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权第三天就有废皇帝,董卓这是要做啥?

董卓和袁绍私底下商量废立皇帝的事,两个人谈崩了。袁绍一想,我不能跟着董卓这个二愣子一起混,毅然决然的挂印跑冀州去了。董卓这一边起没起杀意,是否要弄死袁绍不得而知。但对于废立皇帝的事,他很执着,不是简单一个袁绍反对就能让他停住脚步的。

掌权第三天就有废皇帝,董卓这是要做啥?

图1、袁绍董卓关于皇帝废立的事谈崩(《董卓进京》)

公元189年的农历八月三十,也就是董卓掌控朝局的第三天,董卓就在百官面前自己把这事提了出来。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到久在军营的董卓,在东汉这台政治机器面前,是多么的幼稚。如果董卓是一名比较成熟的政治家,暂且不和最老道的曹操、司马懿相比,和之前的王莽、之后的曹丕比比,看看做换皇帝这种有可能让自己背上终生骂名的事,该如何运作?

首先应该把基本情况摸清楚,刘协比刘辩合适当皇帝,不是只你董卓看出来了,之前的汉灵帝就是这么打算的;并且有一帮人支持刘协当皇帝,虽说领头的宦官蹇硕、董太后、董太后的弟弟车骑将军董重都被何进灭了,但肯定还是有不少人支持刘协的。董卓你找到这些人,让他们在朝堂上把这个提出来。然后肯定有人反对,紧接着两边吵得不可开交。这时候,主控全局的你董卓便可以站出来做决定,或者再聪明一点继续躲在后面,一个一个,看那个反对单个击破那个。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首先,有一帮人会站在你董卓这边,而不是董卓你一个人去面对东汉朝廷上所有的官员。其次,换皇帝的对与错、好与坏,都不是董卓你一个人弄的。再次,董卓你可以进退有度,不会受困在这件事上。最关键的是,你董卓还可以通过这件事,看清楚朝局里的派系,然后连横合纵。

可惜董卓不谙朝堂政治,他熟悉的是军营里的作为将领说一不二、令行禁止。董卓我现在和你们说,就是通知你们一下,你们好好听着,认真执行就好了,不要出来说三道四。其实董卓所面对的正是军人政权和君王政权最大的一个差异。君王是最后做决定的那个人,但君王需要考量各方面的利益,然后进行决策,重在利益平衡。而军人政治呢,是最核心的是那个发号施令的长官,以自己的意图碾压所有人的,不服就弄死你,重在执行。

掌权第三天就有废皇帝,董卓这是要做啥?

图2、董卓在群臣面前提皇帝废立的事(《董卓进京》)

于是,董卓直接站在群臣面前发号施令:“先有天地,后有君臣,所以为政。当今的皇帝阴柔软弱,没有能力侍奉皇室宗庙,做天下的共主。我打算仿照伊尹、霍光当政时所行的事,立陈留王为帝,大家意下如何?”董卓还是打着上天旗号来说这事的,同时也提到了伊尹、霍光的事。在儒家话语体系笼罩的东汉,伊尹、霍光当政时废立皇帝的事,是被当时主流价值观所认同的,因而董卓拿此来说事。

才当政三天,就要废立皇帝。听到董卓说这话,群臣以为自己耳朵出问题了。资治通鉴的说法是“公卿以下皆惶恐,莫敢对。”看群臣没什么反应,董卓继续说:“霍光当时决定废立皇帝的时候,田延年手握宝剑在旁边,如果有人敢提不同意见的,军法处置。”听到这话,在座的大臣们更是震撼。

掌权第三天就有废皇帝,董卓这是要做啥?

