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芜(民间故事)

那座院子已经废弃了很久。

我来到这座村庄已经有些时日了。本来打算一路游荡到西北,不巧,准备的干粮已经吃完,身上带的盘缠也见了底,只好在这村子停下,卖苦力换点路费。

这村子以种庄稼为主,村民们也会在自家乱糟糟的院子里养鸡鸭下蛋。有趣的是,几乎每家院子边上都会有一圈很华丽的围墙,看着有些不搭调。

据说以前村里出过一个暴发户,盖了大房子之后没多久又全家进城发展,留着这院子没人打理。这院子的围墙作为过道的一部分,要是脏了,左邻右舍都会抽空清理一下,这么多年还是显得雍容华贵。至于里面是个什么样的景象,就没有人深究了。

后来,村民慢慢富裕起来,觉得那院子的围墙好看,便纷纷效仿,也给自己垒了围墙,连雕文都照搬过来。再过了几年,等家家都修起围墙之后,就有了如今这幅模样。

但村子里有一座院子偏就不同,而这院子正好就挨着那暴发户的大房子。院子里住着的是个书生。听村里人说,书生以前是个有名的贤人,后来不知怎的就不受人待见了,在这里定居也就是前几年的事。这院子没砌围墙,院子里也不养鸡鸭,倒是种了不少花草,还有几棵果树。房子比边上的豪宅肯定不如,但干净清爽,颇有几分读书人的味道。

书生除了下地干活,每日就打理他那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几个礼拜之后,这院子就已经十分漂亮了。应季的花朵竞相绽放在院子的每个角落,四季也有不同的果实收获。

说起来这书生人也不错,村民若是有什么难处,他都尽力帮忙,逢年过节,也会题字写写对联,给村民添点喜气。起初里,村民也喜欢,觉得有个花花草草作装饰,还有果子吃,这也不错。但后来不知怎的,就开始觉得这院子太不搭调,一致想把那花草铲了,最好再修起和他们一样的围墙,书生拒绝之后,就再也没有得到好脸色过。村民们该拿的照样拿,求助的时候还能客气点,一帮完就直接给踢出了院门,这就是书生现在的待遇。

这村子里,如今也就我这外来人能与书生合得来,书生难得寻到个能说话的人,便经常偷偷拉我进去作客。我问他干嘛那么偷鸡摸狗,他说为了避嫌,为了不影响我在村民心里的形象。

“这围墙有什么好?”书生倒了茶,规规矩矩地摆在桌子上,“华而不实。”

“至少这花草没什么不好,干什么要一道铲了去。”我端起茶碟,细细品着茶的清香,“都说你是有名的贤者,当初又为什么沦落到这来?”

他动作一滞,眼里起了一丝复杂的情感,但很快又归入平静。“说了不该说的话。”这是他的答案。“你又为什么要去西北,听说你来自沿海的城市?”

我想了想,放下了茶杯:“想去看看,看看生活有什么不一样。”

那之后我们又聊了许多故事和文学作品,聊得忘了时间,等再一看,已经到了饭点,于是他又邀请我留下来吃晚饭。意犹未尽,盛情难却,我果断答应了下来。

而趁他去准备晚餐,我得闲参观了这屋子。这屋子布置简单,打扫得十分干净,一张四方桌子挨着后窗,是书桌也是餐桌,桌边的书柜靠着墙,里面整整齐齐地摆着各家著作,墙上挂了他自己的字画。屋里除了几盆不知名的花,再没有别的装饰,不过桌上悬着的毛笔一看就是上等货色。“简而不陋”,这是他在墙上题的字,也是对这屋子最好的描述。

晚饭吃得很清淡,炒鸡蛋就是唯一的荤菜,他似乎是觉得亏待了我,脸上有些泛红,直到听我说:“这青菜不错。”他才是松了口气。饭后我们继续畅谈人生大道,一直等睡意霸占了大半的脑袋,我俩才依依惜别。

临走前,他对我说:“你是聪明人。”

“好茶!”这是我的回答。

这么半天似乎也没人找我,我又偷偷摸摸溜回了住处。

又过了几周,对村民来说发生了件大事——暴发户的院子长杂草了!本来长点杂草还不算什么稀奇事儿,稀奇的是这院子里的草竟然长得超过了围墙。村里有人如此赞美道:“围墙上的杂草!充满美的气息!啊,荒芜的美!你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村民纷纷表示赞同,于是他成了诗人。

这样一来,村民都说杂草才是最好的装饰品,书生的花草更受排斥。于是在村长的带领下,对书生的排挤终于从声讨,到了肢体斗争。那一天,书生的花草被破坏了大半,简单的木篱笆被完全摧毁,书籍资料散落一地,那支名贵的毛笔也已经断了。书生鼻青脸肿地坐在门槛上发呆,几滴眼泪不留痕迹地滑落。一连几天他都没有说话,我想要安慰他,他却只是对我摆了摆手。

“你的想法很对,我该走了。”这是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在这村子里说的最后一句话。

书生在一天的清晨走了,他大概是在我还没醒时拜访了我的居所,将那只断掉的毛笔留给了我,附言道:“我感觉你很喜欢它,虽然断了,还请不要嫌弃,作为我们短暂友谊的纪念。”

书生走后,曾经开满鲜花的小院里只留下了残破的一两只小花和不再结果的断树。很快这里也会变的荒芜吧,我如此想着。

又过了几日,我的盘缠也挣得差不多了,是时候准备动身继续我的旅程了。我出于礼貌向邻居告别和感谢,换来了几句客套话。上路前又去书生的那座院子外张望了一下,杂草长得正欢。看来这座院子,倘若再修圈围墙的话,很快就会和它的邻居一个样了。我笑着,如此感慨着。接下来我又会经历些什么呢?还会再见到那个书生吗?我想着,如此期待着。

于是我又上路了。

那座村子已经荒芜了很久,我也再没有回去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