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明明打不过美国,为何还要偷袭珍珠港?

用户63953961247


就因为日本确切的知道,自己面对美国的时候不占优势,所以才要偷袭珍珠港。因为这对日本来说,是防御,而不是进攻,是为了防御所进行的进攻。

一战前,日本在英国支持下,就已经逐步在西太平洋取得海上优势地位,和正在崛起中的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利益发生了冲突。尤其是在对中国的态度上,美国也逐步调整了自己原定的中国政策,以适应日本的强势崛起带来的挑战。美国的底线是,日本不谋求把中国完全变成其殖民地,但同时以不直接出动军队在中国作战为限度。

一战中,日本成为战胜国,其主要参战行动就是从中国的东北出兵,进攻在山东的德国军队。德国承认战败之后,日本就图谋接收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将青岛变为其租界。在巴黎和会上,日本提出的要求也就是这个。所以,五四运动才有了还我青岛的口号。也是因为国内强大的反对声音,中国代表团没有敢答应这个要求。

由于列强在一战中实力严重受损,而日本因为没有实际参战,所以反而渔翁得利。在一战结束后,日本俨然以东亚地区霸主自居,大肆扩张其海军实力。也因此,在华盛顿会议上,日本与列强谈判的重点就是,日本要获得在东亚继续扩张其海军实力的权利。而列强这时候也无力制止,加上英国明里暗里的支持,最后只能默许日本海军扩张。

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之后,日本当然也很清楚,如果不能迅速迫使中国投降,等到苏联、美国和欧洲传统列强形成统一战线,日本的失败就是早晚的事。所以,日本在战争爆发后,就开始争论,究竟是先进攻苏联,排除苏联对日本侵华战争的后背的威胁,还是先控制南海,排除美国和欧洲列强援助中国的可能性。

最后的结果是,日本和苏联在诺门坎战役中交手,日军一败涂地,意识到进攻苏联没有出路,苏联已经不是1904年日俄战争时的那个俄国了,于是转而寻求难进的机会。所以,日军一方面大举进攻东南亚,试图迂回进攻西南,迫使中国投降,另一方面则积极筹划切断美国从太平洋上直接威胁日本的主要海上通道,保住日军再东南亚的胜利果实。

偷袭珍珠港的意义也就是,先发制人的打击,打掉美国在西太平洋的主要军事基地。这样,如果美国还想再进攻日军,就不能利用其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了,只能从本土出发,这样困难就增加了很多,美国再选择支援中国抗日,也会因为没有军事基地而无法付诸行动,只能是经济援助而已。而美国在太平洋上当时最主要的军事基地,也就是珍珠港。

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后,对美国造成的震动非常大。因为失去了在南太平洋上的这个主要军事基地作为支点,美国国内甚至有人已经开始谈论,如果日本进攻美国本土,美国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击败日本,保家卫国。其实当时的日本并没有直接进攻美国本土的计划,也没有这个实力,只是先打掉美国的基地,保证日本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安全。

对于日本来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本身就是非常冒险的,利在速战。只有速战速决,通过迅速迫使中国投降,日本才能把全部精力用来应付北边的苏联和东边的美国的威胁。这和希特勒的做法其实是一样的。希特勒先稳住东边的苏联,全力进攻西欧,法国投降之后,希特勒就把苏联视为最大的威胁,不惜在敦刻尔克放水,让英军撤回本土,以求与英国媾和,好让他全力进攻苏联。

日本悲催的地方就在于,不先打掉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基地,就不敢把全副精力都用在对付中国和东南亚上,也无法巩固这些已经占领的地区。只有日本全部占领中国和东南亚之后,日本才能转过头来全力与美国争夺太平洋的控制权,从而真正威胁美国本土。而这还是非常遥远的事,即便中国投降了,东南亚也全部占领了,日本要进攻美国本土,也还远的没影儿呢。

简单总结一下,希特勒闪击西欧是为接下来全力进攻苏联做准备,而日本偷袭珍珠港是为了没有后顾之忧的全力进攻东南亚和中国做准备。


萧武


1941年12月7号清晨,日军做出一个疯狂举动,派出战机轰炸美国位于夏威夷珍珠湾港口的战舰,连瓦胡岛上的飞机场也遭受重创,美军伤亡人数高达2400多人,1250人受伤,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对日宣战演讲说:“必须记住这个奇耻大辱的日子”!

