個優勢,一成為國際大都市。

在浙江,除了杭州易位,寧波的區位優勢和很明顯,為什麼沒有成為大都市呢?第一,寧波的經濟腹地不夠廣闊,限制了其壯大。第二,寧波和上海在航運、港口上存在同業競爭,但資源有限,只能先保障上海的發展。


紅谷新視界


廣東和浙江確實是我國經濟發達的省份之一。2017年廣東經濟總量為89879億人民幣,位居全國第一,人均GDP為8.06萬元,在國內省份中僅次於江蘇、浙江和福建,位居第四。而2017年浙江經濟總量為51768億人民幣,位居全國第四,人均GDP為9.15萬元,在國內省份中僅次於江蘇位居第二。

廣東的珠三角地區是全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而浙江的浙北是長三角核心地區之一,經濟也很發達。那麼,同樣是發達省份,為什麼廣東能產生廣州和深圳兩個一線城市,而浙江卻不行?

在筆者看來,首先是兩個省份的起點不一樣。在改革開放之初,廣東省的經濟總量就已經位居全國第五,而浙江省當時在國內經濟總量處於中等水平,位居全國第十二。以兩省經濟總量最高的城市為例,1978年廣東經濟總量最高的是廣州市,當年其GDP為43.09億元,位居全國第八,而浙江省當時經濟總量最高的杭州市GDP為28.4億元,位居全國第19。所以兩省的起點就不一樣。

其次,在改革開放中,廣東省可謂充當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擁有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是改革開放之初全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中其中三個。而廣州和湛江也是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目前的珠三角地區也是我國改革開放最先發展起來的地區之一。當然浙江在改革開放之中也有政策扶持,但是相當於廣東來說,沒有廣東力度大。

此外,廣東省毗鄰港澳地區,能夠吸引來自港澳地區的資金、技術來發展經濟。當初深圳經濟特區的設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毗鄰香港,獲得香港的資金支持。而且在改革開放之中,珠三角地區最先發展起來,其吸引了來自國內大量的勞動力。有這麼一句話:東南西北中,發財到廣東!就是比較好的寫照。當然,廣州和深圳能發展成為國內一線城市,與其自身的優勢和努力分不開。

近年來浙江大力發展科技創新產業,其依託互聯網科技、電子商務等產業,在以阿里巴巴、網易等互聯網公司的帶動下,經濟發展可圈可點。尤其是杭州,這座被譽為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之城”,近年來大有強勢崛起之勢,國內還出現了杭州是北上廣深之後的下一座一線城市的討論。

北上廣深之後,下一座一線城市會是誰?就留給大家來討論吧!


錦繡中源


在深圳走紅之前,廣州可謂是全國級的網紅,廣州至少在宋代時候就很紅了,當時南方的兩大世界級港口泉州港廣州港全部都在南方,廣州可以說是出身一般,逆襲成功,沉穩有度,謙謙君子,深圳的前身寶安縣,原是廣東省東莞府下轄的一個小地方,機遇使然,改革開放,深圳鯉魚躍龍門,成為中國目前最具發展潛力和四個一線城市之一。



2017年深圳以2.2萬億的GDP連續兩年力壓廣州(廣州當年實現GDP2.15萬億)並超過香港,GDP增速達到8.8%,深圳的發展已經到了駛入快車道的階段,這種級別的大神是後面其他城市所仰視而不可追急的。這大概是在上一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深圳和廣州已經逐漸到後面迅速拉大到今天已經很難有城市能達到這兩座城市的這種高山仰止的境界了。



你以為浙江有多弱,事實在浙江在很多方面都無情的碾壓著廣東,浙江的均衡發展水平僅次於福建,十一個地級市人均GDP有十個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廣東到目前為止還有近一半城市人均GDP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上市公司分佈中浙江的數量逼近500家緊跟廣東之後,但浙江是個只有不到6000萬人口的中等省份啊,全國百強縣廣東僅有一縣入榜,浙江卻以25個縣(市)的數量與山東並列第一,浙江縣域經濟之發達,廣東簡直是望塵莫及。



廣東有深圳,廣州,浙江有杭州,寧波,在古代杭州的名氣遠高於廣州,深圳那時候就更不值一提了,在設立特區之前,深圳的標籤就是南海邊的一個小漁村。2017年杭州的GDP為12556億元,增速為8.0%,與廣州的2.15萬億有近9000億的差距,與深圳的差距更高,9500億,杭州在短時間內絕難趕上深廣。寧波的GDP今年鐵定突破一萬億,去年的增長率為7.8%,杭州和寧波的增速都不算很高,總的來說表現中規中矩。



