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瀍河回族自治区的由来!

瀍河是一条历史文化名河。《尚书》中的“洛诰”篇云:“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记载周公营建洛邑曾在瀍水两岸考察占卜。《水经.瀍水注》云:“瀍水出河南谷城县北山,县北有朁亭,瀍水出其北梓泽中,梓泽,地名也。……《周书》曰:我卜瀍水西。谓斯水也。”

洛阳瀍河回族自治区的由来!

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宋太祖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八孔窑街。周敬王二年鲁昭公二十四年(前158年)清孔子入周问礼碑于老聃。

周平王宜臼元年(前770年),平王迁都于洛邑,史称东周。辖区为京畿之地。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秦建三川郡,郡治荥阳,后迁洛阳。辖区属河南郡。东汉建武元年(25年),光武帝刘秀在推翻王莽“新”朝之后,东汉定都洛阳。辖区为京畿之地。

洛阳瀍河回族自治区的由来!

魏黄初元年(220年),曹魏文帝(曹丕)建都洛阳。辖区为京畿之地。北魏太和十七年(48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辖区为京畿之地。

隋大业二年(606年),隋炀帝下令把原洛阳城的居民和全国各地富商大贾迁徒到洛阳城居住,辖区为都城内的居民区。

北宋以洛阳为西京,辖区为洛阳县。民国时期,辖区属洛阳县一区、二区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辖区作为一个行政区,反复更迭,初为三区,后为二区,以后又同一区合并为老城区。

洛阳瀍河回族自治区的由来!

2000年6月,洛阳市区划调整,由洛龙区管辖的瀍河回族乡划归瀍河回族区管辖。

洛阳瀍东回族自治区,1953年,瀍东回族自治区(乡级)成立,1957年11月15日,易名为瀍河回族区,升为县级区。瀍河区之名源于穿越该区的瀍河。

民族:全区居住有回族、汉族、满族、蒙古族、藏族、白族、苗族、壮族、彝族、瑶族、侗族、黎族、畲族、土族、朝鲜族、布依族、土家族、锡伯族、纳西族、傈僳族、维吾尔族、俄罗斯族等22个民族。

洛阳瀍河回族自治区的由来!

民俗宗教: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因此,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十分密切。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是回族穆斯林的三大节日。开斋节,顾名思义,即斋月期满后的第一天。古尔邦节,在开斋后70天,阿拉伯语"古尔邦"是宰牲的意思,故又称宰牲节。圣纪节,每年教历三月十二日,为纪念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而举行。瀍河回族区内四教并存,有清真寺13坊、基督教堂2处、天主教堂1座、佛教寺院1座,信教徒群众3万余人。

名胜古迹:古唐寺,吕祖庵,民俗博物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