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寧夏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立案1805起!

7月24日,銀川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召開了2018年刑偵工作上半年工作媒體通氣會,就反電信詐騙多發案件類型以及典型案例進行了通報。

據悉,2018年1~6月,全區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立案1805起,財產損失2813.58萬元。其中,銀川市立案923起,財產損失1469.56萬元。

數據2018年1~6月銀川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數據:

立案情況:立案923起,同比減少113起,下降10.9%。財產損失情況:損失1469.56萬元,同比減少226.15萬元,下降13.34%。

破案情況:偵破電信詐騙案6起。案件規律和特點(一)案件發案分佈不均衡,主城區為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高發區。今年1~6月銀川共立電信詐騙案件923起,其中,銀川市興慶區331起,金鳳區205起,佔本市發案量的58.07%。(二)精準詐騙,財產損失大,涉案價值超50萬以上大案時有發生。(三)電信網絡案件中受害人多為中青年人,部分為特定人群。數據顯示,電信網絡詐騙受害人員涉及各類人群。一是各年齡段人群涉案類型具有明顯區別。各年齡段受騙群體基本與網絡發展時代特點相符,中青年人主要集中於網絡詐騙,老年人則為電話購物類詐騙。二是男、女性別比例基本持平。在互聯網時代,男、女群體網絡行為趨於一致,網絡詐騙“中招”概率均等。三是被精準詐騙特定群體案件多發。針對公司財務人員、高考學生、辦理低保社保、保險理賠對象等特定人員實施精準詐騙犯罪十分突出,影響惡劣。(四)詐騙資金轉移方式隱蔽多樣。電信詐騙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通過pos機、網絡購物、第三方支付平臺等渠道快速轉移、洗錢增多。

典型案例1、2018年1月18日,王某在永寧縣望遠鎮鋼材市場銀川某貿易有限公司,被一陌生男子以QQ冒充公司領導需要資金為由,騙取現金200萬元(全部止付)。2、被害人柳某在河北濱河大宗商品交易市場軟件平臺上投資購買北京國泰安盈商品經營有限公司、北京中睿博遠商品經營有限公司經營的郵票130萬,後發現上當受騙。

民警提醒市民在微信、QQ、其它網上聊天軟件內聊天時一定提高防範,在微信轉賬、QQ、支付寶掃碼支付時要慎重轉賬匯款,決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洩露密碼和手機驗證碼。提高警惕不入圈套,多瞭解實事動態。不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無論騙子使用什麼甜言蜜語、威脅恐嚇、花言巧語都不要輕易相信,要及時掛掉電話,不回覆手機短信,不給犯罪嫌疑人進一步設圈套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