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休閒的生活不能讓我們感到快樂,那什麼才能?

一個人身心最舒服的時候,究竟是怎樣的體會?

我們十年寒窗苦讀時,最大的願望便是能早點畢業,早點脫離學校和課本。即使上班賺不了多少錢,但至少有完整的晚上和週末供自己隨意支配。後來才發現上班比上學更像打仗,留給晚上和週末的通常是“一地雞毛”,繼而越來越懷念讀書時期,雖然疲於應付各種考試,但至少有完整的寒暑假,有爸媽每天做好的飯菜。

作為上班族,我們心心念念“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可真的當我們鼓起勇氣裸辭後,才發現當初腦補了上千遍的場景也不過如此,甚至有一種上當的感覺。

如果休閒的生活不能讓我們感到快樂,那什麼才能?

不可否認,工作生活太忙碌會降低我們的幸福感。可為什麼過我們想過的生活也不會增加我們的幸福感呢?首先,我們來認識下由不同壓力程度定義劃分的三大心理狀態區域。

1. 舒適區(Comfort Zone):人人都知道什麼是舒適區,即做自己覺得舒服、放鬆、不費力的事情。舒適區不一定帶來快樂,但由於處於舒適區讓你覺得安全、具有掌控感,即使百無聊賴,也不願、不敢、更加不捨邁出這個區域。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些從事流水線工作的員工。年復一年做同樣的“公式化”、“流程化”的工作。不管做多少年,技能達到一定程度後很難再獲得進步,因此也很難產生滿足感和成就感。即便這樣,他們也不願踏出舒適區半步,因為走出去便意味著“不確定”、“可能失敗”、“還不如以前”等情況。某地撤銷人工收費站,一位被迫離職的女士找到相關部門投訴:“我活了37年,只會開票。”

被動休閒VS主動休閒

對舒適區的黏性到底有多大,很大一部分取決於我們如何度過休閒時間。在我看來,舒適區也可以叫做“被動休閒”。舉個例子,百分之90以上的人選擇的休閒方式應該就是刷手機。明明都已經刷得沒感覺了,寧願一遍又一遍反覆同樣的動作,也不願做一些讓人更來勁兒的事,我稱之為“主動式休閒”,包括鍛鍊身體或學習一項新的技能(如學一門樂器)。儘管主動式休閒帶給我們的快樂更具持續性,但似乎很少有人這麼做。

人是由動物演變而來,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卻始終脫離不了動物的一些屬性,比如惰性。獅子除了捕捉動物,其餘時間基本都是躺在草原上懶洋洋地曬著太陽。主動式休閒需要我們做更多準備工作,比如購買鍛鍊所需的運動鞋,配備學樂器的一系列用品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遇到一系列挫折、身體和心理的不適。所以我們寧願選擇“無聊至極”,也懶得去從事在我們認知中跟“工作”差不多的主動式休閒。

如果休閒的生活不能讓我們感到快樂,那什麼才能?

也許我們從小就被“舒服”兩個字欺騙,認為舒服就是擁有更多自由的閒暇時光,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但是,幾乎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一個人若長時間處於“放鬆”、“慵懶”的狀態,處於無目標追尋的閒散狀態,注意力及動機便會開始消散。一旦我們的心念分散,往往會鑽牛角尖,想一些無解的問題,徒增自己的煩惱和焦慮。

2. 恐慌區(Panic Zone)給我們帶來巨大壓力和焦慮情緒的心理狀態,不多說了。沒有人會鼓勵我們主動進入這個區域,除非不得已。

3. 拉伸區(Stretch Zone)也稱作“最舒服的不適區(optimal discomfort zone)”,它介於舒適區與恐慌區之間,也解答了文章開頭的問題。一個人身心最舒服的狀態就是處於拉伸區的時候。人始於動物,卻也異於動物。保留了動物的惰性,卻也演化出了人類發展所需要的存在感、充實感和榮譽感。一個處於拉伸區的人知道如何為自己制定合適的目標。他們不會一下子就制定很難實現的目標,也不會頻繁地“逼自己一把”。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會在業餘時間給自己施以可以承受的壓力,以獲取額外的進步。

如果休閒的生活不能讓我們感到快樂,那什麼才能?

在我們大多數人眼中,“目標”就是終點,為了實現一個目標,我們在實現的過程中可能會承受痛苦。但是在“拉伸者”眼中,目標可以不是終點,而是他們在某個過程中體驗快樂的一種方式。如果沒有目標,我們的一生將碌碌無為,失去方向;如果僅僅為了達到目標而努力工作,我們的生活將錯過很多風景和樂趣。我們不妨將兩者調換一下,把“過程”作為我們生活的目標和意義所在,把“目標”作為實現“美好過程”的一種手段,那麼結局會截然不同。

現在很多人反對考試,視考試為“扼殺孩子創造性”的產物。但如果沒有考試,孩子真的能像我們想象中那樣,為了喜歡的東西而克服困難、奮鬥一生嗎?我看未必。雖然完全以考試作為學習的目的不可取,但我們不妨把考試作為鞭策我們進步的一種手段吧!

有一句話講得很好“Happiness is not about making it to the peak of the mountain, nor is it about climbing aimlessly around the mountain. Hapiness is the experience of climbing toward the peak. 快樂不是爬到高山的頂峰,也非漫無目的地隨意攀爬。快樂是到達頂峰之前的所有體驗。”我想,持有這種態度的人,哪怕沒有取得任何成就,也一定是幸福感滿滿的人吧。講到辛福感,不得不提一下“心流”這個概念。心流較少存在於“舒適區”,更不會出現在“恐慌區”。它通常出現在工作、學習、寫作、跑步的時候。因為太過沉浸於手上的事情,而忘記了時間的流逝,甚至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也可以用“忘我”來表達這種狀態。這種狀態通常出現在我們運用自己的技能克服一定的困難,並進一步激發我們的挑戰慾望時。所以,一個37歲只會開發票的人是不會擁有這種體會的。

如果休閒的生活不能讓我們感到快樂,那什麼才能?

你可能會質疑,拉伸區不就是善於自我安慰的佛系生活嗎?首先,我們要接受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這個現實。制定難度係數適合自己的目標,既可以避免因為能力不足而導致的挫敗感,又能用一種可以接受的方式將自己從“一事無成”的人生中解救出來。更重要的是,當你在拉伸區範圍內完成難度係數匹配或稍高的目標後,你會產生強烈的成就感,從而激勵自己向更高難度係數的目標挑戰,形成一種持續上升的螺旋式良性循環。

都說萬事開頭難,話糙理不糙。下定決心不難,過程也沒有想象中的難。難的反而是開始動手去做的那幾分鐘。不要害怕沒有足夠的心思、技能去挑戰一項任務,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的激情和能力是在過程中激發、培養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