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家便利10億拋盤,蘇寧、7-11、便利蜂會接嗎?

8月1日,一紙《供應商告知函》的發出,確定了“最像7-11”的中國便利店鄰家便利168家門店關停的事實。

據悉,鄰家便利目前每月虧損在500萬左右,因為持續虧損,缺乏造血能力;屋漏偏逢連陰雨,鄰家便利主要股東善林金融的P2P業務爆雷,法人投案自首,是最終導致資金鍊斷裂,全面關店的主要原因。有鄰家供應商稱,被欠款幾十萬至五百萬元貨款不等。

鄰家便利10億拋盤,蘇寧、7-11、便利蜂會接嗎?

時隔一週,據《界面》新聞消息稱鄰家便利正在10億尋找潛在接盤方。另有消息透露,蘇寧小店、7-11、便利蜂等潛在買家正在接觸接盤事宜。至於最終鄰家便利花落誰家我們並不關心,也許“鄰家危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思考。

鄰家便利10億拋盤,蘇寧、7-11、便利蜂會接嗎?

再見

G.E.M. 鄧紫棋 - 新的心跳

1

鄰家的“便利店與金融”

鄰家便利10億拋盤,蘇寧、7-11、便利蜂會接嗎?

鄰里家成立於2015年5月5日,為現任便利蜂運營CEO的王紫帶領一批7-11北京高管出走而創立,後因與投資方產生分歧,王紫帶領團隊轉而創立便利蜂。所以鄰家與7-11、便利蜂有著天然的羈絆。專業人士表示,鄰家的經營模式與7-11十分相近,7-11若是接手鄰家,將有著天然的優勢。按照便利店的發展情況,168家門店虧損也很正常,主要是在虧損情況下有足夠的資金流維持門店的正常經營,那這個便利店的經營算是很棒的了。如果有資本加持,給與拓展方面的支持,那麼這個盤子將會越滾越大,也符合目前便利店的資本玩法。也許鄰家便利背靠“P2P”金融公司,天生註定了金融投資的高回報,快發展與便利店的低迴報,慢發展的節奏相悖。

鄰家便利10億拋盤,蘇寧、7-11、便利蜂會接嗎?

鄰家便利店向供應商發出告知函稱,由於公司背後唯一出資方受到上海警方調查,導致公司銀戶賬戶被凍結。因為公司處於發展階段,尚未真正實現盈利,依舊需要投資方注資經營,靠店鋪自身銷售收入仍然入不敷出,且目前公司賬戶已被部分供應商訴訟至法院進行了財產保全,賬戶資金已被凍結,公司賬戶內已無可支配資金。

鄰家便利還在告知函中稱,由於無法與公司法人及股東取得聯繫,供應商與鄰家便利的債務債權,只能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訴訟保全。

發佈這份公告,意味著鄰家便利店基本公開宣佈已經破產,並且經營團隊不準備直接承擔後續債務及合作糾紛的處理事宜。

鄰家便利一直被業界看好,可誰知背後的投資方善林集團玩起了P2P,並且涉及違法,這讓經營還未盈利的鄰家陷於困境之中。

2

蘇寧、7-11、便利蜂會接盤嗎?

鄰家便利10億拋盤,蘇寧、7-11、便利蜂會接嗎?

鄰家便利的不幸,在行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零售圈》獲悉,在“鄰家危機”爆發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在第一時間組織北京市便利店企業商討協助。目前,好鄰居、全時、7-11北京、全家北京、羅森北京、物美、超市發、京客隆、便利蜂、131、華冠便利店以及中石油崑崙好客等相繼表示願意吸納因鄰家解散賦閒的門店員工,並在第一時間留下相應的聯繫方式。零售圈的大家庭從來不缺少愛與鼓勵。

解決了鄰家的人,那鄰家的貨和場呢?有消息爆出,部分鄰家關閉門店已經有其他競爭對手接觸洽談租賃事宜。除了離職的員工、關閉的門店,部分優質門店的“打包”出售或稱為很多業內人士關心的焦點。

有消息爆出,蘇寧、北京7-11、便利蜂等便利店都在接洽接盤事宜,然而對於10億元的開價,或許會讓這些金主們望而卻步。

《零售圈》瞭解到,蘇寧於2018年4月4日宣佈,收購迪亞天天中國100%股權,迪亞天天在上海有近400家門店,按照這個口味,收購鄰家便利,對於蘇寧來說可謂“小菜一碟”。

7-11和便利蜂與鄰家有著最相似的基因,或許也會成為潛在買家,但在出價方面,《零售圈》認為,他們可能會更理性,更低。

至於是否會像傳聞的一樣,一切還有待時間驗證。

3

便利店會是資本的寵兒嗎?

鄰家便利10億拋盤,蘇寧、7-11、便利蜂會接嗎?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波士頓諮詢公司聯合發佈的《2017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中國連鎖品牌化便利店門店數接近10萬家,2016年便利店行業增速達13%,市場規模超過1300億元,同時區域性明顯,全國性連鎖尚未出現。而招商證券的數據顯示,當人均GDP達到2000-3000美元時,便利店業態處於導入期;當人均GDP達5000美元時,便利店進入快速成長期;當人均GDP達1萬美元時,行業將出現激烈競爭局面。按照我國目前約8000美金的人均GDP來看,便利店行業正處於高速發展期。

CCFA發佈的《2018中國便利店報告》顯示,便利店的運營成本正在快速上升,主要原因是租金和人工,其中房租成本上升18%,水電成本上升6.9%,人工成本上升12%

便利店的高速發展與高成本運作似乎是相悖的,又是相容的。

2018年1月17日,無人便利店繽果盒子已經完成B輪融資,融資總額8000萬美元,約合5.1億人民幣。

2018年3月9日,西北連鎖便利企業“西安每一天”宣佈獲得2億元A輪投資,領投方為春曉資本。截止2017年底門店總數超過1000家,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

2018年4月28日消息,見福便利店不久前獲紅杉資本投資,資本給見福便利的估值大約為12億元。新增股東為北京紅杉盛德股權投資中心,出資兩千五百萬元,佔股20%。

2018年6月1日,中國便利店民族品牌Today宣佈完成3億元B+輪融資,估值超30億元,目前在武漢、長沙、南寧開設有近400家便利店。

2018年6月11日,猩便利獲得螞蟻金服數億元戰略投資,其他老股東悉數跟投。

在2018年來,資本紛紛將橄欖枝拋向便利店品牌,首先是這個行業的快速發展和趨於成熟,和大賣場的發展週期基本吻合,都會經歷區域為王,全國佈局,區域併購,大資本戰略入股合作等關鍵時期。

當阿里和騰訊在收割中國連鎖10強的大賣場時,專業資本已經悄悄開始入局便利店了,便利店市場下來會增添像阿里,騰訊,京東這樣的互聯網零售玩家嗎?《零售圈》認為,這只是時間問題。

免責聲明:非本平臺作品如涉版權等問題,請攜版權儘快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並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僅供讀者參考。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