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假瘋狂補習狂潮背後,港澳台學生暑假在做些什麼?

轉眼,暑假已過大半。如今學生們的假期生活可謂豐富多樣,其中,暑期補課現象尤為突出。暑期瘋狂補習狂潮的出現,引發不少社會的焦慮,“月薪5萬撐不起孩子一個暑假”、“全班只有兒子沒出過國”這類話題頻頻出現在我們眼前。

對學生來說,暑假儼然不是一種“放假”的方式,而是另外一種“學習”了。讓我們轉換視角,看看港澳臺地區學生們的暑假生活是什麼樣的:

同樣盛行“補習文化”

其實同內地一樣,香港和臺灣地區十分盛行補習文化。近年來,香港個別學校針對學生升學需要開設了“開學前補習”,讓“準初三”“準高三”的學生們能提前進入學習狀態。因此,許多香港的學生放暑假時要在學校和校外機構參加不同課程的補習。不過,除面臨升學壓力的學生之外,一些年齡尚小的香港學童也在假期走進補習班。例如小學三年級以下的學生主要上各類興趣班,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則開始兼顧知識性補課。

臺灣地區的補習班市場也很火熱,補習內容五花八門。臺北市在2016年就取消了制式寒暑假作業,這使得學生在假期可以發展自身的興趣愛好,因而臺灣的補習市場重心也從常規的學業培訓轉移到音樂、美術等興趣班的培養上。

在暑假瘋狂補習狂潮背後,港澳臺學生暑假在做些什麼?

暑假打工意願高

在暑假期間,許多學生會趁著假期打工。據臺媒報道,臺灣16至24歲青少年暑期打工人數近3年來遞增。大學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賺取學費、生活費,其次是積累工作經驗和學習工作技能,擔任補習老師或行政人員是最多人選擇的打工類型。

暑假也是香港學生打工的旺季,一方面為了幫補家用,一方面能早點接觸社會增長見識。香港有不少企業設有專門的暑期工職位,歡迎學生加入。當地一些社會團體會舉辦暑期工招聘會,吸引大批學生前往面試,往往競爭激烈。

在澳門,學生們還可以到特區政府部門工作獲取經驗。澳門特區政府教育暨青年局日前啟動了“青年善用餘暇計劃2018”活動,選拔實習生在暑期到澳門各公共部門和私營機構進行6至8周的實習。這一計劃吸引了千餘名青年報名,最終有450名實習生獲得了實習機會。

在暑假瘋狂補習狂潮背後,港澳臺學生暑假在做些什麼?

到內地(大陸)實習交流

近年來,港澳臺地區的青年學生暑期到內地(大陸)交流、實習成為新的潮流,許多內地(大陸)企業都出現了香港、澳門和臺灣年輕人忙碌而活躍的身影。

今年暑期,組織港澳臺地區青年學生來內地的活動有很多。例如“中國科學院—香港青年實習計劃”、“故宮青年實習計劃”、“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年實習計劃”、“千人計劃”等,港澳臺青年來到內地交流實習的項目數量日益增多、形式日趨多樣,活動內容也從過去的以“看”為主進一步升級為體驗式互動。

除了實習,還有各種參訪交流活動,與中央企業、知名媒體、文博機構、互聯網科技公司等“親密接觸”,既加深對祖國進步與成就的認識,也為將來到內地(大陸)發展探尋機遇。

在暑假瘋狂補習狂潮背後,港澳臺學生暑假在做些什麼?

豐富多彩的暑假生活

沒有冗多的暑假作業,港澳臺地區學生的暑期活動可謂是多姿多彩。

臺灣地區多元的主題夏令營:魔術、武術、手工製作、野外求生等,其中“暑期消防營”最引關注,開啟報名初期就迅速額滿。

港澳地區也不例外。在香港,既有語言學習、學術研究、關注生態環保等形式多樣的遊學團,又有以創意歷奇、領袖訓練等為主題的夏令營。今年,澳門特區政府教育暨青年局和體育局合辦了“2018暑期活動”,自推出以來受到兒童及青少年的歡迎。活動包含480多項文娛體育活動,提供超過5.7萬個名額。

除此之外,不少港澳臺學生在暑假期間還會參加海內外遊學團,或擔任義工從事公益事業,以此來豐富充實自己的暑期生活。

在暑假瘋狂補習狂潮背後,港澳臺學生暑假在做些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