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汉军旗人是个什么概念?

于无声处34


不邀自答。

八旗汉军,满语ujen cooha,音译乌真超哈,也就是重装部队的意思,是清朝入关前专职的炮兵部队。

汉军的成分很复杂,既有辽东汉人、投降的明朝官兵,也有长期在辽东地区生活的满洲人,比如石廷柱、佟图赖等人。可以说,汉军并不是专门由归顺清朝的汉人组成,而且辽东汉人也没有全部入旗,我一个朋友,他们家族从明朝开始就是旅顺的坐地户,在旅顺住了四五百年,在清朝也没有入旗。

最开始汉军并没有单独成立,只是一个兵种,也就是炮兵。后来皇太极为了完成后金向君主专制王朝转型,以建立八旗蒙古、八旗汉军的方式削弱宗室亲王的实力,将编在旗下的辽东汉人、明朝降人、汉化满洲人编在汉军旗下,组成了八旗汉军。当然,汉军旗人和满洲、蒙古旗人一样都属于正身旗人,地位待遇相同。同时,由于皇太极要入关,必须塑造自己是天下共主的形象,因此必须要凸显出他这个皇帝是满蒙汉所共同拥戴的,所以编蒙古、汉军就有了一层政治正确的意味。

清朝入关后,又有不少汉人被编入汉军旗下,据我所知基本都属于入关初期投降清朝的明朝官兵,被称为“新汉军”,相对的,入关前的汉军人员被称为“陈汉军”。还有不少带地投充到八旗旗下的,基本属于家奴这一阶层,这一阶层八旗旗下广泛存在。当然,乾隆后期这帮人大部分都出了旗。

不过,满洲旗分下倒有不少汉军佐领,这些人有不少事努尔哈齐起兵前跑过去的;也有不少是居住在辽东山地的汉人,这类人被称为“台汉人”、“台尼堪”;还有一部分是努尔哈齐起兵后的辽东降民。这些被编入满洲旗分下的人员时间长了都隐去了汉姓,还被清室视为“满洲家里人”。

八旗这一群体由于长时间融合,在身份认同上早已一致。比如说东北的汉军旗人到了清朝中期就隐去了汉姓,有的起了满名,比如清朝中期的大臣阿尔赛、清末的江宁将军富明阿、黑龙江将军寿山、黑龙江副都统凤翔等。所以,建国后很多汉军后代在民族识别的时候都填报满族,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汉军后裔大部分都填报满族。

我们说个有意思的,福建琴江村原来是福州驻防八旗三江口汉军水师旗营,民国认为他们是汉族,到了共和国他们报满族没有被通过,结果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全村都改成了满族。现在村子里还保留很多清朝时期的建筑,可以从一些细节上看出很多为战争服务的细节。他们的前辈曾经歼灭了福建沿海的海盗,渡海镇压天地会造反。在中法战争中这些汉军勇士们悍不畏死,以旧式水师向法国海军发起了冲锋,大部分将士壮烈殉国。牺牲的将士们与福建水师的殉国将士们合葬,并建立昭忠祠纪念。



琴江村


北洋海军陆战队


明朝万历年间,努尔哈赤以女真部落为根基,建立了“平时为民,战时皆兵”的八旗制度,并逐渐在东北崛起。刚开始的八旗,主要组成人员均为女真部落的女真人,也就是满洲人。随着努尔哈赤势力的壮大,逐渐将汉人和蒙古人也纳入了女真人的统治范围。

除了将蒙古人编入八旗,设立八旗蒙古外,东北地区处于女真人统治范围内的汉人,也逐渐被编入了八旗。天聪五年,皇太极先编了一个汉军旗,到崇德七年,皇太极完成了汉军八旗的编制。正式形成了以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三部分组成的八旗制度。



很多人对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有错误的认识,总是认为是“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实并非如此。清朝所立的八旗制度,一共只有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个旗,并非分别为满族、蒙古和汉军各八旗。

八旗制度的基本组成为佐领,其中八旗汉军就是指八旗中的汉军旗分佐领。八旗汉军的主要构成为汉人,也有少量的汉化女真人和蒙古人等。

八旗汉军来源是主要是明朝末年投降后金或在战争中被俘虏的汉人,如最早投降努尔哈赤的明朝将领李永芳,还有著名的汉奸范文程、宁完我,原属于明朝高官大将的洪承畴、祖大寿、施琅等人,都被编入了八旗汉军。



八旗汉军的建立,既缓解了女真人与汉人的矛盾,也补充了女真人数不足的缺点,极大的增强了八旗的实力。同时,八旗大量吸收投靠清朝的明朝官员、大将,极大的增强了八旗的实力,再加上由于汉人擅长铸造、使用火炮,为满洲八旗最终入主中原,平定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八旗汉军终究不是“真女真”,他们只是旗人,而非满人。乾隆年间,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固,大量滋生的八旗人口成为清朝沉重的负担。而显然,与女真关系最远,地位最为低下的汉军八旗成为了裁撤的重点,这就是所谓的“汉军出旗”。在乾隆皇帝的命令下,大量的八旗汉军被强令出旗,为清朝占领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八旗汉军最终被卸磨杀驴。


鸢飞九天2018


清朝的汉军旗人,既汉军八旗人,也就是汉人同时具有旗人身份!


