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紙文憑,大學你給了我什麼

除了一紙文憑,大學你給了我什麼

隨著人們對教育的日漸重視,上大學之後再找工作已經成為了一種標準的路徑,社會的平均學歷也都在逐年提高。和二十年前優秀的學生都希望直接去中專和大專不同,當今成績稍微有點希望的,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完成大學學業,拿到畢業文憑。可以說,本科畢業文憑,已經成為了社會上找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就連很多早些年輟學的人,也都在努力通過成人自考獲得本科學歷。

可是另一方面,對大學無用的批判也在逐年增多。從高中進入大學,從另一個受到嚴格管束的環境到一個極為寬鬆完全靠自覺的環境,不少學生都會懈怠下來。很多家長都抱怨孩子進入了大學之後,像是完全變了一個人,成天打遊戲或者談男女朋友,根本不學習,為了拿到畢業證有時候還會各種抄襲欺騙,甚至給老師頻繁送禮,感覺大學完全沒有起到教書育人的作用,反而把孩子給毀了。種種亂象,讓人不禁發問,難道上大學只是為了那一紙文憑麼?

其實大學的概念最早來源於西方的中世紀,之後不斷成熟演變。大學的基本職能是創造和發展知識,在現代社會里,大學肩負著給學生傳授知識,傳播文化,塑造成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社會責任。當年的五四運動正是從北京大學開展而來,引領了一代年輕人的思想。後來的黃埔軍校,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大學,卻也是為國家做出了重要貢獻。

除了一紙文憑,大學你給了我什麼

可是近些年來,除了少數學校仍然堅守著大學的基本素養,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責任,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世界,不少大學已經淪為了圈錢的機器,一方面專業設置完全迎合市場,另一方面教師和學生都受到嚴重的功利主義的誘導:教師無法安心做學術,寫文章只為了升職稱;學生也只學習對找工作有用的東西,對歷史社會人文教育之類的不屑一顧;學生會更是完全成為少數人的彰顯權力和自我滿足的平臺。在這樣的環境裡,除非你有著極其強大的內心和自我約束力,否則必然會被同化,成為蠅營狗苟的其中一員。

很多學生在大學之前如同一張白紙,僅僅是單純的學習,上大學之後被汙濁的文化隨意塗抹,造成了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扭曲,讓人不禁扼腕嘆息。社會是一個大染缸,而大學就是進入大染缸之前的最後一層保護,幫助我們明確本心,不至於完全隨波逐流,忘記自己最初的理想。如果大學無法給人正確的引導,那麼就算有了這一紙文憑,又能有什麼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