图3、董卓熟悉的是令行禁止(《董卓进京》)

这时候有一个人不惧董卓的威胁站出来了,站出来的这个人是尚书卢植。卢植在东汉末年鼎鼎大名,是有名的大儒,公孙瓒、刘备都曾在他门下求学。卢植不仅是大儒,还曾带兵打过仗,剿灭黄巾军的时候,他已经将张角围困了起来,却被诬陷下狱。就是董卓接替的他,不过董卓一样没达到朝廷要求被下狱治罪。在刚刚发生的这场外戚与宦官的事件中,我们几次看到了卢植的身影,是他从宦官手中抢回了被挟持的何太后,又是他第一个追着宦官们去找皇帝。

在大义面前总有人是不顾生死的,之后发生的每一次朝代更替,总有人会站出来,维护前朝的君王。而这一次正是大儒卢植。卢植是这么和董卓说:“商朝伊尹废掉的太甲,虽然身居皇位,但昏聩不明。霍光废掉的刘贺,即位不久,罪状就有千条。而当今的皇帝还年幼,而且也没有什么过失。你用伊尹、霍光的例子来说事是不合适的。”

掌权第三天就有废皇帝,董卓这是要做啥?

图4、站出来反对董卓的卢植(《董卓进京》)

对付粗知儒家理论皮毛的董卓,大儒卢植反驳起来很是容易,一下子就点中了董卓的要害。可此时的董卓怎么会和你讲理。董卓听后大怒,站起来怒气冲冲,有处死卢植的架势。幸亏董卓刚请的门客蔡邕为卢植求情,再加上议郎彭伯也在旁边劝告董卓,说卢植是天下知名的大儒,如果把他杀了,会让天下人震动的。董卓才罢手,只是免掉了卢植的官职。卢植一听官职被免,马上就出京城,回老家上谷郡(今河北怀来)隐居了起来。

掌权第三天就有废皇帝,董卓这是要做啥?

图5、众人劝说准备杀人的董卓(《董卓进京》)

相比之后每次改朝换代、更替皇帝时候,总有人因维护前朝被杀不一样,军头董卓没有杀害反对他的卢植。史书上,虽然说董卓有杀人之心,但这时候的董卓在心底里不敢也不愿意和士族阶层决裂。毕竟这个群体,压在他头上太多年,而且如此庞大,董卓心里明白不是他带着军队就能灭的了的。相比于宦官,世家大族的这些人要难对付的多。

世家大族、名儒们可以放过,但换皇帝的事,董卓很是急迫。马上董卓又找自己的老上司、恩人太傅袁隗商议。史书上没有记载袁隗的反应,但看着自己曾经的门客,如今如此的嚣张不懂事,政治上的老手袁隗一样束手无策。袁隗对废立皇帝没有异议,或许他也认为当今的皇帝难堪重任。

掌权第三天就有废皇帝,董卓这是要做啥?

图6、董卓和袁隗的对话(《董卓进京》)

转过天来,九月初一,董卓就在崇德前殿召集群臣,胁迫何太后下诏废除汉少帝。诏书是这么写的:“刘辩在先帝守丧期间,没有表现出当儿子的孝心,而且没有君王的威仪。今废刘辩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宣读完诏书之后,由太傅袁隗解下刘辩身上皇帝的玺绶交给刘协,然后扶着刘辩下殿,向刚即位的刘协面北称臣。可以想见当时的情景是多么悲愤,特别是下诏书的何太后,以及拥护刘辩的朝臣。

掌权第三天就有废皇帝,董卓这是要做啥?

图7、被扶下皇位的刘辩(《董卓进京》)

董卓先处理完了儿子刘辩,接着处理妈妈何太后,指着何太后说:“何太后你曾经逼迫你的婆婆董太皇太后,让她老人家忧愤而死。悖逆婆媳之礼,大逆不道。”于是就把何太后迁到永安宫。然后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汉。永汉已经是公元189年的第四个年号了,之前的三个是中平(汉灵帝),光熹(汉少帝)、昭宁(汉献帝)。而且光熹、昭宁两个年号中间只隔了三天的时间。

动荡不平静的189年,终于改完了最后一个年号,之后还要改回中平。年号虽然改了,可事情还没有平息。接下来,董卓还有一系列事情要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