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任何人到了老年都不應該孤單,然而這件事無法避免

老人與海:任何人到了老年都不應該孤單,然而這件事無法避免

只要自己有足夠的決心,就能打敗所有的人。—《老人與海》

因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足夠有名,又因這部作品在195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為了有足夠的好奇心,新鮮感,如同看電影不喜看過的人劇透一般,我並沒有半點要先查閱一下這本書的故事概要及要表達些什麼,初讀這本作品,只想帶著足夠的新奇和尊重。

一位失去妻子的老人在墨西哥灣流中釣魚,起初的四十天,有一個男孩隨著他出海,整整四十天沒有釣到一條魚,男孩的父母便不再允許男孩再跟著老人出海了,並認為老人是個倒黴透頂永遠翻不了身的死鹹魚,男孩跟了另一條船,因為那條船一星期就能弄到三條好魚。

每次男孩看著老人的小船空空如也,都會很難過,男孩幫著老人整理魚線、脫鉤、魚叉、還有面粉袋做的像一面永遠失敗旗幟的有許多補丁的船帆。

老人已經連續八十四天一無所獲了,他雙手佈滿了舊傷疤,皮膚上佈滿了皺紋和因太陽灼傷的斑點,消瘦而憔悴,他的一切都是那麼的古老,只有那雙歡快而不屈的眼睛例外。他經常未能吃的上一頓飯菜,一整天出海僅靠喝一瓶水,沒有一雙像樣的鞋子、毯子,有的只是鋪著舊報紙的床墊,男孩經常給他帶來飯菜或者啤酒,他們歡愉的交談著,像彼此信任的朋友,他總用被太陽灼傷卻充滿自信和慈愛的眼睛看著男孩。

老人與海:任何人到了老年都不應該孤單,然而這件事無法避免

老人決定去很遠的地方,和男孩告別後,在黑暗中將小船划向了很遠的大海,飛魚,黑色燕鷗、海燕、雲層、太陽、海龜、從水中跳出的金槍魚成為一路相伴的風景,終於老人遇到了一條大馬林魚,剛開始被魚拖著走,四個小時的頑強支撐,卻未曾見過這條魚浮出水面的真面目,一隻手拉著魚線,一隻手夠著瓶子喝水,殺沙丁魚當食物吃,手緊緊的拉著魚線,累的睡著,大魚的忽然跳出驚擾了他的夢,老人與這條大魚整整博弈了兩天兩夜,彷彿遇見了一條惺惺相惜的對手、兄弟,偶爾出神的冒出想知道今天棒球比賽的結果時,他對自己說:要永遠想著一件事,那就是正做著的事,他不容有錯。經常會想:要是小男孩在他身邊就好了,可以幫幫他,陪著他。卻又跟自己說:任何人到了老年,都不應該孤單,然而這件事無法避免。

老人和這大魚一樣,在大海中各自孤立無援,他開始同情這條強壯、聰明、驕傲、令他無法招架的美妙的大魚。因這條大魚的行為舉止和偉大尊嚴,他認為沒有一個人配得上吃它。他尊重大魚,並且愛他,然而他一定要殺死它,他是一個漁者。

老人的手佈滿了新的傷口,左手抽筋,累的差點幾經暈厥,疲憊的他認定:只要自己有足夠的決心,就能打敗所有人。他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疼痛、僅有體力和久已不見的驕傲用來對付大魚的殊死掙扎。終於老人殺死了這條魚。將一條看起來至少一千五百磅的、比他的小船還要大的魚綁在船邊。

老人與海:任何人到了老年都不應該孤單,然而這件事無法避免

看到此處,我也終感欣慰,老人終於收穫了這條大魚,太不容易了。當我看著這一頁頁的描述中,總感慨,天啊,經歷了這麼多披荊斬棘,老人還沒有將這條魚釣上來,當我繼續翻閱時,又不禁感慨,天啊,還沒有釣到這條魚,他的雙手已血肉模糊,而他總要再試一次,再試一次...我的心總為這一次次的曲折搏鬥揪著,備受折磨。

