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董卓,袁绍第一挖坑人——从士族矛盾谈袁绍之败

《资治通鉴里的三国》系列第一期

董卓,袁绍第一挖坑人——从士族矛盾谈袁绍之败


目录:

1前人看袁绍失败的原因过于拘泥于和曹操的对比,而忽略其他家族的关系

2袁绍失败的第一个真正的挖坑人是董卓

3让袁绍担任渤海太守的意义是什么?

4袁绍与韩馥争夺冀州刺史位置的根本原因:经济基础

5袁绍执政河北的班底不足

6清河崔琰同袁绍的不合作态度


董卓,袁绍第一挖坑人——从士族矛盾谈袁绍之败


1前人看袁绍失败的原因过于拘泥于和曹操的对比,而忽略其他家族的关系

袁绍和曹操的斗争最终奠定了曹魏政权统治北中国的基础,是东汉末走向三国纷治的重要历史环节。

关于袁绍为什么失败,当时的人是有定论的。

曹操的看法:

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適足以为吾奉也。


荀彧曰:"

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

"

颍川人郭嘉的看法是:

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虽兵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 绍

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

汉末政失於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

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

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

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

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於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於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

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

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

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太祖笑曰:"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也!"

这些都从理论上对袁绍失败的原因给与了深刻的认识。可以说是抓住了本质的,荀彧和郭嘉都看到了袁绍的四世三公的大家族的这个阶级特点。而袁绍的失败的原因如果我们细致分析也正是都是从袁绍这个四世三公这个大士族背景出发的。但是,这里却很少论述袁绍和其他士族的关系,如果看不到袁绍这样的在汉末具有领袖级的士族和其他士族的关系,也就难以看到袁绍在和曹操争夺北中国统治权背后失败的真正原因。因为这里都是在对比袁绍和曹操的关系,似乎二人的胜败只是二人之间的事情似的,特别是二人的特点和背景所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不能从袁氏家族和其他家族的关系来看,那么袁绍失败的根源我们是看不清的,似乎真的是曹操打败了袁绍,从而过于高估曹操的能量,忘了袁绍的失败是一个过程,同时,袁绍的失败也是袁氏家族的失败和衰落,其失败的根很早就种下了。


董卓,袁绍第一挖坑人——从士族矛盾谈袁绍之败


2袁绍失败的第一个真正的挖坑人是董卓

由于过于重视官渡之战,给人的印象似乎袁绍的失败是因为官渡之战的失败,没有看到董卓对于袁绍失败的总大作用。

总起来说,董卓对袁绍的失败有四大方面的作用,是真正的张网者。

第一个作用是将袁绍从老家调走,让他担任渤海太守。

第二个原因自然是逼迫袁术与其袁绍分开,从而瓦解袁氏势力。

第三个是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从荆州方向钳制袁氏家族势力

第四个是任命冀州刺史公孙度为辽东太守,这可是对袁绍一脉的绝户计,送孙度的儿子公孙康,公孙度死后继承辽东太守的职位,把前来投奔的袁熙、袁尚首级送给曹操。

因此,袁绍的失败,可以说是董卓栽树,而曹操乘凉而已。

董卓,袁绍第一挖坑人——从士族矛盾谈袁绍之败


3让袁绍担任渤海太守的意义是什么?

卓购求袁绍急,周毖、伍琼说卓曰:"夫废立大事,非常人所及。袁绍不达大体,恐惧出奔,非有它志。今急购之,势必为变。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卓以为然,乃即拜绍勃海太守,封邟乡侯。又以袁术为后将军,曹操为骁骑校尉。术畏卓,出奔南阳。(《通鉴卷五十九◎汉纪五十一》)

依据《通鉴》的编辑这是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十二月的事情。在这里董卓让袁绍担任渤海太守,同时,他弟弟袁术也跑回到了南阳。当然曹操也跑了。

那么,让袁绍去渤海担任太守有什么意义呢?董卓为什么让他去渤海担任太守呢?