深圳和廣州畢竟都是人口超千萬的特大型城市,在人口上杭州和寧波都沒有什麼優勢,這兩座城市人口全部沒有超千萬,深圳的實力自不必說,世界五百強深圳獨佔七家,而且深圳的經濟多元化,政府效率極高,投資環境,生態環境在全國都是最好的,廣州雖然是老牌強市發展已經有疲軟之象,但畢竟是一個工業完善,整體水平穩定的城市。

浙江沒有出現特大型城市是因為長三角本身就是大城市多,彼此競爭激烈,除了上海這個巨無霸,南京,蘇州,無錫這樣大城市本身都自帶吸虹效應,不同於深圳和廣州在珠三角的兩騎絕塵,無城可及,長三角是強手林立,一個比一個優秀,杭州與寧波的光芒就顯得弱了很多。

除了經濟總量的差距,杭州和寧波其他方面並不差,所以,儘管實力相去太遠,但杭州和寧波依然值得尊敬。


大國布衣


所謂一線城市原本是指對外來移民的吸引力,本質也是對外來移民的的吸引力。吸引力包括了這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活力,制度和人文的包容等等全方位的吸引力。

從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以來,廣東的常住人口從5900多萬增加了幾乎一倍(實際上肯定超過一倍,雖然政府要求所有的外來人口需要辦理暫住證,但漏洞還是不能全覆蓋),而浙江的常住人口從3900萬隻增加了不到百分之五十(浙江這個常住人口數有點讓人出乎意外,和浙江人的口中發達程度似乎不合,是否有意壓低常住人口數據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沒有大量的外來人口,包括各種的技術、管理人才,怎麼可能成為中國一流的大城市?浙江除了杭州,寧波非常缺乏大量的移民吸引力,從晚上市區到鄞縣新城區黑燈瞎火就可以略窺一二。更遑論浙江的其他城市了。

浙江人有兩個口頭禪好自豪。一是大量的浙江人在浙江外做老闆。以惠州為例,從最初的補鞋攤到現在兩個義烏小商品城,確實彙集了一批浙江商人,我們不討論開一家基本零售的小店鋪是否腰纏萬貫(他們說是就算是吧,我們也不好打擊別人的好心情),可是浙江人往往忽略了是,連浙江人自己都要拖家帶口的到外地謀生活,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可能也印證了它的常住人口數據的真實性。二是阿里巴巴撐起杭州城,可是據相關數據,廣東的工廠、店鋪和網購力撐起了半個阿里巴巴,杭州只不過是阿里巴巴的網絡運營和結算中心而已,對大量的人口吸引力還是有限。

題外話,惠州市在1988年成立地級市時常住人口是212萬(惠城區19萬,惠陽區45萬,惠東55萬,博羅66萬,龍門27萬),現在是據說477萬,增長一倍有餘,據說是廣東又一個有希望成為千萬級的城市。惠州歷來就是一個移民城市,粵東各地人口移居惠州早已習以為常,從四野南下惠州成為軍部駐地,第一次帶來了大量的東北人,淡水剛成為縣城,不足3萬人的小鎮就容納了1萬多人的重慶人,還不算略少一點的湖南人。從各地在惠州的商會來說,浙江商人絕對是可以忽略的一群,不論從那一方面來說都無法和汕尾、汕頭和潮州商會抗衡,也無法和通街的四川、湖南、重慶餐館相提並論,甚至還比不上江西人,江西人做工程總比開小店鋪的強吧?


獅子滾球


因為廣東是靠舉全國之力,扶持發展起來的。當時改革開放初期,光是經濟特區就在廣東設立四個。全國的財力,物力,人力幾乎全往廣東集中。這樣要是再發展不起來,那也真是太廢物了。而江蘇的發展是全憑一己之力。靠的是江蘇人民的勤勞智慧。溫州人更是被稱為是中國的猶太人。而且廣東的發展很不均衡,廣州和深圳,現在是靠著吸取周邊小城市的血液再發展。江蘇的發展卻非常平均,經濟結構也更加合理。江蘇超過廣東的日子應該不遠了。


十方隨緣


廣東的區位優勢促使其產生了兩個一線城市

廣東省和浙江省是我國的兩個經濟大省。

相對而言,廣東省的體量是要遠超浙江的,但至於為什麼廣東省能誕生兩個一線城市,關鍵還是在於其區位優勢。畢竟山東省和江蘇省的體量也要大過浙江省,但是這兩個省目前一個一線城市都沒有。

廣州的優勢在於其坐落於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中國五大經濟特區中,廣東獨佔三個。

(廣東省的三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

這體現出中央對廣東在政策上的支持,而浙江就沒有這麼好的基礎。

得益於發展得早,廣州很早就躋身一線城市行列,而另一個一線城市深圳的崛起則是由於其地靠香港的原因。

(正在建設中的港深一體化)

