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產業觀察丨光伏產品結構出現變化,單晶矽片電池片表現亮眼

2018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業呈現出規模持續增長、市場應用保持穩定、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和產品出口繼續增長等特點。

年中产业观察丨光伏产品结构出现变化,单晶硅片电池片表现亮眼

2018年1—5月我國光伏產品出口結構(按金額)

年中产业观察丨光伏产品结构出现变化,单晶硅片电池片表现亮眼

2014—2018年半年度我國新增裝機情況(單位:GW)

產業規模持續增長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2018年1—6月,我國多晶硅產量14.3萬噸,同比增加24%以上;硅片產量50GW,同比增長38.9%;電池片產量39GW,同比增長21.9%;組件產量42GW,同比增長23.5%。在產多晶硅企業在1—5月均滿產甚至超產運行,6月企業庫存增加,部分企業通過安排檢修方式減產,產量有所下降。在組件環節產量中,仍有50%以上在國內市場消化,行業平均產能利用率在76.5%左右。

市場應用保持穩定

受惠於成本的持續下降和國內配額制預期,光伏電站投資意願持續增強,即使在531約束下,上半年裝機量依然不遜於去年。2018年上半年,國內新增光伏裝機量約24GW,同比基本持平,分佈式裝機約12.24GW,同比增長72%,新增規模首次超過集中式光伏。全國光伏發電量823.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達59%;全國棄光率3.6%,同比下降3.2個百分點,棄光電量30.4億千瓦,同比下降7.1億千瓦時,棄光問題逐步好轉。技術層面,系統集成技術不斷優化,高容配比、跟蹤、雙面、光伏+等技術層出不窮,應用方式也更趨多樣化。

產品結構出現變化

2018年上半年,單晶產品的產量佔比明顯上升,一些多晶硅片企業受制於設備、資金等因素,陸續停產或破產,自6月以來有加速趨勢。經統計,今年上半年,在硅片產量中,單晶硅片已經佔據52.7%;在電池片產量中,單晶電池片佔據41%。而2017年全年,我國單晶硅片和電池片產量佔比分別為31%和32.3%。

技術水平不斷提升

多晶硅方面,亞洲硅業流化床法取得突破,黃河、鑫華等電子級多晶硅實現出貨。硅片方面,CCZ法、硼鎵共摻、鑄造單晶等長晶技術快速發展,金剛線切割應用範圍進一步擴大。電池片方面,PERC技術產業化加速,單晶電池幾乎全部採用PERC工藝,電池片量產平均效率>21.8%;多晶PERC已開始進入產業化階段,電池片量產平均效率≥20.6%;P-型PERC電池已經開始向雙面電池發展;N型、HIT等產業化應用速度超預期,MBB、雙面技術發展速度加快。組件方面,雙玻、半片組件出貨量開始增大。新型電池方面,中科院半導體所研發的鈣鈦礦電池達23.3%,創下新的世界紀錄。

產品出口繼續增長

2018年上半年,我國多晶硅進口量約為6.7萬噸,同比下滑4.3%。2018年1—5月電池片和組件出口總額55.13億美元,同比增加21.2%。其中電池片出口額3.53億美元,組件出口額51.6億美元,組件出口量約16GW。我國2012—2016年出口額一直處於下滑態勢,2017年再次實現增長,2018年1—5月繼續保持增長態勢,而且是在產品價格持續下滑的態勢下取得的。這主要是由於中國海外的電池片、組件產能開始釋放,這兩個環節各有8GW的海外產能,拉動了硅片和電池片的出口,同時我國光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步伐也在進一步深化。從出口區域結構來看,集中度繼續降低,對出口前10名國家的出口金額佔比為76%,同比下滑7.6個百分點,對澳大利亞、墨西哥、巴西、阿聯酋等新興市場出口快速增長。

市場價格持續下滑

由於第一季度為傳統裝機淡季,並且春節在2月份,影響了1月和3月的上游生產和下游裝機,市場需求量下滑,加之光伏行業技術進步繼續推進,光伏產品價格繼續下滑。進入4月份,受部分電站630搶裝的拉動,多晶硅產品價格出現一定幅度的回升,但硅片、電池、組件產品價格仍在下滑。從6月以來,部分分佈式項目停工,市場需求出現真空,部分中小企業出於清空庫存的考慮大肆拋售,導致產品平均價格大幅下滑。從多晶硅來看,產品價格由1月的150元/kg降至目前的90元/kg左右,多晶硅片目前2.4元/片左右,單晶硅片3.3元/片左右,組件價格在2元/W~2.3元/W。

作者江華,系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研究所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行業發展部主任

一碼不掃,何以掃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