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市為古汀州府與古龍巖州的部分轄地組成的行政區域。因其地處福建西部,而福建又號稱“閩”,故龍巖市通稱為“閩西”。
距龍巖市區城東2公里的翠屏山麓,有一處喀斯特溶洞,此洞因巖紋似龍而得名“龍巖洞”,龍巖市名由此而來,也是中國唯一一個以“龍”字命名的地級市。
龍巖是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條大江閩江、九龍江、汀江的發源地。這裡曾經是遠古時代“古閩人”的天堂,是“閩越人”的祖籍地和“南海國”的國都所在地及其中心區域,是享譽海內外的客家祖地,是河洛人的祖居地之一。客家文化、河洛文化和土著文化在這裡相互融合,競放異彩。
閩西是紅軍故鄉、長征重要出發地,享有“二十年紅旗不倒”讚譽,也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發祥地。當年有10萬多閩西兒女參加紅軍,長征8.6萬主力紅軍中閩西籍2.6萬餘人,到達陝北後僅剩2000多人,長征每走一里路就倒下一名閩西人。全市在冊烈士2.36萬人,還有許多為革命流血犧牲的閩西無名英雄。1955年—1965年間授銜的閩西籍將軍68人,佔福建籍將軍總數的82%。 建國後授銜的十大元帥中除徐向前外有九大元帥、十位大將中有八位、57位上將中有過半都曾在閩西戰鬥過。
閩籍開國將軍;上將葉飛,劉亞樓,楊成武。中將:劉忠,蘇靜,張南生,陳仁麒,羅元發,羅舜初,袁子欽,郭化若,傅連暲。少將:丁甘如;王直;王勝,王平水,王全珍,盧克等。
紅軍長征第一村——中復村,位於閩西長汀與連城的交界處。1934年9月30日,中央紅軍第九軍團在該村觀壽公祠舉行誓師大會,開始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該村現有松毛嶺阻擊戰指揮部舊址、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出發地舊址、抗日宣傳漫畫遺址等。
龍巖還是享譽海內外的客家祖地和著名僑區。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新羅縣(縣治今長汀縣東南),屬晉安郡。唐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建汀州。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為汀州府。龍巖是漢族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起點和重要聚集地,全市七個縣(市、區),有五個縣是客家縣,全市有200多萬客家人,佔全市人口75%,有130多個姓氏的客家先民在閩西生息繁衍。
汀州客家博物館佔地700平方米,共分"享譽中華的客家首府"、"燦爛繽紛的人文景觀"、"源遠流長的客家文化"、"世界客屬一家親"和"崛起奮進的長汀"五個部份展覽。
閩西是國家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長汀被稱為“客家首府”,汀江被譽為“客家母親河”,永定客家土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10年4月,永定縣被大世界吉尼斯授予擁有“福建土樓”最多的縣。數量;23000座。其中圈數最多,建築規模最大的土樓為“承啟樓”,人稱“土樓王”。
福建永定承啟樓,佔地面積約5400平方米,全樓群由402個房間,名副其實一座充滿傳奇色彩的“家族之城”。
振成樓人稱“圓樓王子”。位於湖坑鎮洪坑村,建於1912年,佔地5000平方米,懸頂抬梁式構架,分內外兩圈,形成樓中有樓,樓外有樓的格局。這座土樓外形像封建官吏的紗帽形狀,設有一個大門和兩個邊門,是按“天”“地”“人”三才格局佈置。
樓內有一廳、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陰陽兩極,這兩口井在統一水平面上,但是水位、水溫和水質都有明顯不同,實在讓人驚奇。
全樓的設施佈局既有蘇州園林的印跡,也有古希臘建築的特點,堪稱中西合璧的建築奇葩。1995年它的建築模型與北京天壇作為中國南北圓形建築代表參加了美國洛杉磯世界建築展覽會,引起了轟動,被譽為“東方建築明珠”。
龍巖市政府在城鄉民生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除新增城市道路外,還重點推進大外環通道、龍巖大道高架橋、火車站片區道路等項目建設。
龍巖首座高架橋,也是中國喀斯特地貌第一座跨高鐵轉體斜拉橋。主橋採用混合梁"寶石型"獨塔雙索麵斜拉橋,主塔高128米。目前龍巖大橋項目主橋樁基礎施工全部完成,有望在2020年就能通車。建成後的龍巖大橋是龍巖中心城市連接南北、溝通新老城區的重要樞紐,對於突破中心城市交通瓶頸、優化路網結構、拓展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說起目前中國國內最火的互聯網站,非今日頭條莫屬。
張一鳴,今日頭條創始人,CEO,知道他是福建龍巖的人卻不多。作為國內互聯網行業最受關注的青年領袖之一,2013年,張一鳴入選《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的創業者"和《財富》"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業精英",可謂青年才俊。
來到龍巖,火車站廣場的《傳承》雕塑(又名《世紀之光》,是新世紀聳立於中國大地的第一座巨型銅雕,由中國著名雕塑家朱惟精創作設計),兩隻巨手正交接力棒又如同擎著火炬,向八方旅人,宣示著閩西人民接過革命傳統的接力棒繼往開來的壯志豪情。也衷心願龍巖的明天更加美好。
閱讀更多 攝影師於兵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