董卓,袁绍第一挖坑人——从士族矛盾谈袁绍之败

汉末渤海郡


渤海郡的位置大体是相当于今河北省沧州市东部、天津市东南部、山东省德州市东北部(乐陵,庆云一带)、山东省滨州市北部。可是袁绍本人的家族根基却不在这里。《三国志卷六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记载是: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也。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

董卓,袁绍第一挖坑人——从士族矛盾谈袁绍之败

袁绍老家汝阳


与今洛阳市汝阳县所属地域不同。古汝阳今所属位置在河南省汝南县附近。自西汉时,汝阳县属豫州汝南郡。

董卓,袁绍第一挖坑人——从士族矛盾谈袁绍之败

当今汝南县


董卓,袁绍第一挖坑人——从士族矛盾谈袁绍之败

袁绍老家汝南卫星图


董卓,袁绍第一挖坑人——从士族矛盾谈袁绍之败

汝南驻马店


董卓,袁绍第一挖坑人——从士族矛盾谈袁绍之败

从汝南县到河北沧州市


从距离看,袁绍离开老家几乎是1500华里。

从传统看,大士族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也就是大庄园经济。按照一般逻辑,他们袁家的基础就应该在今天的汝南县一带才是。可是,现在让他去遥远的河北沧州,这就等于将他调离其经济根据地了。

虽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但是那是在太平时节,仗着汉王朝这棵大树,他可以为所欲为,一旦汉王朝这棵大树到了,那么他自己的经济基础就非常重要了。

董卓,袁绍第一挖坑人——从士族矛盾谈袁绍之败


4袁绍与韩馥争夺冀州刺史位置的根本原因:经济基础

初平二年辛未,公元一九一年,袁绍到了河北后马上就遇到了经济危机——手中无粮草。其宗主地位立刻受到了曾经的下属挑战了,原先的所谓的四世三公的威名也开始不大好使了:

韩馥以豪杰多归心袁绍,忌之;阴贬节其军粮,欲使其众离散。(《卷六十◎汉纪五十二○孝献皇帝乙》)

袁绍虽然有人望,可是没有经济基础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接下来的结果自然是和韩馥来抢:

会馥将麹义叛,馥与战而败,绍因与义相结。(资料来源同上)

袁绍第一步是和韩馥的叛将结合,这就是准备打击韩馥了。

绍客逢纪谓绍曰:"将军举大事而仰人资结,不据一州,无以自全。"绍曰:"冀州兵强,吾士饥乏,设不能办,无所容立。"纪曰:"韩馥庸才,可密要公孙瓒使取冀州,馥必骇惧,因遣辩士为陈祸福,馥迫于仓卒,必肯逊让。"绍然之,即以书与瓒。瓒遂引兵而至,外托讨董卓而阴谋袭馥,馥与战不利。(资料来源同上)

袁绍的门客逢纪看到袁绍没有经济基础的困难,从而给他支招利用公孙瓒来夹击韩馥。后来公孙瓒如约而来,由于董卓入关,也就是从洛阳回到了长安,这样,董卓对于河北的军事威胁就消除了,公孙瓒南下讨伐董卓的借口就没有了,这样,这次夹击韩馥的计划就告吹了。但是经济问题没有解决。袁绍接着让自己的外甥高干对韩馥做思想工作,让他让出冀州,这相当于第三步了:

会董卓入关,绍还军延津,使外甥陈留高幹及馥所亲颍川辛评、荀谌、郭图等说馥曰:"公孙瓒将燕、代之卒乘胜来南,而诸郡应之,其锋不可当。袁车骑引军东向,其意未可量也。窃为将军危之!"馥惧,曰:"然则为之奈何?"谌曰:"君自料宽仁容众为天下所附,孰与袁氏?"馥曰:"不如也。""监危吐决,智勇过人,又孰与袁氏?"馥曰:"不如也。"谌曰:"袁氏一时之杰,将军资三不如之势,久处其上,彼必不为将军下也。夫冀州,天下之重资也,彼若与公孙瓒并力取之,危亡可立而待也。夫袁氏,将军之旧,且为同盟,当今之计,若举冀州以让袁氏,彼必厚德将军,瓒亦不能与之争矣。是将军有让贤之名,而身安于泰山也。"馥性恇怯,因然其计。

(资料来源同上)

公孙瓒没有来,但是却可以当成一个吓人的鬼影子。高干早已经将韩馥的门客收揽了过来,利用公孙瓒这个鬼影子吓唬窝囊废韩馥。他们提出的核心就是将冀州让给袁绍换来韩馥自己的性命而已。

