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三伏天的玉米地里……

那一年,三伏天的玉米地里……

那时候我还年轻,玉米地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悬念。

不过纯洁的年代,当然也是有故事的。

十七岁那年的雨季,几乎隔两天就要下一场大雨,对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来说,大热天下雨是好事啊,小麦玉米都需要雨水啊,雨水可比水井里的水好,雨水是自带肥料的,其实就是雨水里含了很多井水所没有的元素。

忘了具体是几月了,那一次一场暴雨之后,紧接着就是暴晒,俗话说云里的太阳洞里的风蝎子尾巴后娘心,那是真的毒啊,你要是敢光膀子在太阳地站一分钟,立马叫你上半身都晒秃噜皮。

雨水是充足了,小麦玉米都开始疯长了,不过地里的草也不闲着呀,而且草吸收营养的节奏可比玉米小麦迅捷多了,为了不让野草抢了玉米的营养,天气再热也得去锄草呀。

没有进过玉米地的人肯定以为里面凉爽宜人,其实吧,当你踏进去半步的时候确实感受不到什么特别的,除了脚下的地略微有些滚烫,甚至还能感觉到一丝微风在荡漾。

可我不是旅游观光体验农家乐的呀,我是个要锄草的农民。一开始确实是快乐的劳动,还可以哼个小曲儿显得悠闲自在。不过随着步伐向玉米地深处挺进,味道就有些变了。

地上不再只是滚烫,而是火辣辣的烫,而且有浓重的湿气从地里往外冒,汗流浃背根本形容不了此刻的热度,尽管玉米叶子会像锋利的剑一样划伤胳膊,但是实在受不了啊,还是甩了上衣,光了膀子,可还是热,汗水还是哗哗往下淌,裤裆里像尿失禁了一样水淋淋的,整个裤腿也都是湿的,尽管如此,裤子还是不能脱的,老家乡风淳朴,即使没有人看见,潜意识里根深蒂固的基本的礼仪规矩还是会坚守的。

就这么一边享受着天然绿色的免费汗蒸,一边继续挥动锄头与杂草作坚持不懈的斗争…………不过这热度倒是有个好处,让人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速度,至少比平时快乐两倍。

等终于坚持到地头,等待着的是一排浓荫遮蔽的大树,那树下的酸爽无以言表,如果你口干舌燥到痛不欲生的时候眼前突现一罐冰凉冰凉的酸梅汤,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不过酸爽只能是片刻,最多给你一袋烟的工夫,大片大片的地还等着你伺候呢,万一你还没锄完就又来一场雨,那就前功尽弃了,雨水是一样的雨水,但草总是比苗长得快一些,不知道上帝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

不过感谢上帝,做完这一年的农活之后,我发誓要到城里混饭吃,即使将来要饭当乞丐,也绝不再回地里受这样的洋罪。这也是对一个小孩写得所谓感谢贫穷不屑一顾的原因,如果你真的吃过那种苦,真的在三伏天去玉米地里洗过免费桑拿,你还会笑呵呵地说感谢,那我就真服你,我拜你为师,你负责锄草,我负责吃玉米,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