为何日军胆敢公然轰炸珍珠港呢?这是谁给他们的勇气呢?请听笔者娓娓道来。

在1939年,日军高层曾经做出了两套大东亚作战方针,

第一套方案就是“北上”,入侵苏联夺取西伯利亚地区,西伯利亚虽然位于高寒地区,但是各种矿产和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可为日军战备武器提供能源保证。苏联老大哥也不是吃软饭的,集结重兵跟日军在诺门罕地区干了一架,日军被苏军打得落荒而逃。第一套方案就此止步。

第二套方案就是“南下”,也就是夺取东南亚地区,但是当时的东南亚可是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日军派兵夺取了大部分东南亚地区,欧美国家既得利益受损,当然不给日军好脸色看。美国先发制人,下令禁止给日军供应石油,同时冻结日本在美的资产。随后英国、荷兰等国家纷纷效仿。

日本是个岛国,石油资源十分匮乏,绝大部分能源都依赖进口,如今石油被美国禁运,那就意味着所有的军械工业都运转不起来,如此下去只能是弹尽枪绝,坐以待毙!美国这个举动把日本逼到狗急跳墙。

当时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的山本五十六在日方高层会议中扬言美国这是将日本逼上死路,为了战争的胜利,唯有拼死一搏,轰炸美军舰队,打击美军嚣张气焰,以此让日本恢复太平洋的统治势力。在山本五十六的坚持下,高层最终同意了这场战役。

1941年12月7号,日军先派出183架战机轰炸珍珠港,第一波空袭轰炸结束后,第二批战机共计168架开始第二轮轰炸,大大小小的穿甲炸弹打得美军毫无招架之力。除此之外,各种鱼雷也在同一时刻投向美军战舰,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给予美国群众的不仅仅是愤懑,我想这愤懑之中还夹杂着不少的恐惧。



当时在日本军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我们恐怕将一个沉睡的巨人唤醒了,现在他充满了愤怒!

美国这个国家从来不记仇的,因为有仇他们很快就会报了。珍珠港战役结束后,美国立马宣誓对日军宣战,不报此仇誓不罢休!随后的太平洋海战,空袭日军大本营,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这些都是美国对日本的“回礼”。


综上所述,日军明知这个战役的结果可以获得短时间内的胜利,但是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而他们也未尝想到这个代价是如此之大。自作孽不可活,不知你们怎么看?


邓海春


现在很多资料都表明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之前,罗斯福已经知道了,美国已经破译了日本的密码,而且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个事实了。所以美国知道日本不是自己的对手。


同样日本也知道自己打不过美国,可是日本为什么还要偷袭珍珠港呢?

首先就是日本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称霸全世界,一战后,建立的华盛顿体系,在远东严重损害了日本的利益,九国公约中拆散了英日同盟,使日本独立侵占中国的梦想破灭了,而且五国海军条约中把日本海军限制在低一等的二流海军。这对于日本一直以来想称霸海上,称霸世界是绝对不会容忍的。

其次就是日本自1931年,占领东北,37年全面侵华开始,都太顺利了,占领了大部分中国领土,这对于日本国内的侵略积极性是极大的鼓励。野心也迅速膨胀起来了,

然后就是当时日本侵略有两条路可选,一是北上和苏联打,而是南下占领东南亚。诺门罕战争日本战败,虽然苏联军队不如日本战斗力强,完全是靠强大的武器火力获胜的,但是也见识到了苏联的军队武器火力的厉害。而且日本本来攻打中国打出的口号就是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当然也包括东南亚,加上东南亚的石油,日本的钢铁都是从东南亚走的。东南亚对于日本来说太重要了,如果没有东南亚的资源,日本就真的只有等死了。可是这时候的东南亚都是美国法国英国的殖民地。菲律宾就是美国的,所以日本要占领东南亚免不了和美国要打的。

最直接的原因


也是1941年,美国开始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存款,这时候日本遭遇到了能源危机,都知道日本是岛国,基本上所有的能源都是靠进口和抢回来的。美国一禁运,日本根本无法补充巨大的战争消耗,没有石油,日本必须还要从中国撤兵。