清太祖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以建州女真起兵,统一东北女真各部后,先将女真族人统一编组,以旗帜颜色划分黄、蓝、红、白四旗,后又增加镶黄、镶蓝、镶红、镶白四旗,旗帜镶边以故得名。

八旗,为军政、军民合一的社会组织体系,设八旗统领衙门管理指挥,遇有战事,则战时为兵,出军征战;平时则为生产、生活的组织单位。


清太宗皇帝皇太极,将女真族改为满洲,因而称为满八旗。但是,满清欲进军关内,夺取明帝国江山,入主中原,仅靠几十万满族人,对抗几亿汉族人,显然力量不足。



怎么办?首先,将可靠的盟友——蒙古族,编为蒙古八旗,增加军事力量,攻击明帝国,并主要防卫北疆。


布特哈八旗既打胜(打牲)八旗

但是,面对数量庞大的汉族人,力量还是不足,于是,又将收降的汉人军队,编为汉军八旗,扩充、增大作战军事力量。

实践证明,清军南下征服李自成、明朝残余势力,主要是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等汉军冲锋陷阵为主力的。所以,其为清朝剿灭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闯王”李自成、明朝残余势力、南明政权,毫不手软,立下赫赫战功,效忠清廷可鉴,不吝重赏,都得封王爵高位。



所以说,旗人,除满族人外,尚包括蒙古族人,以及一部分汉族人,也包括满、蒙、汉八旗军人的眷属。


z山海


满汉不通婚不包括汉军旗,基本上以投降明朝军队为主,高级军官地位比较高,千金买马骨嘛,不优待他们后来的看到待遇不好肯定不投降。

早期的汉军旗属于炮灰队伍,最苦最累最脏的活他们干,送死他们去,可以说牛马不如

有种观点,说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嘛,里面的荣国府宁国府贾家就映射真实的汉军旗曹雪芹家

关于护身符的段落,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白玉为堂省略一个汉,汉白玉嘛,金就是满清

就是说贾家在汉人本来是高居庙堂之上,却被满清当作牛马来使唤

当然是一家之言

回到主题,随着吴三桂引贼入关,关宁铁骑成了新的汉军旗,南下主力其实就是原来明朝兵马,为在新主子跟前表现,他们更残忍更肆虐,也和当时没有民族国家观念有关

这时候汉军旗成了主力部队,待遇水涨船高,待满清平定天下,以少数民族统治中原,汉军旗就成了统治阶级,和满人通婚

像曹雪芹家,他曾祖母是康熙皇帝的乳娘,是正白旗皇室的包衣奴才,出去后自然威风八面。以至于外放江宁织造,乾隆皇帝数次临幸曹家,也就是摊上了刻薄寡恩的雍正才败落

通俗地讲,汉军旗就像入了美籍的华人,不能再当中国人看,人家效忠的是美利坚合众国,香蕉人而已


上九584n


比清朝更残暴的是明朝,至于什么扬州、嘉定,都不是旗兵屠杀的,区区二十万兵,几乎不正面作战,因为会减员的。靠的是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合作的统一战争。战争肯定是要死人的。那时没有满族也没汉族。用现代人的思维讲,只是汉奸狗咬狗,自己杀自己而己。中华是汉族吗?中华民国是汉族民国。要说他们辫子与汉人的辫子有啥区别?? 区别: 只不过是汉人辫子全留、头发多一点,旗人辫子留一半、头发少一点。砍头时,人头都可提起来,多一点、少一点,用处相同。做一个人要懂得什么野蛮的封建制度,心里就不会有障碍,头脑就不会变态。


还我美丽山河


英达就是汉军旗人,口口声声什么的,自己即不认为是汉人,觉得享受不了少民的高贵待遇,又不被满人承认,皇协军最多算个奴才,莫非天朝又加了个汉奸族,来共同欺压汉人?


青色马


汉八旗 是皇太极时期建立的 原因是 满清在进攻明朝的时候 不断获得了一些汉人城池和明军降兵 为了将统治区里新降伏的汉人转为己用 皇太极决定建设忠心于满清的汉八旗军队 打仗时候冲锋在前 替满八旗减少伤亡 起初很多大臣反对 害怕汉人不忠诚 阵上会反水 但事实证明 这些汉军八旗在民族大义面前是没有太多骨气的 逐渐在沦陷区里彻底满清化 和满人士卒无疑 成了类似于日军侵华里的皇协军 伪军 也为清朝的建立立下了大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