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藥神談社羣營銷應該怎麼玩

從藥神談社群營銷應該怎麼玩

一、怎麼社群這麼難搞?

第一,群亂糟糟。群裡的成員瞎活躍,離題萬里,信息流價值低;打廣告,亂規矩,狀況頻出;面對群內的各種爭執,甚至是衝突,連群主都無能為力。群發起人覺得把群搞成這麼亂糟糟,自己好SB。進群的人也覺得自己SB,這麼垃圾的群當初咋就進來了呢。

第二,群該解散時沒解散。在群的價值釋放完之後,捨不得解散,最終群就成為廣告群或者死群。該散就散,善始善終是很重要的。就算是終身制的群,有時也要換一下,換群的時候告訴大家只要聯繫群主,就能進新群。有些群成員連這個都懶得響應,就等於這個成員放棄了群,而不是群不要他。每個人都會成長,棄群的成員應該是認為這個群對他們沒有什麼價值了,強行的挽留是不存在任何意義的。

第三,沒辦法商業化變現。搭建社群的第一感覺就是做慈善,為了提高社群活躍度,拼命的輸出。但對於運營者來說,長期無償去做事,那是不可能的,所有的“利他”都要回歸到“利己”上。社群變現目前主要有兩個方向:一種是直接向成員收費。另外一種是成員不直接繳費,而由其他商家代繳,相當於傳統的廣告。

第四,沒弄清楚社群的特點。之前在烏合之眾看過一段關於群體的話,覺得蠻有意思的。群體中的人有兩個共同的特點:一是讓每個人個性消失,二是感情與思想都在關注於同一件事。每個社群都是一個群體,道理很多時候都懂,但實操的時候困難重重,僅僅一點讓每個人個性消失,似乎就是不可能了。

既然社群這麼難搞,是不是意味著我們要拋棄這一塊不搞了,當然不是!阿里巴巴現在都開始用社群玩法,“群戰隊紅包”來提升客單價,風口區塊鏈運營也以社群為切入口,這意味社群營銷現在正處於風口上。

二、如何做好社群營銷?

那麼如何做好社群營銷,前段時間藥神大火,裡面就包含著讓人拍案叫絕的社群營銷案例。在開始社群營銷之前,裡面很多鏡頭同樣包含不少值得我們借鑑的營銷思路。

程勇一開採用線下推銷,先從醫院掛號處下手,隨後又掃蕩了醫院的各個角落,最後一對一“上門”拜訪,雖然全部慘敗告終,還被醫院的保安趕了出來,但他們的思路可以說是十分清晰。首先,選擇目標群體高度集中的地方,定位在醫院和白血病人“群居”地。其次,抓住用戶的需求痛點,想要便宜的藥。

可結果為何會連一瓶藥都賣不出去?

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患者不確定這種藥是不真藥,無論是程勇還是呂受益給用戶的第一感覺就是,騙子。信任感十分重要,特別是我們在賣功效性產品的時候。相比程勇,藥販子張長林在這點做得相當好,採用的是會銷的時候,一步步打破與用戶之間的信任感。

首先,張長林把自己偽裝成一名專家。對於專家,群眾普遍對他們有一種天然的信任感。其次,在現場安排很多託。把這些託包裝成使用過產品的用戶,這些託不斷在現場引導吃瓜群眾,一步一步的增強對產品的信任感。最後,來個大促銷,限時特惠,絕殺!

經過前面兩步的引導,用戶正處在於搖擺不定的狀態,最後再來殺招,要不是程勇他們過來搗亂,僅僅從營銷的角度來看,那場營銷無疑是成功。

處處碰壁之後 ,呂受益想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病友群群主——劉思慧。從此開始發生大轉變,劉思慧成為打通渠道的關鍵環節。為什麼劉思慧具有如此巨大的能量?還是前面提到的,信任。作為病友群的群主,群友對她肯定是信任的,劉思慧就是營銷時經常掛在嘴邊的KOL。

如何說服劉思慧這個KOL?首先,程勇不出面,由呂受益去說服。因為作為患者,呂受益更具有說服力度,而且呂受益和劉思慧有過交集,比較熟悉。其次,在說服劉思慧時,呂受益採用的邏輯是這樣的:價格便宜 → 藥效完全一樣 → 我已經吃過 → 你女兒可以試試 → 在群裡推廣。

先讓對方知道她能獲得什麼好處,再說自己的需求是什麼。從“利他”思維出發,再回歸到“利己”上。先讓別人看到利益,看到他能得到的東西,那麼被拒絕的概率就會小很多。

有了劉思慧的疏通引導作用,藥還是一樣的藥,價錢還是一樣的價錢,可是大家願意買了!這個時候,在場的所有人成了一個利益相關的共同體,那麼如何運營好這群群體呢?