种种条件下,日本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和美国打一仗,然后顺势占领东南亚。

于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成功,美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同日,东条英机也命令日军开始对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关岛,吉尔伯特群岛等等,还有香港发起进攻。

其实从太平洋战争之前,日本和美国的国力差距谁都知道日本是必败无疑。当时日本工业产值只有90亿美元,美国则有2000多亿,占据了资本主义世界中的三分之一,到了1948年更是占到了一半多。日本年产钢580万吨,美国达到了330万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也迅速扩军,到1945年达到了1050万人。美国拖也能把日本拖死。

结果也可想而知了,日本战败。二战结束之后美国也建立起了以自己为核心利益的全球体系。


小伍讲历史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日军一举将驻屯在珍珠港的美国海军、空军基本摧毁,珍珠港军港陷于瘫痪。罗斯福总统随即在12月8日于国会发表讲话,对日宣战。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日本偷袭的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好了!我们总算赢了!”当时的日本无论是军力还是国力都无法和美国抗衡,而且还已经在亚洲四处开战,那么为什么日本军方会做出这样鸡蛋碰石头的决定呢?
罗斯福签署对日宣战书


事实上那会儿日本和美国的矛盾已经十分尖锐了,早晚必有一战。美国不断地用贸易禁运来卡日本的喉咙,日本在东亚的扩张也在不断地威胁美国的利益。在美国和英国对日本实行禁运之后,帝国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被警告称,他的舰船将在一年内用尽燃油。物资上的紧急情况使好战的日本军方觉得必须更加马不停蹄地加紧进攻。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军界首领表面上赞同天皇和近卫文麿首相关于和美国寻求外交出路的建议,但这只是为他们争取时间的缓兵之计,他们从未准备接受任何具有明显让步倾向的交易,很多日本军事高层宁可让全国自杀也不愿屈服。另外美国方面对日本的强硬态度也让日本军方的备战行动找到了更多托词。

美国军舰“亚利桑那”号在袭击中中弹


另外打美国尽管不合理,却是符合陆军大臣东条英机的政治准则的。他的准则很简单:他打算在精选出来的势力范围内建立日本的霸权,打败不接受这一点的西方国家(如果必要的话也包括苏联),吞并中国并将之纳入日本帝国,同时在日本领导的亚洲“共荣圈”中给其他亚洲国家一席之地。甚至可以说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拯救者的角色,将亚洲从西方殖民中“解放”出来,日本是第一个站起来的亚洲民族,亚洲各民族必将认识到它为了实现亚洲的现代化而作出的卓绝努力。现在美国是实现这个“伟大理想”道路上的最大障碍,那一定要除掉了才行。

山本五十六,珍珠港袭击的核心人物


既然非打不可了,那要怎样打才能胜算最大呢?东条英机认为和美国这样的工业强国作战是在赌博,山本五十六也同样害怕其后果,所以不认为能在正面战场赢,日本唯一获胜的机遇是发动大规模偷袭,以奇兵取胜,不能拖延。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日本高层指示日本驻美国大使与美政府谈判以麻痹人心,并在同时准备出战,在12月7日清晨,制造了那起轰动世界的轰炸。

参考文献:
(英)安东尼·比弗:《二战史》,邵旭东、云晓丽、何旋译,海南出版社,2015年。
(英)基根:《二战史》,李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历史研习社


日本是一个经常赌国运的国家,把整个国家发展的兴旺作为赌注,换取巨额的暴利,这一习惯从日本明治维新后就一直都有。一开始日本是通过在朝鲜挑起甲午战争来赌国运,押宝自己能够击败强大的北洋海军,结果赌赢了,成为列强,然后是赌国运,不宣而战打沙俄,打赢了日俄战争,二战中,日本第三次赌国运。

珍珠港偷袭让日本陷入多线作战的困难境地。


有人写了一本书,叫做《浩瀚大洋是赌场》,就是说日本海军历次豪赌,日本拿国运当赌注,久赌必输,所谓的”HUANG 国兴废在此一战“,截止到珍珠港偷袭,也就告一段落了。二战中日本因为偷袭了珍珠港,逼迫美国直接动手加入了盟军队伍,而且让日本和德国都同时处于极大的压力之下,毕竟美国是一个海军强国,陆军也不太差,美国参战让法国灭亡、英国危险、苏联承受不住的同盟国阵营看见了胜利曙光,改变了战争平衡。

