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传统宗教信仰:祖先崇拜

宗教信仰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在中国历史上,佛教和道教与儒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主体,这是主宰红尘内人们的精神思想体系。畲族大分散小聚居,长期与汉族杂居,和汉族样信佛、信鬼神、信天命、信风水。近代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天主教。在宗教信仰活动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畲族的原始宗教“学师传师”。

畲族传统宗教信仰:祖先崇拜

凡对神佛、祖先及鬼怪都要烧香摆供,叫“祭祀”,表示崇敬并求得护佑。祭祀的活动范围很广,人要吃东西,人们也设想所有的神佛、精灵、鬼怪都要吃。人有求于它们的话,就摆上供品叫它们“吃”,最简单的家生了小猪、小牛也要做“三旦”,向猪栏神、牛栏神供一供。

畲族传统宗教信仰:祖先崇拜

一、祖先崇拜。按有神论说法,人死后灵魂不能上天成神者即变成鬼,善者到一定年限再出世为人,恶者打入地狱受苦,到一定时候放出则变成畜牲。而作为先人这个鬼则是会保佑子孙的地面神。敬先人有三种方式,一是祠堂,二是家庭香案,三是坟墓。祠堂是一村或几村同姓人建立的祭祀先人的庙堂。本村有祠堂的,可以把亡人灵魂送入祠堂,本村无祠堂,一般是只把绝后的亡魂送入他村同姓祠堂。凡送入祠堂的亡魂刻一块牌位,家底较好的刻有花边,称“兰观位牌”,家底较差的不刻花边,称“一支香位牌”。亡人位牌,同一排行者,放同一排台阶。祠堂一年祭一次,时为二月十五或八月十五,祭时要杀猪杀羊,本祠堂人每户派一人参加(女子和未满16岁男子不能参加),师公以舞蹈行祭,祭后聚宴一餐。

有的祠堂餐后奖赏学历较高者,以资鼓励,奖品为肉,俗称“赏肉”。有的村则三年才祭一次。祠堂内设六香炉,蓝姓的分别称神仙、祖师、射猎、下座、仙童、战兵。雷姓和钟姓的分别称众炉、神仙、祖师、下座、仙童、战兵。

畲族传统宗教信仰:祖先崇拜

畲族家庭几乎户户在楼下或楼上中堂照壁设有祖宗香案。春节从年夜至初五、正月十五都点香,清明节、端午节、偿新米等过节都点香摆供。蓝姓写“汝南郡蓝姓祖宗之神位”,雷姓写“冯翊郡雷姓祖宗之神位”,钟姓写“颖川郡钟姓祖宗之神位”。其横额都是写“庆集华堂”,其意是很好的,可理解为畲族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而当地汉族家里是不设香案,但过年过节家里要做“羹饭”,即临时点香摆一桌供品,请“住”祠堂的自家先人“回家”过节。

畲族传统宗教信仰:祖先崇拜

坟墓也是祭把祖先的地方,不论是古时叠柴火化还是后来的直接土葬或拾骨重葬多设立坟墓,富者刻碑,穷人以方石作碑。每年清明节要去扫墓,点香摆供,压烧纸以示有子孙祭祀。按“轮回转世”说,人活到百岁者少,鬼在阴间百年内也会去出世,故对十分多代的古坟多数不扫祭,要祭也认为是祭山龙土地,以求风水保佑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