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缺的不是人才,是激勵機制!導入這薪酬模式,員工趕都不走!

前言:

越來越多企業在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豐富企業的薪酬、績效激勵機制,旨在更好的激發員工的積極性,發揮員工的潛能。但大部分激勵機制,尤其在推行績效機制時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起到反作用。

企業缺的不是人才,是激勵機制!導入這薪酬模式,員工趕都不走!

我記得我曾經到一家企業去做輔導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個問題:

一個店長拿的是固定底薪一萬元加上他的營業額的提成,這個模式看起來很有道理,為什麼?讓我們這個店長關注我們的營業額,關注我們的業績提高,可是你要知道一個企業的經營要的是營業額還是利潤呢?很顯然,老闆肯定要的是利潤。可是這個店長為了提高他的營業額,不斷的增加了什麼?

企業缺的不是人才,是激勵機制!導入這薪酬模式,員工趕都不走!

第一,增加了人員的配置,把只需要兩百人的門店擴展為三百人,很顯然,增加的這一百個人無疑中不斷地增加了企業的投入和成本。

第二,不斷的增加營銷的投入。在百度競價、在網絡營銷、在線下的展覽等等。很多的營銷費用的投入,令到企業的營銷費用率不斷的增加。可是這個店長他要的就是營業額增漲,因為營業額的提成是他工資組成的重要部份,可是企業老闆要的是利潤,很顯然,這個店長他所得到的利益是和老闆得到的利益之間是矛盾的。看起來有共同的地方,但最終的結果是矛盾的,因此這個門店最後發生了虧損,而店長的工資反而比過去大幅的增長。

企業的利潤卻在不斷的下滑,說明什麼呢?說明在薪酬設計當中沒有實現這個店長的利益和老闆之間的利益趨同。

企業缺的不是人才,是激勵機制!導入這薪酬模式,員工趕都不走!

為什麼傳統的薪酬機制無法激勵到優秀的員工?

1.固定工資

員工的工作結果與工資沒有任何的關係,那麼工作的執行也完全依靠員工的責任感

一旦公司內部有一個人覺得工資低,公司吝嗇,那麼這種想法很容易在全公司擴散,從而造成一種消極工作的氛圍

做的多的員工跟做的少的員工拿的一樣,那麼做的多的員工一定會心裡不平衡,這樣只有兩種結果:要麼跟做的少的員工一樣混日子,要麼離職

在物價不斷上漲的大環境下,老闆必須加薪,但是加薪之後並不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只有增加企業成本

2.底薪+提成

員工關注的只有營業額,至於費用成本這些與公司利益相關的其他因素,員工不會關心

只有少部分員工拿到的薪資是比較高的,大部分員工拿到的薪資較低

一旦在其他地方底薪或者是提成點稍微高那麼一點,員工就很容易離職

如果大環境下業績一般,那麼公司內部工作氛圍就會萎靡不振,員工很容易喪失信心

企業缺的不是人才,是激勵機制!導入這薪酬模式,員工趕都不走!

那麼,怎樣設計薪酬模式才能激發員工的鬥志,讓他為自己拼命地幹?同時還不增加企業的成本?

1、給員工更多的持續增加收入的渠道和機會。

2、員工拿的工資,取決於他創造的結果。

3、將員工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捆綁在一起,企業利潤越高,員工工資越高。

企業缺的不是人才,是激勵機制!導入這薪酬模式,員工趕都不走!

給大家分享一種體現企業和員工共贏的薪酬模式,大家可以結合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採用!

本文所講的:激勵性KSF薪酬績效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書內附數十個行業案例,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適用於管理層,一線崗位——企業管理者通過增加產值、價值的方式,實現為自己加薪。由於加薪但不增加企業成本,倍受中小企業推崇。

即通過對員工創造的結果和價值進行量化,與員工所得的報酬進行深度掛鉤,強調以“結果”和“價值”換取報酬為導向的企業文化和薪酬全績效模式。

企業缺的不是人才,是激勵機制!導入這薪酬模式,員工趕都不走!

KSF:實現利益趨同、思維統一。

一方面讓員工有安全感和收入保障,薪酬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幫助老闆留住優秀人才,低成本高回報。

一句話:讓員工加薪,讓企業增利!

薪酬全績效的6大好處

1、凝聚核心員工:越是優秀的員工越喜歡績效,越是低效能員工越是抵制績效;

2、激活潛能員工:只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做的更好就獎勵,激發員工潛能;

3、降低經營風險:薪酬與績效高度掛鉤,大大降低企業人力成本投入風險;

4、確保投入產出:與員工分享增值,增量的錢,確保投入與產出成正比;

5、共建多贏模式:激發全員增收降本,與員工分享增收和增效的錢;

6、實現利潤倍增:通過事業合夥人多贏激勵模式凝聚核心員工,薪酬全績效模式激活潛能員工,全員增收降本,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的同時,確保企業投入產出比,實現企業經營利潤倍增的目標。

二、基於增量所創造的分錢激勵模式

企業缺的不是人才,是激勵機制!導入這薪酬模式,員工趕都不走!

以某門店店長薪酬為例:

企業缺的不是人才,是激勵機制!導入這薪酬模式,員工趕都不走!

KSF的設計步驟:

第一步,崗位價值分析

列出與門店店長相關的6-8個指標,這些指標直接關係到公司的利益。

例如營業收入、利潤額、人創營業額、培訓員工等等。

第二步,將薪酬與崗位價值相融合

根據指標的重要性設定相應的權重。比如,店長最重要的指標就是營業收入,那就給營業收入高的權重。

第三步,根據歷史數據選定平衡點

平衡點意味著員工和企業利益的平衡點,超過平衡點員工即可獲得加薪,企業可以獲得比過去更高的利潤。

第四步,測算,得出具體加薪方案

在平衡點的基礎上,該店店長:

1. 營業收入每增加5000元,獎勵100元,每減少5000元,少發50元;

2. 利潤額每多1000元,獎勵12元,每少500,少發6元;

3. 人創營業額,每多400,獎勵50,每少400,少發25元;

4. 培訓員工,每多培訓一個小時,獎勵50元,每少一個小時,少發25元。

5. ·····

KSF增值加薪法,對員工而言,給其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對企業而言,員工拿的越多,意味著他做出了更好的結果,為企業創造了更高的價值,員工收入越高,企業效益越好!從而實現員工和企業的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