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市場不會缺糧 後市預期不宜過高

小麦市场不会缺粮 后市预期不宜过高

我國小麥市場供需相對寬鬆,歷年積累的政策性小麥庫存高企,局部減產難以影響大局,市場不會出現缺糧現象,小麥價格不具備大幅上漲條件,市場主體需保持理性。

夏收以來,新小麥收購在經歷初始的階段性短暫“搶糧”之後,6月下旬以來,市場購銷逐步趨於理性,小麥價格也由昔日的“快速走高”而逐步波動放緩,相對平穩的小麥市場行情已運行了大約1個半月時間。

由於今年主產區部分地區小麥因災歉收,“逢災必漲”的心理一直影響著市場,有關小麥價格頂部的猜測也未曾停歇,諸如保守估計1.30元/斤,樂觀估計1.40元/斤,甚至離譜的1.50元/斤也曾出現過。受此影響,今夏部分貿易商囤糧待漲的數量不在少數。

我國小麥市場供需格局整體相對寬鬆,尤其歷年積累的政策性小麥庫存高企,即使局部減產也難以影響供需大局,市場缺糧的現象不會出現。無論從政策層面看,還是從市場層面看,小麥價格均不具備大幅上漲的條件。因此,各市場主體心態需保持理性,不應被紛亂的流言所誤導。

麥價已基本處於相對高位

7月份以來,由於擔心後市風險,一些貿易商繼續追漲的熱情不斷降溫,小麥出售積極性提高,價格整體趨於穩定,波動幅度收窄,基本在10~20元/噸。客觀而言,目前主產區小麥價格已基本運行於相對高位。

當前,制粉企業普通小麥進廠價:河北石家莊、山東濟南均為2470元/噸,河南鄭州為2440元/噸,江蘇徐州為2400元/噸,安徽宿州為2390元/噸。主產區普通小麥價格整體運行於2390~2470元/噸,與上年同期的2410~2470元/噸基本處於同一水平價格區間。

今年夏收以來,主產區優質小麥價格延續上漲態勢,7月下旬開始逐步止漲趨穩。目前,優質小麥進廠價:山東菏澤“濟南17”為2680元/噸,濰坊為2690元/噸;河南鄭州“鄭麥366”為2700元/噸,新鄉為2700元/噸;河北石家莊“藁優2018”為2690元/噸。主產區優質小麥價格整體運行於2680~2700元/噸,較上年同期高出40元/噸。

收購偏慢市場滯留糧源多

由於今年國家政策性收購力度減弱,當前各主產省小麥收購進度均慢於去年同期水平,收購量同比減幅最大的為安徽、河南、江蘇三省。截至7月31日,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3696.7萬噸,同比減少1836萬噸,而河南、安徽、江蘇三省就比上年同期減少1613.8萬噸,佔累計減少收購量的87.9%。

收購進度偏慢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性收購同比大幅下降。從近年數據來看,每年我國小麥主產區託市收購均值在2000萬噸左右,但今年收購狀況並不盡人意。市場人士認為,按照當前的收購進度,預計今年小麥託市收購量佔整體收購量的比重微乎其微。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7月份預計,2018年全國小麥產量為12250萬噸,當前的收購量僅佔當年預計產量的三成左右。

由於今年小麥收購進度緩慢,且市場預計收購總量將低於上年,即使考慮到今年局部地區小麥產量因災減產的因素,仍將有大量糧源滯留於流通領域,市場壓力偏重。按照市場運行規律,流通糧源放大便於調節市場供需,這將抑制小麥價格大幅波動。

政策對市場支撐預期不高

2018年國家首度下調小麥最低收購價,三等小麥每斤下調0.03元。按照慣例,每逢9月30日小麥託市收購結束後,10月上旬國家有關部門將公佈下一年度的小麥最低收購價格。

市場認為,國家進一步下調201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的幾率仍然較高。

今年小麥收購出現重大轉向,重心加速向市場化收購轉變。收購預案啟動條件的調整和收購標準的提高,均為市場化收購讓路和騰空間,夏收期間政策對市場的支撐力度明顯減弱。

我國曆年積累的臨儲小麥庫存較高,初步統計目前仍在7400萬噸左右,同比增加1634萬噸,尤其是2017年產小麥顆粒未售。夏收期間雖然暫停了小麥拍賣交易,但集中收購結束後市場拍賣仍將恢復。出於加快“去庫存”的考慮,政策性小麥拍賣價格並不排除繼續下調的可能。整體看,政策對市場的支撐預期處於減弱態勢。制粉企業難承受過高麥價

受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的制約,我國“麥強面弱”的矛盾相當突出,麵粉價格難以與小麥價格同步提高,制粉企業的生產運營相對困難,普遍難以承受過高的麥價。

監測顯示,進入8月份以來,華北地區麵粉企業平均開工率為46%,華北黃淮地區制粉企業理論加工利潤為-5元/噸,較7月下旬下降9元/噸。

部分貿易商對8月下旬及9月份市場回暖的預期較高,原因是氣溫轉涼、各地大中院校開學,加之中秋、國慶“雙節”,屆時終端消費將會有所好轉,麵粉市場消費需求將有效增加。但筆者認為,雖然後期麵粉有望步入階段性需求旺季,但隨著企業開工率的提高,市場供給也會不斷增加。由於麵粉市場競爭較為激烈,為穩固市場客戶,大部分制粉企業也不敢大幅提高麵粉出廠價格,階段性需求回暖能否支撐麥價大幅上漲尚待觀察。

據制粉企業反映,受小麥價格處於高位的影響,企業生產成本較高,運營壓力較大。如果後期小麥價格再度出現大幅上漲,那麼制粉企業加工成本將無法有效轉移,企業難以承受過高的小麥價格,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小麥價格的上漲空間。

超標麥仍將拖累市場回暖

受異常天氣影響,今年主產區部分地區小麥受災嚴重,導致超標小麥數量較多。有關部門初步預估,今年嚴重芽麥規模在450萬~600萬噸之間。

今年小麥夏收市場化特徵明顯,不同質量的小麥購銷冷暖不一,價格涇渭分明,市場質優小麥“難買”與質差小麥“難賣”現象並存。據安徽省糧食局監測,當前市場上符合最低收購價質量標準的小麥價格在1.20元/斤以上,不符合託市質量標準的小麥價格為0.85~1.10元/斤,飼料廠收購價在0.85元/斤左右。

據瞭解,由於今年部分地區小麥受災情況較前兩年有所不同,收穫期降雨時間長、強度大,導致芽麥毒素含量過高,在飼料中的添加範圍受到限制。

今年夏收以來,主產區部分地區相繼出臺了激勵收購超標小麥的政策,各地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妥善處理超標小麥等問題。但由於超標小麥數量較大,目前仍有較多不達標小麥滯留農民手中。大量低質廉價超標小麥繼續參與市場流通,勢必拖累整體麥市。

是時候

小麦市场不会缺粮 后市预期不宜过高

贊一下了!

小麦市场不会缺粮 后市预期不宜过高

武漢國家糧食交易中心

—客戶的需求我們的目標—

▶微博 | @hzlspfsc

▶網站 | http://www.hbgrain.com

小麦市场不会缺粮 后市预期不宜过高

長按下方二維碼可以直接識別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