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电商成新零售,这冷饭吃着真香?

前不久优信上市补充了资金弹药后,目前行业内的各玩家,包括瓜子、优信、人人车、淘好车、优品车等等,都在纷纷以新零售自居。

而这下二手车商眼中的“新零售”模式是怎样呢?赶集网2014年上线的瓜子二手车,在2014年~2015年就是O2O的拥趸,到2015年瓜子二手车直卖网就已成功着陆全国27个城市,开通了收车售车线下分站;又如,2015年8月,人人车就已在一篇PR稿中提到将“结合大数据和团队专业人员的估价给出车辆的参考价”;再如,早在2015年8月,优信二手车就已推出了“付一半”的购车方案,涉水二手车市场的新金融。

可见,线上线下结合、大数据应用、新金融这些新零售的关键元素,早在马云的“新零售”概念被提出前,已是二手车平台们盘在手中的核桃了。

二手车电商成新零售,这冷饭吃着真香?

让我们姑且先用着这个宽泛的定义吧,先看看二手车平台的旧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新零售的药。

“新”零售?伪概念

传统二手车依托于实体门店和线下服务团队,车也是停泊在线下门店中。这是一种用户找店的低效状态。而这种状态经过电商化、O2O化、数据化等一拨又一拨改进后,就成为了如今的以用户为核心的人店匹配模式——即二手车新零售。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汽车定价标准化:利用数据为二手车精准化、标准化的定价,从而实现一车一况、一车一价,这一点是大数据和AI在二手车市场应用中的重头戏;

2. 汽车推荐智能化:依托车辆信息、车主和潜在买家的大数据,智能分析和预测用户的线上购车意向,以提升获客率;

3. 线上线下一体化:从O2O演化而来的二手车平台,自然对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交易模式不陌生,各有其线下布局;

4. 新金融模式:新金融,是二手车平台们新零售的一大亮点,甚至可以说如今的二手车平台们基本上在用新零售和新金融两条腿走路;

5. 新服务种类:比如各大平台推出否认全车养护、售后保障周期、赔付保障、30天无忧退车等服务;

学会了这些新招数的二手车平台,与其说是在蹭新零售概念的热点,不如说是像在炒O2O模式的冷饭。当然,时至今日,资本与大数据助推的二手车平台们,早已不像当初的O2O二手车那样简陋,但其本质仍是O2O模式的完善和改进。

二手车电商成新零售,这冷饭吃着真香?

炒冷饭,其实也香

二手车的新零售,在实际交易中的问题其实不少。目前有诸多问题的二手车平台目前仍处于打造新零售的初级阶段,所谓的大数据AI、线上线下融合提效等等概念,“碰瓷”大于实质。

换而言之,如果我们给二手车行业的新零售下一个狭义的定义:即二手车电商平台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二手车的车源、调度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仓储物流进行深度融合。那么,如今的二手车行业离这样的标准还相去甚远。

但这不意味着“新零售+二手车交易”是个伪概念,相反,效率与体验的提升必定是二手车市场在逐渐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后下一个主攻方向。

二手车电商成新零售,这冷饭吃着真香?

首先,宏观而言,一个共识是:未来二手车市场仍是增量市场,潜力巨大。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7年二手车交易量达1240.9万台,同比增长19.4,创下2011年以来最高同比增速。

有权威分析认为,在政策法规和交易体系的不断完善之下,中国二手车交易市场开始进入高速增长阶段,预计2018年交易规模将接近1500万量。

并且就中观层面而言,目前二手车电商行业洗牌已进入尾声,且在未来,市场集中度还将进一步提升。在这样的趋势下,各大玩家的竞争焦点必然将由业务模式转向精细化运营。

二手车电商成新零售,这冷饭吃着真香?

如此一来,各家平台自然会将目光聚焦到效率、体验等重要维度中来。换而言之,各家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新零售化,将是未来行业竞争的焦点。

二手车碰瓷新零售,就目前而言,与其说是蹭新零售的热点,不如说是炒O2O的冷饭。但并不能因此看衰二手车行业在数据化、智能化等维度带来的整体提效。二手车+新零售,未来或许还可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