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區塊鏈重構終端產業格局還有多遠?

工业区块链重构终端产业格局还有多远?

《新華日報》發文稱,區塊鏈等五大數字技術是新經濟的基石。但卻鮮有人把區塊鏈應用在製造業上,尤其是智能終端。

工业区块链重构终端产业格局还有多远?

今年年初,在比特幣以暴漲暴跌吸引著全球眼光後,其底層技術——區塊鏈以迅雷之勢成為今年的最熱詞。有基於全球戰略體系的分析報告中提出,區塊鏈已和人工智能一樣,列入全球最熱點的投資項目。《新華日報》也發文稱,區塊鏈等五大數字技術是新經濟的基石。但卻鮮有人把區塊鏈應用在製造業上,尤其是智能終端。

從本質上看,區塊鏈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賬本數據庫,其價值在於通過構建自組織網絡,使用密碼學相關聯算法所產生的一串數據塊,時間有序不可篡改,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多次交易有效確認的信息,由此建立分佈式共識機制,實現去中心化信任體系。區塊鏈的核心是智能合約和分佈式賬本,依靠密碼學和數學巧妙的分佈式算法,在無法建立信任關係的互聯網上,無需藉助任何第三方中心的介入就可以使參與者達成共識,以極低的成本讓去中心化的信息與價值傳遞成為了可能。

工业区块链重构终端产业格局还有多远?

企業在傳統的生產方式中,一般採用的是串行製造模式,即“然後...然後...”的生產模式,產品從市場調查、產品定位、研發設計、生產製造至少需求花上大半年的時間,不僅時間週期長,還無法精準契合消費者需求,耗費大量的資源。當前,很多國際和組織正在在探索通過以工業互聯網技術為基礎“工業雲”解決以上問題,但維護費用昂貴、大量數據處理造成耗能嚴重,以及各雲平臺間難以實現信息和價值傳輸,仍是當前工業互聯網技術難以解決的問題。

區塊鏈作為一個項最前沿的技術,目前還不被人們所熟知,但已經在各種應用層面上作不斷嘗試和探索。在工業區塊鏈上,通過的智能合約和分佈式特性,對在新的、複雜的、快速的經濟體下,大規模生產到個性化製造的環境下,整個產品創新的趨勢將越來越快。如今從產品的設計到製造,反饋週期只需要一天,企業可以通過高效的反饋渠道和高速的運輸渠道,打造市場,找到暢銷的產品。同時,通過智能合約和分佈式賬本,消費者可直接參與到產品全生命週期上來,通過敏捷的供應鏈推動產品的設計,使產品不斷完善、更容易適應市場需求。

工业区块链重构终端产业格局还有多远?

雖然,人們對工業區塊鏈充滿期待,但是這項技術應用仍尚未成熟,在工業區塊鏈離重構智能終端新格局的目標下,還存在著一些現實障礙。製造物聯網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廣東工業大學副教授李志認為,工業區塊鏈是三大情況下的工業智能,同時也各面臨著一些問題:

一是專家系統。專家系統是一個具有大量的專門知識與經驗的程序系統,通過上傳含有大量的某個領域專家水平的知識與經驗,幫助剛入門的人員熟練掌握專業知識,或為決策提供幫助。但是,目前需要有大量的專家去培訓這一系統,細化流程。

工业区块链重构终端产业格局还有多远?

二是物聯網系統和智能製造。物聯網系統像數據有線和無線連接,給客戶提供及時的、快速的數據,以快速地制定決策。但是從仿生學的角度來說,物聯網系統最快不會超過人類的神經網絡系統。而工業區塊鏈可通過分佈式的協調以及智能合約實現這一效果。

例如,2017全國機器人大會上展示的仿真人造型的人形機器人,可應用於商場導購、前臺服務、客戶交流,是我們國家最早仿真人的具有深度學習和雲計算、多場景交互、鏈接物聯網協同的服務機器人。目前項目已經開始投產,但是其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大量數據支撐,仍需要多方面的知識協同,比如通用知識、專業知識。

工业区块链重构终端产业格局还有多远?

三是客戶需求的快速定義。每個知識庫的知識都是有特定用途的,但是一個人需要回答問題,需要多維知識體系。而跨知識的協調進化要求必須有既然模式,讓各種不同APM的調用,能夠保證數據在沒有超過約定的數據權限的情況下按照既定的模式進行和交換。因此,如何利用區塊鏈技術讓多企業實現同時具有開放性和特定約束性的信息和價值傳輸,仍是一個難題。

目前,我們對區塊鏈的研究還停留在基礎理論的表層,離工業區塊鏈的大規模應用還有很大一段距離。但這是一個符合市場規律的自然發展過程,無論我們現在對區塊鏈的發展和應用有多麼熱切的期盼,事物的發展還是需要一個由小到大的過程,經歷創始、成熟再到繁榮後,那時工業區塊鏈將會發揮優勢,重構智能終端新格局。

往期精彩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