图为二战中的太平洋战场局势,可见日本已经取得了前期的巨大优势,整个西太都被其所控制。


日本赢得了珍珠港战役的一场战役胜利,但是为整个战争的战略埋下了极差的影响,甚至是偷袭珍珠港之日,就宣告了日本二战的战败,可是日本也是纯属无奈。美国虽然一开始没有明确加入同盟国阵营,但是却给日本套上了极大的制裁,不向日本出口橡胶和石油,而且美国关系好的太平洋各国,比如菲律宾、澳大利亚等,都坚定的支持美国,而不是日本。

图为美国海军两次来到日本近海的不同情景,第一张是美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最困难时派出的大黄蜂号航母,起飞B25轰炸机轰炸日本东京的场景,图二则是美国海军大舰队来到日本近海,数十艘航母和战列舰准备对日本本土大举进攻的场景。


美国俨然成为太平洋霸主,这让日本早就预感到美日战争终究会爆发,日本判断的只是一个战争爆发点的选择,也就是何时对美开战对日本有利。而在刚刚夺取中国战场的几次大战役的成功,并且成功的占据东南亚后,日本开始把目光投向资源丰富的太平洋地区,经过日本海军军部的推演,日本此时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兵力优于美国,毕竟航母有3比1的数量优势。

图为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国海军两艘著名的航母,图一是开启全甲板攻击战法的突击者号航母,图二是美国海军的航母历史探索时期的产物,列克星敦号航母。


于是日本通过发动珍珠港战役,一战消灭太平洋舰队大半主力,来进一步扩大这个优势,并且速战速决,吸引美国海军决战,以取得太平洋上的制海权。结果美国在珍珠港战败后,连续多次海上决战中都获取了胜利,珊瑚海、中途岛、马里亚纳,美国在多处接连取得重大胜利,让日本夺取制海权的设想落空,至此,日本当年偷袭珍珠港,被看作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了。

图为珍珠港的亚利桑那号沉船纪念馆,巨大的战列舰沉船残骸诉说着美国的抵抗意志和对战争的思考。


海事先锋


这个问题对当时的日本而言相当无奈。

对于当时的日本而言,高层内部虽然就北上和南下的战略争论不休,但两派至少还有一点共识,那就是以日本当时的国力,无论北上挑战苏联,还是南下进攻美国,都是在以卵击石。日本的综合国力,比苏联不足,比美国更不足。

而日本最后选择南下挑战美国,是因为对日本而言,南下比北上有更大的可操作性。

而南下就一定要挑战美国。

那么对深陷中国战场的日本而言,为何要北上或南下,尤其是南下。明知在综合国力上和美国相差甚远,为何还要冒险挑战美国的底线发动偷袭珍珠港战役呢?静夜时认为此举是日本无奈中做出的两害取其轻的选择。

对于日本而言,不挑战美国是死,挑战美国也是死,反正都是死,还不如死得壮烈一些。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不断加强对我国的侵略。至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已经侵占了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

日本在侵略我国的过程中,掠夺了大量的资源,有力的促进了日本国内的发展。但是日本在我国始终没有得到他们最梦寐以求的东西,那就是石油。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战争期间更是维系一国战争潜力的战略物资。没有石油的支撑,坦克无法发动,舰船无法起锚,一切战争行动就无从谈起。