作為中國最年輕的一線城市,深圳憑藉著對口香港的便利,在政策的扶持下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才。在深圳,你不會感覺到自己是個外鄉人,因為這裡基本上都是外地人,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夢想來到這裡創業。

在經過了三十多年的發展後,深圳依靠著高端科技製造業和新興的互聯網公司強勢起飛,經濟總量更是超過了廣州,位居全省第一,也力壓天津,成為中國的第四個一線城市。

(世界頂級的民用無人機科技公司大疆公司就是一家深圳企業)

相比之下,浙江省的起步就要晚於廣東,並且也沒有什麼政策上的特殊支持,完全是靠著自己的力量殺出了一條血路。

經濟上浙江也多是以本土中小型企業為支柱,這種經濟模式也很難締造一線城市。

但是,即便是現在浙江還沒有一線城市,但其省會杭州作為目前發展最快的二線城市之一,活力已經不亞於廣州。

今天的廣東雖然是中國GDP總理第一大省,浙江是GDP第四大省。不過要是論人均的話,浙江是要排在廣東前面的,包括江蘇、上海在內的江浙地區,作為中國最富庶地區的傳統直至今日依舊在延續。

而老百姓兜裡更有錢,要比“一線城市”這個名號來的更加實在些。


千佛山車神


廣東只是大而不強,所謂的一線城市只是國家層面叫法、面子好看,其實也不能說明什麼。深圳也好廣州也罷,無論經濟文化還是科教等社會方方面面佔據主流影響力的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各類人才,而廣東本地人顯然沒多少存在感和影響力。廣東人多地廣只是GDP總量第一,浙江的GNP總量、人均GDP、人均收入、人均存款、人均消費秒殺廣東。還有浙江人天生聰明、格局大、有創造力,廣東兩倍於浙江人口然而出的兩院院士數量卻不到浙江的一半,還有廣東的許多知名企業如華為、網易、大疆、唯品會等等都是浙江人創辦的。相比浙江,廣東有什麼優勢呢?廣東和浙江比什麼呢,比歷史文化傳承、民間財富還是人的智商,廣東比浙江差遠了。廣東人普通話都說不好,除了經商還湊合點,讀書做學問搞科學研究還有從事文化藝術哪一樣還行?


飛雲過盡


國家級的經濟特區,而且是重點扶持的,超越其他經濟特區的存在,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了那個年代的人們,趨之若鶩的湧向這裡,鄧老爺子曾經親自視察的,能會差嗎?作為改革開放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作為未來城市發展的標杆,你覺得會差嗎?如果國家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另外的某一個經濟特區上,那個城市也會迅速崛起的,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你信嗎?國家的力量是偉大的!!!


佚名1234567890


這個問題要分三個層次來回答:

第一個層次,作為經濟發達省份,為什麼廣東能產生廣州、深圳兩個一線城市。這個跟廣東省的地理位置、國家相關政策、當地合力發展有關。廣東省位於世界級金融中心、航運中心香港的邊上,有三個經濟特區,地理優勢明顯,政策優勢突出,當地又大力發展廣州、深圳,特別是深圳的發展,應該說是舉了全國之力,全國人才匯聚成今天的深圳。但廣東省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個大問題。

第二個層次,作為經濟發達省份,浙江為什麼不能產生一線城市。相比北上廣甚至江蘇等省市,浙江的政策優勢不明顯,浙江有的,其他省份大多都有。浙江是典型的白手起家型,依靠的雞毛換糖,依靠的是家家戶戶生爐子,依靠的是外出打拼。全民參與創業,造就了眾多的溫州老闆,造就了義烏小商品市場,造就了馬雲和阿里巴巴。但受制於較低的產業鏈位置,相比較差的地理環境,以及人口(特別是人才)、資源限制(七山二水一分田),無論是杭州(副省級城市)還是寧波(計劃單列市),在全國城市中的地位都不高。但浙江的優勢或強項,在於區域均衡發展,無論是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收入之比,還是人均GDP最高的杭州和人均GDP最低的麗水相比,都是全國好的。

第三個層次,今後兩省的一線城市會有變化嗎?近年,廣東省的深圳是一如既往的強勢,雖然近日受到華為搬遷的些許影響,但仍舊是地區甚至全國的科研創新中心;廣州給人感覺近年有些低調,但依舊是個經濟巨無霸,依舊是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對這兩個一線城市來說,如何帶動全廣東甚至其他省份共同發展,才是將來的城市發展重點。

而對浙江的城市來說,相比之下,因為在信息經濟和人工智能產業上的領先發展,杭州的潛力最大。但成不成為一線城市真的不重要,長三角城市群協同發展是趨勢。廣東和浙江比較,這個格局太小。未來是長三角和珠三角的比較,當上海超過香港,江浙一帶再出一兩個一線城市也不是沒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