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内忧外患?看王健林如何铁腕反腐!

“30年万达真是不容易,但是我们一步步走到今天,万达要永远做中国民营企业的典范。”眼泛泪光,前首富感慨道。

王健林爱唱歌,地球人都知道。但万达30周年年会上,他既没有唱黄梅戏,也没有唱摇滚,而是感慨落泪!

确实,去年是万达集团历史上最难忘的一年!

万达内忧外患?看王健林如何铁腕反腐!

嘲讽、质疑、唱衰的声音像多米诺骨牌那样接踵而至。影响之大,让他措手不及。

万达的“大新闻”,什么时候才能停?

铁腕治腐难挽颓势0多位高管相继离职今年,国家点名批评、资产大缩水、贱卖资产……

虽然及时做了补救措施,但威无所施。万达并没有转危为安,反而陷入了更大的危机!

8月1日,万达高管尹建武、金震因涉嫌利用职务便利牟取私利,被警方带走。

涉案的两位分别在万达集团中担任营销总经理、副总经理职位。

此事共牵涉万达区域公司、集团公司20余人,集团高管个人非法所得高达千万!甚至还涉及一位在万达任职17年的老臣,万达总裁助理高斌,此人目前已出逃至美国。

王健林曾在诸多场合公开表示“无法容忍腐败”:

“反腐把国有企业的无边界扩张遏制了,通过反腐把很多官商勾结从市场上扫走了,大幅度降低了市场上的不公平现象。”

针对内部腐败,万达一直在遏制,王健林也有自己的一套反腐“方法论”。

《万达哲学》是由王健林亲自编撰的,一本管理智慧的书。

万达内忧外患?看王健林如何铁腕反腐!

他在书中表示,万达有一支很强的审计队伍,其在集团不分管具体业务,唯一管的部门就是审计部。

审计部相当于万达集团的纪委,它的通报是员工最不愿看到的。一发就意味着有人被开除或者受到重大惩罚!

除了制度外,万达还开发了很多业务软件,为反腐提供大量的审计线索。

那么问题来了,在万达如此严密的审计机制下,腐败案件为何依然存在?

据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过大的工作压力,导致部分员工想通过获得更多利益,来寻求心理上的平衡。

另一方面,万达地方公司多实行项目制,在项目进入使用期后,团队往往就会解散,员工流动性较大,让其有了饶幸心理!

其实,对于万达来说,内部腐败只不过是一件小事,更致命的是,高管接连出走、海外扩张受限、业绩滑坡、资产甩卖、发债被拒……

短短两年时间,万达相继出走了30多位高管!

资产总额一年缩水千亿对赌协议或成障碍无独有偶,万达的烦心事还不止高管被抓!虽然之前众多资产,进行了一系列的重组甩卖,提出轻资产的口号,但资金流依旧紧张!

就上个月,万达供应链ABS(金融(1-5)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突然终止!此专项计划主要用于万达城业务,2017年资产转让而“中止”,如今又突然终止。

所谓供应链金融,是指企业可延长付款账期,缓解流动性压力,发行供应链金融保理ABS对资产负债不存在直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财务费用。

发行ABS项目,一定程度上说明:

万达出现了资金问题!

虽然通过变卖资产,消除了一些债务,但也只是凤毛麟角,流动资金匮乏问题,依旧没能解决。

万达内忧外患?看王健林如何铁腕反腐!

据公开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相较2016年,万达商业集团公司资产总额缩水千亿,负债总额为4462.53亿元,实现净利润200亿元,下降34.04%!

今年1月份,万达发布消息,由腾讯控股作为主发起方,联合苏宁、京东、融创与万达商业在北京签订战略投资协议,计划投资约340亿元,收购万达投资人持有的约14%股份。

据多家媒体报道,这份战略投资协议最引人瞩目的一点,是万达与商界四大巨头之间签署的对赌协议!

根据对赌协议,投资人要求,万达商业不可以更改其主营业务,2019年租金净收益要达到190亿元,若低于这个数值,投资方有权要求万达方面给予补偿。

投资方还要求万达商业在2023年10月31日前完成上市。不过,协议并未规定上市地点。

对于背负对赌协议的万达商业而言,这是最有可能是改变命运走向的一次增资。

为了确保万达商业能够上市,王健林将其拆分成商管、地产两个子公司,以商管公司的名义上市,力求最后一搏!

众所周知,如今的A股IPO对房地产公司基本上关上了大门,近年来几乎没有房地产公司成功上市的先例。即使万达商业变为万达商管,剥离了房地产行业,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加上A股对于拟上市公司业绩对赌方面管控比较严格。企业IPO前,一般均需解除对赌协议。

万达商业想要在A股IPO,难度不小!

强监管强势来袭是一次重大经济的转向万达落寞现状的背后,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预示了一次重大经济的转向的开始!

房地产高周转的背后,是一场生死时速的狂奔!这种高周转犹如催命符,给无数地产人带来无尽的压力。

开发商和银行“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好日子终于到头了。房地产躺着都赚钱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大多数的房地产企业在根基放松、资金宽裕时,都没有抵制住金钱的诱惑,盲目扩张,杠杆支的过高,战线拉得过长。

然而,“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这个道理,他们都无视了!

万达内忧外患?看王健林如何铁腕反腐!

今年5月,中国金融监管的最高层,对市场连发了清晰、严厉的警告:

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

银行业监管风暴强势来袭,再加上金融去杠杆日渐趋严、货币政策趋紧,房地产企业贷款和发债融资也变得难上加难。

整个宏观环境在监管趋严、融资受限的大环境下,高杠杆、高负债的企业已经玩不转了!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强监管必将成为未来金融体系的常态,也是每一个企业必须要面临的挑战!

对企业来说,“盲目追风口”不仅成不了摇钱树,反而会成为催命符。

企业要学会返璞归真,完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尽力搭建企业与监管层沟通的有效载体!

未来那些能够活下来的,必然是晴天修屋顶、未雨绸缪的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