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租赁住房市场兴起,领军者是谁?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从过去的“购租并举”到“租购并举、以租为先”开始,加入租赁住房行业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多,但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如何规范行业标准,落实居者有其屋,这是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补足租赁短板刻不容缓,各大企业纷纷抢滩

  随着国家开始推行租购并举、以租为先的住房市场政策,各地方政府陆续响应,一系列鼓励加快培育和发展租赁住房市场建设的政策相继出台,鼓励机构参与住房租赁业务,租赁住房行业由此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有望成为地产领域的下一个风口

  在此利好政策下,各大企业厉兵秣马,再次激发了房地产市场活力。包括房地产开发商(如万科)、地产服务中介(如链家)、品牌酒店(如雅诗阁),甚至互联网+平台(如魔方公寓)在内的各类企业纷纷入场,抢滩租赁住房领域。

重磅!租赁住房市场兴起,领军者是谁?

市场混乱待规范,人才面临流失风险

  租赁住房市场日渐活跃,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但租客权益保护不充分、市场秩序不规范、监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虚假房源、黑心中介、漫天要价、随意清退……缺失的行业规范和频发的市场乱象丛生。

  一方面是住宅市场的房价居高不下,租赁市场的乱象难以根除;另一方面,现代年轻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不断升级。面对此番种种,大量怀揣着一腔奋斗热情的青年才俊只能放弃梦想逃离“北上广”,城市的发展受到了本不该有的阻碍。

  鱼龙混杂的现状之下,让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可持续,才能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

重磅!租赁住房市场兴起,领军者是谁?

行业亟待龙头,促进市场规范化和标准化

  租赁住房市场群雄割据,亟需一位“领军者”来推动整个市场的格局,建立规范和形成标准。所谓的“领军者”未必是行业内规模或体量最大的企业,但一定是对行业理解最深、核心服务最强的企业,它需要通过制定、夯实、固化一系列的行业标准来为租赁住房这一新兴业态提供一种良性健康又可持续的市场机制,让当下规范缺失和乱象频发的租赁住房行业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行业内的各类企业也有标杆可追、有表率可学,最终带动整个租赁住房行业的健康发展。

  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已形成国企、民企共舞的良好局面。诸如上海地产集团、上海陆家嘴集团、上海张江集团等大型国企和诸如万科、龙湖、招商蛇口等大型民企开始陆续进入租赁住房领域,并将长租公寓或租赁住房相关业务上升到企业的重要战略高度。

  2017年7月,万科就曾公开表示致力于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大集中式长租公寓服务商;今年伊始,上海地产集团正式发布了沪上首个国企租赁住房业务品牌——城方,标志着其租赁住房业务板块的全面启动。品牌发布会上,上海地产集团相关负责人也表态,要力争成为政府主导的租赁住房建设运营主力军,积极投入租赁住房市场培育,不断拓展租赁住房发展空间,为城市发展,为留在城市的各类人才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服务,打造出中国最强的租赁服务平台。

重磅!租赁住房市场兴起,领军者是谁?

发挥各自优势,国企、民企共同助力城市经济

  无论是上海地产集团这样的国企,还是诸如万科之类的民企,重点发力于租赁住房领域,对整个行业都有着巨大推动和促进作用。

  国企凭借较强的资金实力、土地获取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更容易在当下整个行业初创、上下求索阶段突破行业瓶颈,从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此外,国企独有的大气格局和家国情怀注定了其站位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完善社会功能,培育租住文化,真正起到市场“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而民企依靠较强的投融资能力、产品设计能力和经营能力,可以在整个租赁市场走上正轨后通过全面的市场化手段带动行业整体的良性循环发展。这也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相契合,国企在租赁住房行业兴起之际起到规范引领和托底保障的作用,继而带动民企和整个行业的规范化与市场化。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大租赁房建设力度,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到2020年基本形成符合市情、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是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和科创中心、构建住房“两个体系”和“四位一体”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吸引紧缺人才,有利于平抑房价,有利于缓解住房困难。对此,国企责无旁贷,应积极承担和推进租赁房建设工作,以营造更持续、更健康的租赁市场环境为己任,深化国企改革,为整个住房市场的房价平定、租赁市场的功能完善做出贡献。正如上海地产集团提出的,要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大生活与大发展”空间,破解各类人才居住之忧,助力上海经济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