而二战期间,世界著名石油产区不在今天的中东,而是分布在里海周边的苏联中亚地区和伊朗高原,以及西太平洋的马来群岛地区。

日本虽然侵占我国十多年,尤其是在东北地区寻找了多年,但始终没能发现大型油田,我国因此也被扣上了贫油国的帽子。

在缺乏资源的情况下,日本曾设想关东军利用地理优势北上苏联,抢夺中亚油田。毕竟1936年苏联、日本和意大利缔结了《反共产主义协定,苏联本身就是轴心国的既定猎物。

但是经过了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的惨痛失败,日本终于放弃了北上苏联的想法。

到德国闪击苏联前,苏联在远东地区尤其是中苏边境,始终保持着陈兵百万的庞大规模,这使得高达70万的关东军不敢轻举妄动。

而在此时,日本和美国的矛盾却开始激化起来。1940年,德国横扫西欧后,法国作为西欧第一陆军强国宣告亡国,其在远东地区的殖民地,例如印度支那开始成为日本的目标。

在德国对英国进行疯狂的进攻时,日本也开始了对英法殖民地的抢夺。先后占领香港、印度支那、马来群岛等一系列英法殖民地。

日本的疯狂扩张引起了美国的警觉,当时的菲律宾、关岛等是美国的殖民地。在日本严重威胁美国利益的情况下,美国开始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并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使得日本陷入空前的困境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日本不向美国宣战,那么等待日本的必将是被美国困死的局面,要知道此时日本的石油库存根本无法支撑日本的战争需求。

而如果在美国疏于防范时对美军太平洋舰队形成出其不意的打击,使美国在至少两年内无法恢复元气,日本就可以趁此机会迫使美国坐到谈判桌前,签订有利于日本的条约。而日本也可以借此机会巩固其在太平洋的外围阵地,有效保卫日本本土。

所以偷袭珍珠港,从一开始就是日本上下进行的一场军事赌博。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就是一个著名的赌徒,作为偷袭珍珠港的主要策划者,山本五十六认为只要摧毁了美国在夏威夷的太平洋舰队,就可以使美国在至少两年时间内无法对日本形成反击。

而在日本和美国综合国力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想要取得重大战果,只有发动突袭才能成功。

不过山本五十六不知道的是,日本偷袭珍珠港计划的电报早已被我国著名情报专家池步洲破译,国民政府很快将这一情报转达美国政府。不过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并未在意,这直接导致了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的惨剧。

从战后解密的文献来看,当时的美国绝大多数国民不希望卷入二战的漩涡中,国内高昂的反战情绪是罗斯福始终无法公开参战的重要原因,而日本偷袭珍珠港成为点燃美国人民怒火的导火索。

所以从本质上说,日本偷袭珍珠港更像是罗斯福的一出苦肉计,通过珍珠港事件的巨大伤亡,为美国参战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而更有意思的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过程中,美军太平洋舰队的航母居然全部不在港内,而且美国在珍珠港事件后恢复实力的速度只用了半年时间不到。这让山本五十六企图迫使美国人向日本妥协,甚至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元气的幻想彻底破灭。

所以偷袭珍珠港,表面上是日本以卵击石的作死尝试,实质上是日本为摆脱困境进行的一次自救行动,更是一次孤注一掷的军事冒险。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日本问题要让桥本来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要谈日本为什么偷袭珍珠港的问题。这个问题要从几方面来分析。首先日本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能够进入世界列强的行列就是进行了两场战争,与比自己强大的国家争夺,最后都获得了胜利。如与清国战争获得成为朝鲜半岛的控制权,台湾的割让,以及大量的白银。与俄罗斯的战争,不但获得旅顺军港,还完全获得对满洲的全部控制,让俄罗斯的势力全部退出了东北。这样以小博大的胜利,让日本全体上下都有了只要孤注一掷,就可以获得胜利的幻觉,这样的方式继续使用。


在日中战争初期,日本与中国战争中,美国一直没有对日本采取禁运手段,日本因自己不生产石油,而石油提炼技术都不行,航空汽油等油料都要从美国进口,中国政府从七七事变以后,一直要求美国对日本采取石油禁运措施,一直没有或的美国政府的正面回应。直到日本看到欧洲结果,认为法国在欧战失败,法国在中南半岛的殖民地都要归日本所有,出兵越南以后,美国政府开始向日本施压,要求日本撤出越南北部,以及满洲地区,如果不撤兵,美国政府将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这时日本政府与美国政府谈判,关于是否撤兵以及有关日本撤离东南亚问题。


日本的战争石油储备只有3个月,如果美国采取禁运,日本对战争的维持只有3个月时间,但日本国内对美国的最后通牒有以下的判断:虽然美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强大,但是日本只要击败,消灭美国的第七舰队,就可以控制东南亚的产油区,在美国没有航母时,寻机与美国海上决战,完全可以象与清国,俄罗斯那样,一举获得海上的胜利。而且夏威夷还有很多日本人,对美国的军事情报收集很方便,这样也使日本方面对战争的前景很乐观。