他終於做到了,我鬆了口氣,轉眼便好景不長,船邊的大魚又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鯊魚群,他又如一個戰士般的拼勁全力利用船上能用的一切工具,魚叉、刀子、短棍、舵柄、一次次與鯊魚搏鬥,他說:人可不是為了失敗而生,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他砍殺了一條條鯊魚,然而他終究無法改變,大魚被吃掉四十磅,被吃掉只剩一半,在即將回家的海上,被吃掉僅剩魚骨的慘痛現實。

他筋疲力盡的回到了自己的住處,像往日一樣熟睡著,男孩來看他,看著他疲憊的睡姿、雙手,哭了起來,看到此處,眼淚也在我的眼睛裡打轉。不知何時,我已走進這個故事裡,被這個故事牽引著、感動著每一根神經,我以為故事還會講下去,畢竟老人的勇氣和執著僅僅只帶回一副魚骨架,諸多遺憾,不料已是故事的尾聲。

許多人看著那魚的骨架,定是在嘲笑老人的一無所獲,然而男孩卻對老人說:我信。老人說:我被它們打敗了。男孩說:你打敗了它,那魚。

老人與海:任何人到了老年都不應該孤單,然而這件事無法避免

男孩喜悅著他和老人又可以一起去釣魚了。

一位女遊客看著這條白色脊骨:我還從不知道鯊魚會有這樣氣派造型這麼優美的尾巴呢。

在路那頭老人的小屋裡,他照舊臉朝下睡著了,男孩坐在旁邊守候。他正夢見了那些獅子。

海明威僅僅講了一個老人在海上驚心動魄捕魚三天的故事,以他的冰山原則呈現了《老人與海》,他將八分之一用文字和形象呈現出來去表現冰山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留給讀者八分之七去經驗的感受和想象海底八分之七的雄偉壯觀,含蓄簡練的講述故事,言有盡而意無窮,成就了他的巔峰之作。

故事結束了,而我依然沉浸在故事中的成功與失敗,希望與絕望,生存與奮鬥中,沉浸在久久的感動裡。

老人與海:任何人到了老年都不應該孤單,然而這件事無法避免

感動於老人與男孩的溫情:在沒有人願意理他的村子裡,食不果腹的日子裡,若不是男孩陪他說話、給他帶來飯菜,幫助他,信任他,尊敬他,他又將會是怎樣的孤獨和無助;在茫茫大海中,老人一次次感慨:要是男孩在就好了,他的心中總不自覺的產生這樣溫暖的牽掛;老人帶著一副魚骨架回來,只有男孩堅定地說出那兩個字:我信。若沒有男孩,他又怎能回到原本的生活,重拾希望。

感動於老人的計劃行事:他目光遠大,卻不打無準備之仗,每一次對事物的計劃、預料發生都做好了心理和行為準備;

感動於他的勇氣,一位老人,一貧如洗,在經歷八十四次的一無所獲後依然有勇氣去更遙遠的海上尋找不一樣的魚,依然有勇氣面對這海上的一切風雲莫測的變數,若不是這樣的勇氣,也許他永遠無法遇到這樣一條美妙的大魚;

感動於他的孤獨,一個人在大海上應對著一切,抗爭著一切,他耐得住寂寞,依然用最古老的捕魚方式有尊嚴的做一位漁者,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他專心、執著、永不放棄。

感動於老人的樂觀:在每一次與大魚的博弈中,與鯊魚的搏鬥中,老人的自我對話都是一種自我鼓勵,他拼盡了全力,只要尚有一口氣在,即便終是一無所獲,他亦安慰自己:這樣回家的船就輕鬆了。若帶回的白色脊骨算是一種失敗,他雖敗猶榮。

合上了《老人與海》,我彷彿想起了老人的那句話:為什麼老年人都起得早呢?是想擁有更長的一天嗎?我彷彿看見一望無際的大海上,一個老人和一個男孩坐在一條小小的船上撥弄著魚線的身影;我彷彿看見了老人那雙歡快而不屈的眼睛,亦看見了男孩崇拜而溫暖的眼睛...

我想任何老人,都不應該孤單,還好老人有男孩相伴...

老人與海:任何人到了老年都不應該孤單,然而這件事無法避免

與你一起體會有情懷、有溫度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