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導演應具備什麼自我修養?北京紀實影像周論導演三項必修課

第二屆北京紀實影像週期間,一場以“導演的功課——紀錄片導演應具備的自我修養”為主題的論壇,在中華世紀壇當代館劇場舉行。中國著名紀錄片導演李成才、焦波、張釗維、董浩珉,美國國家地理中國區負責人祁冬以及著名國際製作人Abram Sitzer,圍繞著導演的三項基本必修課——思想、藝術、管理,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與探索。


紀錄片導演應具備什麼自我修養?北京紀實影像周論導演三項必修課

李成才導演表示,導演作為創作者在整個紀實影像行業中居於最核心的位置。他認為,影片是以文字驅動的、以敘述性為主的、以呈現類為輔的。因此,他認為導演創作應該分三步:第一步是“情感”,因為情感是創作一部影片既充分又必要的條件;第二步是思想和理念的錘鍊;第三步才是創作手段的應用。

創作過《傳家本事》、《萬物滋養》等諸多經典力作的張釗維導演提出了關於“導演的功課”的幾個秘訣。他建議紀錄片工作者有空的時候就去看長篇小說,或者看長篇的歷史的論述,以此來鍛鍊耐力;還要有空去美術館看畫作和攝影作品,以提升自己的整體審美能力。同時,他認為,紀錄片創作者也要滿足觀眾的需求,給他們一個完善愉悅的觀影體驗。他表示,講故事是創作者慾望的一個延伸,這樣就會讓你的感情和觀眾的感情之間達成共鳴。

焦波導演非常認可觀眾稱他為“農夫導演”。他表示人人都有故事,而創作者要選擇能給人心靈碰撞的故事。焦波以拍攝《俺爹俺娘》為具體實例談到,中國農民具備一種特殊的影像語言,他們本身自帶一種偉大的氣質。這種氣質,吸引著焦波深深地紮根於農村沃土之間,不斷拍攝農民,為中國農村、中國農民留下了最寶貴的紀實影像。因此,他認為“選好了有故事的主人公、有潛力的這種主人公,影片就成功了一大半”。

青年導演董浩珉分享了拍攝紀錄片《稻米之路》和《瓷路》等作品時的心路歷程。他表示,紀實影像工作者是記錄現實的,也會再現曾經發生的故事。紀錄片人不是在尋找答案,而是記錄從起點到終點的過程。

Abram Sitzer為論壇帶來了全新的國際視野,分享了全球頂級製作團隊的趣事。他提出紀錄片製作的幾點要素。首先是傳達的主題要有意義;其次是影片對觀眾是有啟發性的;第三則是紀錄片是有時效性的。Abram以近期和東方衛視合作拍攝的《中國美》為例,闡述了“影片要在第一秒勾住觀眾”的創作理念。這部作品沒有使用一句旁白,而是讓片中不同領域的大師,親自講述他們自己的故事。Abram還強調了前期調研的過程也是非常關鍵的,因為這關係到全片的故事大綱如何制定,影片的最終故事如何呈現。

祁冬結合自己的從業經歷,解析了中國紀錄片的商業前景。他表示《國家地理》130年來之所以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口碑,離不開其一直以來追求的“保護環境、啟發探險”這一核心理念。祁冬對Abram的觀點也進行了更進一步的解讀。他指出,要通過紀錄片吸引觀眾,就要讓作品有很高的可看性、觀賞性以及黏性。要做到這三點,首先就要解決“視覺的衝擊”這一問題。如果不能在3分鐘內把“客戶”吸引住,那麼這個作品基本就是失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