反过来看,逢纪这段关于袁绍缺乏经济基础在河北难以立足的话,其实印证了董卓让袁绍来到河北的目的的意义,就是调其离开老家的根据地,无能为力。

虽然从后来看,似乎袁绍占据河北是成功了,其实只要细看就会发现,袁绍占据河北的根基并不稳固,或者说只是一个假象而已,他并没有真正的控制主河北地区。他手下的人互相争权夺利其实就是最好的证明,说明,袁绍的话并不好使。

当然韩馥另外的势力是不同意的。这也就足见所谓的四世三公的势力并不如真实的影响大。实力毕竟是实力。

馥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闻而谏曰:"冀州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奈何欲以州与之!"馥曰:"吾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让,古人所贵,诸君独何病焉!"先是,馥从事赵浮、程涣将强弩万张屯孟津,闻之,率兵驰还。时绍在朝歌清水,浮等从后来,船数百艘,众万馀人,整兵鼓,夜过绍营,绍甚恶之。浮等到,谓馥曰:"袁本初军无头粮,各已离散,虽有张杨、于扶罗新附,未肯为用,不足敌也。小从事等请以见兵拒之,旬日之间,必土崩瓦解。明将军但当开阁高枕,何忧何惧!"馥又不听,乃避位,出居中常侍赵忠故舍,遣子送印绶以让绍。

(资料来源同上)

这里耿武等三人看法与前面逢纪 看法是一致的,袁绍没有经济基础。这是袁绍离开汝南到河北抢人家地盘的必然结果。董卓让袁绍来河北,真是一处让他们自相残杀自己作壁上观的好戏。袁绍上来就抢韩馥的地盘也正如董卓所料。这其实也是正是董卓敢于回到长安去的原因。这些人自相残杀,根本不足为患。董卓一钱不花,用了一个空头的冀州,就让河北陷入内乱了,给董卓安顿长安新朝廷腾出时间来。

袁绍接管了冀州,韩馥手下耿武等人不服,也被袁绍杀了。如此,袁绍才度过了初到河北的经济危机。

董卓,袁绍第一挖坑人——从士族矛盾谈袁绍之败


5袁绍执政河北的班底不足

接着自然是立刻组建自己的执政班底:

绍以广平沮授为奋武将军,使监护诸将,宠遇甚厚。魏郡审配、巨鹿田丰并以正直不得志于韩馥,绍以丰为别驾,配为治中,及南阳许攸、逢纪、颍川荀谌皆为谋主。绍以河内朱汉为都官从事。(资料来源同上)

从这里看,袁绍这个四世三公之后,其执政班底是四部分:

大一部分是河北当地的家族:魏郡审配、巨鹿田丰。


董卓,袁绍第一挖坑人——从士族矛盾谈袁绍之败

巨鹿郡和魏郡


巨鹿郡大体是今天河北石家庄、衡水地区往南到邢台中部。魏郡是邯郸市南部与今天安阳地区、新乡、焦作地区。这两个人极可能是这两个地区的士族代表。不过不是如袁绍家的那个级别,是地方级的。

第二个派别是南阳地区的:南阳许攸、逢纪。这两个人应该是袁绍家的老班底的人,这从袁术逃到南阳可以看出来,南阳地区是袁氏的根据地。所以,逢纪上来就谈经济问题,说明他是最为关心袁绍的。

第三个派别是颍川荀谌,这是颍川的势力代表。

第四个是河内派,朱汉,可是后来这个人因为过于拍袁绍的马匹,弄折了韩馥大儿子的腿,而被袁绍杀了。所以,袁绍可能从此就得罪了河内地区的利益集团。可是我们知道,司马懿家就是河内的,也就是现在河南温县。所以我估计,司马氏归于曹氏,而非袁绍可能就是这个时候做出的政治决定。

综合看,南阳派、颍川派都是外来的,在当地没有基础。河内派势力小,很快就被排挤。魏郡审配、巨鹿田丰则充其量是二等家族,估计连二等都不一定算得上。

6清河崔琰同袁绍的不合作态度

但是,我们忽略了当地最重要的家族,崔氏家族。从后代看,我们知道这清河动武崔氏是顶级家族在后代历代都有重大影响。可是,袁绍的班底却没有崔氏,岂非怪哉?这就意味着,没有获得当地最重要势力的支持。因此,袁绍的河北执政班底是相当软弱的。