日本当时拥有世界最大的海军舰队之一,拥有8艘航母,以及先进的零式战机,对于日本来说,美国很强大,但日本只要在第一次袭击成功,就会获得最后的成功,日本在与清国,俄罗斯的战争中都是使用过这样的方法,但是美国不是清国,也不是俄罗斯,美国在第一次受到打击以后,研究日本,最终获得胜利。让日本第一次知道了以小博大不会次次成功的道理。


桥本看日本


直接原因是日本军队不断做死,占领了南越,使美国宣布对日石油禁运,掐断了日本的经济命脉。日本不得不孤注一掷,狗急跳墙

1937年日本侵华后,迅速攻占了中国东海和南海的全部港口,特别是1939年攻占了海南岛。由此获得了“南进”东南亚的前沿阵地。

1940年,德国的闪击战攻势下,荷兰和法国兵败如山倒,英国陷入包围和苦战。这几个殖民大国在

东南亚的殖民地成为无主的宝藏”,其中包括生产稻米、经济作物、稀有金属和石油的印度支那、马来亚和荷属东印度(现在的印尼),让日本垂涎欲滴。

日本陆军原本坚持“北进”,但是39年诺门坎战役被苏军打得满地找牙。在中国战场上又进退两难,因此转而支持海军的“南进”主张,并在1940年占领了法属印度支那的北部(相当于北越)。海军原本也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在1941年初同意出兵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南部(相当于南越)。

1941年6-7月,日本海军运送陆军登陆,占领了南越

日本攻占西贡(今天的胡志明市)

这对于美国来说是重大威胁。日本占领南越,就直接获得了攻击马来半岛的跳板,同时,日本军舰和飞机从南越的基地,对美国的菲律宾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1941年7月28日,美国宣布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冻结日本在美全部资产,实行石油禁运。英国和荷兰也纷纷效仿,英国切断了马来亚向日本的石油供应,荷兰东印度公司也停止向日本出口石油。

《纽约时报》刊登的石油禁运消息

解除禁运的条件,是日本不仅要退出东南亚,还要退出中国和东北,恢复到918事变之前的状态。这意味着日本要把1931年以来攫取的利益全部吐出来,是它断然不会接受的。

而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完全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而美、英、荷的石油是其几乎全部的石油来源。禁运后,日本的陆海军战争机器撑不了一年就要瘫痪,日本的工农业也会迅速失血。

日本既不愿意接受退兵的条件,也无法忍受没有石油的日子,也就只剩下狗急跳墙发动战争这一条路了。

可以说,当日本入侵南越那一刻起,日美之间的战争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莱茵的黄金


这个问题可以改成“因为……所以……”句式,即“因为日本打不过美国,所以要偷袭珍珠港”。以下,我做具体解释。

首先说一下“偷袭珍珠港”的作战构想是如何形成的。1925年,英国媒体人、海战专家拜沃特写了一本书,题为《太平洋大战:1931至1932美日战争史》。书中描述了夏威夷美军基地遭到日军袭击的情景。这本书被日本海军参谋部译成日文,列为海军大学参考书,令山本五十六深受启发。出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后,山本五十六规定该书为海军军官必读书。1928年,山本五十六的部下草鹿龙之介少校也向他提出,如果日美开战,必须攻击夏威夷。也就是说,山本五十六攻击珍珠港的构想,当时已初步形成。

再说一下日美交恶的原因。日美交恶有两个远因,两个近因。远因一是一战后,美国主导建立华盛顿体系的主要目的,就是束缚日本在中国大陆的扩张,引起日本强烈不满。二是1924年美国通过禁止不能融入美国社会的移民进入美国的移民法,被日本视为“排日移民法”,是种族歧视,使日本反美情绪高涨,当年6月,东京18团体发起6万人集会反对该法。近因一是1940年9月《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的签署,被视为向美国叫板,二是日本进军法属印度支那。1940年10月,日本进军印度支那北部,美国政府随即宣布全面禁止向日本出口废钢铁作为制裁。这一制裁,将使日本的飞机军舰变成一堆堆不会移动的钢铁。1941年7月28日,日军进军法属印度支那南部。8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全面禁止对日石油输出。日美矛盾进一步激化。

