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100年前,它是盛極一時的武昌中心,

店面眾多,行人熙攘,頗有集市風貌。

100年後,它沒落在鬧市中,

老一輩人談起它有述不完的回憶,

年輕伢聽到它一臉茫然。

它與武昌一起誕生,

曾比戶部巷名聲響亮,

它是武漢最傳奇的老街——青龍巷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被遺忘在鬧市中

QingLongXiang

7月的太陽,已經毒到要把人曬融化,恨不得拿把刀把太陽切去一半。竄進青龍巷,兩個字:清涼!

眼前,一面是破舊低矮的獨棟老房,一面是半新的小高層樓房,房子大多不超過10層,但默契地對抗著太陽。3、4米寬的街道,陰涼得似乎跟外面是兩個世界。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一樓是一間挨一間的店鋪,從街頭到街尾。從沒見過一條老巷,擠著這麼多商鋪,瞬間感受到老巷曾經繁華的影子。

店裡的老闆慵懶地守在收銀臺裡,棋牌室裡麻將嗒嗒地響,爹爹婆婆尋得一處便坐著乘涼,食品鋪半掩著門……青龍巷的時光似乎比外面慢了幾拍。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過了正午,太陽難得透過牆投進幾束陽光。這裡的人充分利用陽光,在街道上方晾起衣服鞋襪。

下午5點半後,青龍巷才開始有點熱鬧。攤位拉出來擺到路邊,爹爹婆婆提著菜回屋,年輕人下班歸來,學生伢跟著媽媽買菜回家……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比起車來人往的糧道街,折扣叫賣聲不斷的民主路,人頭攢動的戶部巷,文藝網紅曇華林,青龍巷早已被遺忘在鬧市中。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曾經盛極一時

QingLongXiang

“青龍巷?是什麼地方?名字聽著還蠻霸氣的”,問起青龍巷,年輕人一臉問號。

而問起老一輩人,他們更多的是感嘆。

青龍巷地形幾經彎轉,宛若游龍,傳說接龍脈,名字由此而來。

在七八十年代,生活條件艱苦,因為巷子的龍氣,夏日炎炎,蚊子都不敢來這裡。其清涼,也是出了名的。晚上,附近的人就來巷子裡往地上涼蓆隨意一鋪,就能度過一個舒服的夏夜。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在武漢還只有大橋的年代,大家去大橋、戶部巷、曇華林,都要經過青龍巷。作為武昌中心,青龍巷也曾盛極一時。

銀樓作坊、壽木作坊、五金店、煤炭鋪、茶館曾在這裡遍佈,從白天到晚上,熱鬧得很!一時,青龍巷成了服務行業的集中之地,更是民俗文化中心。

說起這些事,在青龍巷住了大半輩子的朱爹爹點了一根菸。

以前娛樂活動少,但一有時間,朱爹爹就跟朋友街坊往茶館裡一坐,喝茶跨天,愜意得不得了。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這裡也曾是地主、資本主義家的聚集居住地,隨著時代的發展,有錢的人大都搬走了。而像朱爹爹這樣在這裡住了一輩子的青龍巷土著是少數。

警官大院打圍的一側,挖掘機正轟隆作響。好在有黃鶴樓景區“鎮守”,只拆了警官大院那一片,大部分住房不會拆遷。

“在這裡住的舒服啊,哪裡都不願去”,朱爹爹抖了一下菸灰,深深吸了一口煙。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逝去的古老風態

QingLongXiang

傳說青龍巷,曾經都是雕龍刻鳳的木房子,霸氣得很。如今看著沿街的舊樓房、半新樓房,不禁感嘆,老巷的風味沒了!?

漫步在街上,從“龍頭”到“龍尾”,終於在一位爹爹的帶領下,在“龍頭”的彎曲之處,發現幾處被隱藏的老木房。一層灰白的油漆背後,露出老舊的木柱子和門簷,百年的古老風態,依稀可辨。

水泥路邊,幾塊充滿年代感的青石板“躺”在老房門前,透著一種滄桑感。這是青龍巷曾經青石板路的痕跡。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龍巷93號,提起它,很多人已忘了它的出處。

這裡曾是武漢著名的教堂——聖救世主教堂

曾經它重簷攢尖頂,鋪琉璃瓦,頂上立寶瓶,中西合璧式建築,與高大的苦楝樹構成別樣風情。

做過青龍巷小學、武昌老年大學,後來因為破舊荒廢。十年前坍塌重修後,成了如今的殘疾人康復活動中心。它的名氣沒了,但歷史使命還在延續。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最大的舊書集散地

QingLongXiang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走到青龍巷的“龍頭”,大大的“泉之舊書社”招牌立在門邊,未到門口就能瞥見一摞摞泛黃的舊書。

如果不是這家堅守的二手書店,誰還記得這裡曾經是武昌最大的舊書集散地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90年代初,在青龍巷通達民主路的巷口,聚集了幾個舊書攤。後來青龍巷就慢慢形成了武昌地區最大的舊書集散地,一時與漢口江灘、泰寧街齊名。

擺攤的大都是下崗工人,他們跑遍武昌各個大街小巷的廢品站,買回認為有價值的舊書,偶爾也有些字畫、郵票、錢幣等各種舊物。舊書以外的他們通稱“邪貨”,大概這類物品是偏門的緣故。

一本舊書從幾毛到一兩塊,吸引了無數慕名而來的淘書人。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泉之舊書社的老闆馬成勇,也曾是其中一員。因為喜歡看書與舊書攤攤主們混熟,而後自己也擺攤賣起了舊書。

90年代末,由於城市管理,舊書攤隨之搬離。如今,只有少數像馬成勇這樣喜歡書的人還堅守著。

“我們也不知道還能開多久”,老闆娘程林紅笑著說。在快節奏的生活裡,這樣的“舊物”太容易被忽略,就像這條老巷。

青龍巷,消失的小武昌

/

同武昌一起誕生成長,

這條老巷像一個小武昌。

但武昌在欣欣向榮,

它卻成了老武昌的縮影。

或許有一天,

這裡再也尋不到武昌的一點氣息。

/

小公舉互動話題

你知道青龍巷嗎?

對青龍巷,你還知道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