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捉羊新把式,直接无人机滴干活儿

陕北捉羊新把式,直接无人机滴干活儿

不久前,一位靖边捉羊人,发了条朋友圈,并配以无奈苦笑的表情:一早排在微信运动前几名的,竟然都是拦羊人。

当靖边捉羊人,还在慨叹封山禁牧艰难之时,佳县朱官寨镇政府,已经启用了无人机,对偷牧行为进行抓拍,活捉116只正在山坡上吃草的羊。

陕北捉羊新把式,直接无人机滴干活儿

陕北捉羊新把式,直接无人机滴干活儿

在陕北,拦羊与捉羊,是一对很难调和的关系。

老乡要生存,要养家糊口,要看病,要供娃娃念书,很多人不得不在老家拦羊。

捉羊人身负封山禁牧使命,上面政策紧,压力山大,不得不强化巡逻,严格防控,谨防上级问责以及假记者监督。

陕北与羊有关的段子,说不完道不尽。

有人说,没有一只羊可以活着离开榆林。也有人说,来陕北,不吃一碗放养的地椒羊肉,算是白来了。

在一些影视剧里,放羊为挣钱,挣钱为娶婆姨,娶婆姨为生娃,生娃为放羊,早已成为苦逼的黑色幽默,丑化并嘲笑着憨厚质朴的陕北人。

而另一方面,游牧和农耕搭界交织的陕北,以白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为元素的陕北形象,历时久远,形成了陕北特有气质,加上苍凉悠远的陕北民歌,独具地方特色。

陕北捉羊新把式,直接无人机滴干活儿

陕北捉羊新把式,直接无人机滴干活儿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当下,封山禁牧与环保和林业联系在一起,具有了深远的政治意义。由此一来,封山禁牧工作的推进,非常艰难。

如今人人都是记者,真假媒体人横行陕北,不当言行引发的恶劣社会影响,一不小心,就将捉羊人推上风口浪尖。

捉羊人难,拦羊的更难。

如何做好老乡的工作,让他们不违反规定,还能靠羊脱贫致富,又能赢得尊重和理解,不仅需要耐心的解释,有效的疏导,更需要换位思考和有信任度的亲和力!

除非,你不喜欢吃地椒羊肉了。或者等拦羊的个个都致富发财,转变了生产方式,想吃地椒羊肉也就没了。

从这些角度来说,陕北封山禁牧,标本兼治,任重道远。在法律政策和人情味之前,如何有效平衡,得靠拦羊的和捉羊人一起努力。


陕北故事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感谢阅读,收藏、转发。欢迎大家踊跃投稿,评论区说出对文章的看法,小编会认真看大家的意见,及时做出调整。让“陕北头条”更加完善、积极健康、正能量满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