最后说一下“偷袭珍珠港”的主要目的。鉴于美日关系日益恶化,山本五十六认识到战争已不可避免。他很清楚,“凭日本的工业,根本不能与美国为敌。如果非打不可,在开始的当年或一年中或可以奋战一番,并有信心争取打胜。但如果不能速胜,持续二到三年,日本将毫无取胜把握。”于是,1941年8月,山本五十六正式向海军军令部提出了突袭珍珠港的作战方案,并获得采纳。这一构想的要点是:开战之初,以第一航空舰队司令长官率领的六艘航空母舰为主力,组成机动部队,对停泊在夏威夷基地的美国主力舰队进行空袭。山本五十六就这一作战构想写道:“在日美战争中,我首先应遂行之要领,是在开战之初即对敌主力舰队进行毁灭性猛烈袭击,这种袭击当达到使美国海军和美国国民一蹶不振的程度,使之志气沮丧。唯其如此,方能占据东亚之要障,立于不败之境地,方能建设并维持东亚共荣圈。” 也就是说,山本五十六试图通过“偷袭”对美国予以狠狠一击,使美国“服软”,进而使日本的要求获得满足。

日本经过多次图上推演得出结论:如果日本整体军力达到美国的70%,即可发动攻击(日语是何とか頑張れる)。至1941年12月初,双方军力正好达成这一比例。因此,日本在12月7日发起了攻击。

图:1941年7月,日军第21师团进入越南河内。

1941年9月,东京日比谷公会堂举行《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签署纪念大会。


冯玮


二战爆发的时候,日军在亚太地区所向披靡,势如破竹,所入侵的地区几乎没有还手之力,日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征服了东南亚各国,太平洋众多岛屿,以及朝鲜半岛,对华入侵正在逐步展开,而且进展非常顺利,所到之处,民不聊生,横尸遍野,日军是二战时期最令人恐怖的军队,他们的战斗力是用可怕来形容,在亚太地区几乎找不到对手。那时日本拥有全球最强的海军力量,日本海军拥有的航母数量也是最多的,航母所搭载的零式战斗机也是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战斗机,日本海军像一只海上猛兽迅速吞噬着亚洲各国的制海权!当时唯一可以对日本海军以及它在亚太的利益构成威胁的就是美军驻守在夏威夷的太平洋舰队,日本考虑到如果有一天美军参战,会对日本在亚太的控制权构成严重威胁,并且可能会切断日本赖以生存的能源运输。为了消灭这个潜在的威胁,日本选择不宣而战,先发制人!因此,日本海军趁着美国没有防备之心,在大雾天气的掩护下悄悄靠近夏威夷附近海域,对美国在夏威夷的太平洋舰队,讽刺的是,当时美国夏威夷的雷达探测到了日本的战斗机飞进夏威夷,监察员却以为是自己的空军演练而没有发出警报,知道炸弹落在美国军舰上他们才恍然大悟,这次珍珠港事件,让美国几乎失去了当时停靠港口的所有军舰,以及近三千人无辜丧生。

偷袭珍珠港对美国来说是不幸的,同样也是幸运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时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候,美国三个航母编队正好出去执行海上任务,没有停靠在海军港口,让美国海军保留了最强的海军力量,为日后打败日本海军舰队埋下了决定性的伏笔,其中的企业号航空母舰更是在对战日本海军中成就了传奇!而偷袭珍珠港,对日本来说却是有史以来范得最严重,最愚蠢的错误。因为二战爆发的时候,美国是中立国,不会干涉二战一切事务。然而珍珠港事件,惊醒了美国这头沉睡的狮子,导致美国直接向日本宣战,强大的工业力量让美国军事力量迅速成长,成为了二战时期日本最强对手,事实也证明,如果美国不参战,日本是不可能被战胜的,世界格局可能就因此改变,美国的原子弹,就是日本让投降最直接的原因!日本做了偷袭珍珠港这个错误的决定,更大的错误是选错了偷袭的时机,让美国海军保留了有生力量,绝地反击!毋庸置疑,美国的参战加快了二战的结束,美国军事力量的介入,在当时来说真的是拯救世界的存在。在对付日本以及德国,美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二战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抛开美国现在的政治立场和格局,当时的美国值得每个人去敬佩!(以上内容均是原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