第一,讓群成員瞭解群規則。程勇第一次見面,就直接把群規則說了出來,以後咱們就這麼賣,原則就是低調,出了岔子,誰都沒藥吃。

第二,差異化運營。呂受益、劉思慧、孟浩、劉牧師這四人,既是賣藥人(運營人),又是買藥人(用戶),程勇給他們的藥價是一瓶 3 千塊。

對於其他群主,他們屬於社群中的“局部意見領袖”,能影響到自己所覆蓋的粉絲群體,程勇給他們的藥價是 4千塊。而那些普通的用戶群體就需要承擔全額5千塊一瓶的藥價。

程勇他們,從一開始的屢戰屢敗,再到後來的供不應求、財源滾滾。最根本的變化只是他們打開了 QQ 社群這個突破口,利用好了社群的優勢。

第三,團隊協作,分工明確。單槍匹馬是很難搞得好一個社群,所謂術業有專攻,全能的人鳳毛麟角。這部電影中的,他們的社群就分成五大類:會商務的(程勇)、有供應渠道的(程勇)、有客戶的(呂受益、劉思慧)、埋頭幹活的(黃毛)、懂技術的(劉牧師會英語),團隊合作,缺一不可!

三、對比與其他渠道,社群的優勢在哪?

第一,低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社群營銷可以說是零成本,幾乎人人都可做。

第二,精準粉絲+精準營銷。

社群營銷是基於圈子,人脈產生的營銷模式。社群是有共同興趣愛好、行動目的的人聚集在一起的一個圈子。也就是說,你的社群裡面聚集的都是有著共同需求的用戶,也就是我們常所說的精準粉絲。

第三,高效率的圈子傳播。社群營銷是以目標人群的雙向互動溝通為核心,比起單向傳播更加有效。傳統的微信營銷是一對一,效率並不高,因為要一個一個的交流。而社群就可以實現一對多,效率提高N倍。

第四,沉澱粉絲。過去的生意模式,產品賣了以後,賣家和買家之間就沒有任何關係了,除非買家想退貨,或者有質量問題,買家才會找到賣家。但採用社群營銷,把用過產品的人放在微信群裡,就能把粉絲沉澱下來。

雖然,社群一開始維護起來還是有些困難,但是這個過程非常值得,當你把這個社群維護好了,意味著你獲取了一大批穩定的優質客戶,後期即使你不打廣告都照樣生意興隆,這是其它營銷模式難以實現的。當產品同質化競爭越來越激烈,當用戶對朋友圈的廣告免疫力越來越高的時候,做社群就顯得尤其重要。

第五,裂變。在影片的後面,陳思慧通過qq群形式將信息擴散,不到1分鐘就被很多病友的群主轉發了,當時電影院的屏幕上全都是各個qq群的信息在刷屏,這一刻我感受到了什麼是社群裂變。

病毒式的傳播引來用戶數量的“井噴”式增長,這種操作和我們現在所說的裂變方式是一樣的,只不過現在開展裂變需要有一些額外的福利,否則大家都不願意二次傳播。比如:支付寶的獎勵金活動,邀請一個用戶領取紅包並消費,就能獲得兩份獎勵金,多邀請多獎勵。餓了麼推出的推薦有獎紅包,邀請一個新用戶下單得 5 元現金紅包,邀請越多用戶,獲得越多得獎勵。

這是電影中的社群營銷運用到的招數,很有意思。不過分析是一回事實操是一回事,想要玩轉社群營銷,要做的遠遠不止這些。引流、群管理工具、群維護、群廣告、怎麼轉化……有太多太多的細節需要推敲。

分析僅僅是從商業利益的角度去衡量,人性上並不應該這麼赤裸裸的分析。正如程勇第二次賣藥的時候,動機已經不再是為了錢,他的行為高尚、偉大,不應該再從商業利益的角度衡量。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