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女幹部25歲落馬,告訴我們什麼?

央視新聞

剛參加工作不久的青年幹部,正處在由學校到單位的“人生緊要處”,人生的第一粒釦子怎麼扣,青年時代的第一步怎麼走,是每一位青年幹部都必須答好的人生考題。

近日,貴州“90後”女幹部張藝涉嫌貪汙被提起公訴的新聞引起輿論熱議。據檢察機關指控,張藝工作不到一年即開始實施貪腐行為,案發時不過25歲的她,卻已經涉嫌貪汙了40餘萬元民生領域資金。

“90後”女幹部涉嫌貪汙40多萬

張藝於2016年9月參加工作,是貴州省思南縣社會保險事業局的會計兼出納,2017年7月即著手開始實施貪腐行為,案發時年僅25週歲。張藝作為財務工人員者,雖然沒有太大的權力,卻佔盡了職務的好處。

利用職務之便,張藝虛構了王某某等10人在思南縣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虛假事實,又以王某某等 10人參加其它社會養老保險為由申請城鄉退保,騙取社保資金,同時還侵吞了楊某某等89人退回的重複領取養老保險待遇金 (含死亡超領),涉案金額共計40餘萬元。

“90後”女幹部25歲落馬,告訴我們什麼?

△張藝受審現場

張藝是迄今為止貴州銅仁市範圍內查辦的最年輕的職務犯罪被告人。

多位“90”後已經涉腐被查

回顧歷史,像張藝這樣的年輕幹部捲入腐敗的案例近年來並不鮮見。今年3月13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佈了一份受賄一審刑事判決書。被告人羅覃柱受賄27萬,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而這位被判三年的羅覃柱,1992年出生,僅比這次受審的張藝年長1歲。據判決書顯示,羅覃柱曾擔任四川成都高新區國家稅務局協稅員,職責是稅票發行、領票等公務。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間,羅正是利用職務便利,接受他人請託多次違反辦稅服務廳排號取號順序規定,為他人優先辦理涉稅業務。違規幫助他人提高建材商貿等新企業首次批票的發票份數,違規幫助他人進行改卡審批等。

再比如,不久前江蘇發佈了一起社保資金貪汙案。嫌疑人王新民1991年出生,大學畢業後在崑山市社保中心工作,案發前是養老支付科窗口的一名辦事員,負責整個崑山市參保人員退休和死亡待遇的審核與支付,其中包括職工的喪葬撫卹費。而王新民正是利用銀行發放喪葬費只認養老支付科出具支付憑證,不需查驗其他材料的漏洞,與他人協作,在將近2年的時間內,先後46次共同貪汙喪葬撫卹費共計270餘萬元。

“90後”女幹部25歲落馬,告訴我們什麼?

面對誘惑 莫一失足成千古恨

以往,人們常常認為,這樣的“職場新手”不大可能掌握職務腐敗的“機巧”,但這些案例正在提醒我們,腐敗似乎與年齡關係不大,只要權力沒有被有效監督,就可能孳生腐敗。

如此年輕就走上邪路,因腐敗而落馬,著實可惜。有人說青年就如海綿,他們的黑與白取決於環境的“大缸”。環境確實可以影響人,但歷史永遠是自己書寫的,命運之柄還是掌握在自己手裡。面對誘惑圍獵,為何有人能堅持原則嚴守法紀,有的卻不能?面對不高的收入,為何有人能愛崗敬業默默奉獻,有的卻不能?面對人生道路上的各種壓力和誘惑,關鍵就在於攥緊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人生“總開關”“總鑰匙”,牢牢守住自己的初心。唯如此,才能在人生路上闊步向前。

▌本文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