董卓,袁绍第一挖坑人——从士族矛盾谈袁绍之败

清河东武城


董卓,袁绍第一挖坑人——从士族矛盾谈袁绍之败

山东武城县


西汉高帝四年(公元203年)置清河郡,东武城属之,为郡辖14县之一。自此之后,“清河东武城张” 、“清河东武城崔”逐渐名声鹊起。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清河东武城张氏本出汉留侯良裔孙司徒歆,歆弟协,字季期,卫尉。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又载:“崔氏出自姜姓,齐丁公及嫡子季子让国叔乙,遂为崔氏,济南东朝阳县西北有崔氏城是也。……十五世孙意如,为秦大夫,封东莱侯。二子:业、仲牟。业字伯基,汉东莱侯,居清河东武城”。自此,清河东武城成为张、崔等姓的郡望。而此时东武城的城址在今故城县瓦子庄附近,其县域范围,包括今故城县南半部、武城县西南部、南宫县东南部、清河县的东北部。(引用Sunnyinchen的新浪博客《清河东武城考》)

不过《三国志卷十二 魏书十二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中的崔琰的传记提供了崔氏的动向:

大将军袁绍闻而辟之。时士卒横暴,掘发丘陇,琰谏曰:"昔孙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郡县掩骼埋胔,示憯怛之爱,追文王之仁。"绍以为骑都尉。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及绍卒,二子交争,争欲得琰。琰称疾固辞,由是获罪,幽于囹圄,赖阴夔、陈琳营救得免。

 这里其实有三条记录,但是核心是一条就是崔琰不支持袁绍。从崔琰被袁绍的两个儿子争夺来看,崔氏的态度才是袁氏能否在冀州扎根的最大因素。可是,崔氏的态度明显不喜欢袁绍。

崔琰不喜欢袁绍并非没有原因: 

大将军袁绍闻而辟之。时士卒横暴,掘发丘陇,琰谏曰:"昔孙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郡县掩骼埋胔,示憯怛之爱,追文王之仁。"绍以为骑都尉。

袁绍在得到韩馥的大量的军需辎重后仍旧大肆搜刮河北地区,甚至到了盗墓的地步了,这就是“掘发丘陇”的意思,也就是说袁绍侵犯了当地士族的利益了。这种搜刮到了偷坟掘墓的地步,是对当地的领导级的士族的羞辱。在这情况下,崔琰就不能不说话了。让袁绍不要这么做,赶快把这些尸骨给掩埋起来。其对袁绍的批评也是很厉害的:“民未见德”——这就是说你是无德之人啊!这就是文化大家族培养出来的汉末的时代精英——带头挖人家坟墓。后人都知道曹操有给摸金校尉,可是别忘了文化地位与政治地位,袁绍家族都比曹操高得多。可见,文化家族也不过是如此。可想而知,袁绍封崔琰个骑都尉,彼此都是看面子而已。


董卓,袁绍第一挖坑人——从士族矛盾谈袁绍之败


接着是官渡之战前,崔琰表明了自己和袁绍不同的政治态度:

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

崔琰这里是不让袁绍和曹操对抗的意思。袁绍当然不听,结果袁绍就失败了。可以说,袁绍官渡之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获得崔氏的支持。之后曹孟德获得崔琰的支持,就在河北站稳脚跟:

太祖破袁氏,领冀州牧,辟琰为别驾从事,谓琰曰:"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琰对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於明公哉!"太祖改容谢之。于时宾客皆伏失色。

宾客失色,才说明崔琰的一言九鼎的实际影响力。反过来也说明,袁绍官渡之败是因为远道客居,没有得到当地大族的支持的结果,表面上看飘飘摇摇,冀青幽并四州,势力似乎很大,其实只是浮在表面上而已,并没有真正对当地产生实际的影响。

当然第三条就是袁绍死后两个儿子对崔琰的争夺,也反映了之前的田丰之辈不是冀州地区当家的家族势力,只是附庸而已。他们之所以依附袁绍,极可能是与崔琰家族有矛盾。当然更说明,袁绍河北之败是没有得到崔氏的支持。缺乏最有力的家族支持,袁绍纵然是四世三公也不灵,因为你的基础在今天的河南南部。这就是董卓将袁绍调到渤海担任太守的绝妙所在!

当然这只是袁氏和崔氏的一个大族的矛盾,其他的方面原因我们下次再聊。

(待续)


董卓,袁绍第一挖坑人——从士族矛盾谈袁绍之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