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聊戲:《赤壁之戰》爲何僅保留了「壯別」一折

1959年,為了慶祝國慶十週年,中國京劇院和北京京劇團通力合作,改編整理了兩出獻禮大戲,一個是《西廂記》,另一個是《赤壁之戰》。由田漢改編,張君秋、杜近芳、葉盛蘭主演的《西廂記》大獲成功,至今已經成為張派名劇而長演不衰。但是《赤壁之戰》卻令人遺憾,沒演出多久就收了。對於《赤壁之戰》的改編和演出不能說不重視,編導和演員都安排了最強陣容。據參加本劇創作的著名戲曲劇作家翁偶虹先生回憶,當時的要求是,“把這古代十大戰役之一的赤壁之戰,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進行整理改編,並且“結合傳統的精華,突出戰役的歷史背景和現實教育意義”。具體而言,即突破老戲的套路,突出“孫劉聯合破曹”的重大主題。在演員配置上更是極盡一時之選:參加拍攝電影《群英會》的馬連良(孔明)、譚富英(魯肅)、裘盛戎(黃蓋)、葉盛蘭(周瑜)、袁世海(曹操)原班人馬,再加上李少春、孫盛武、李和曾、婁振奎等名家悉數加盟。劇中添加了劉備一角,以強化孫劉結盟之勢,譚富英改扮劉備,魯肅則由李少春扮演。應當說,這出戏氣勢恢宏,展示了歷史畫卷,這是《群英會》難以達到的高度。從表演上看,曹操的戲得到加強,新添的“藐江南”和“橫槊賦詩”兩折戲給有“活曹操”美譽的袁世海提供了藝術創作空間。曹操形象的強化,無疑使得這出戏更加豐滿。這是此劇成功之處。但是,也應看到,《群英會》中已經深入人心的藝術形象卻弱化了。魯肅原來那個憨憨的老實人形象沒有了,成了一點就透、甚至比其它人還要站得高看得遠的政治家,主要人物之間的性格衝突削弱了。從表演上看,周瑜在酒席宴前震懾蔣幹的那段劍舞也不見了蹤影,給人潦草下場的感覺。在唱腔上,馬連良那段膾炙人口的“習天書,玄妙法……”也改了詞兒,家喻戶曉的“借東風”陌生了。據說,新詞出自詩詞大家郭沫若之手,但廣大戲迷並不認帳。新劇中主要添加了兩場戲,一個是“決策過江”,另一個是借東風前的“風雲際會”。“決策過江”講魯肅過江,孫劉結盟。譚富英扮演劇中新添的劉備,與李少春的魯肅和馬連良的孔明,三人輪流唱幾句西皮搖板,無非是說結盟的意義如何重大。毫無戲劇衝突可言,也就無戲可做。須知,這三位可是頂尖級的著名老生,每個人都身懷絕技、獨當一面的好角兒。平時單獨貼演都是一票難求的,現在湊在一起,反而“英雄無用武之地”了。劉備就這麼一個十來分鐘的過場戲,真是委屈了這位久負盛名的譚富英。後來,“決策過江”被刪掉了,魯肅由譚富英和李少春輪流扮演,算是給觀眾一個交代,因為譚富英的魯肅在人們心目中早已定型,這出戏沒有譚富英,戲迷哪能答應啊。“風雲際會”基本上是交代情節,無戲可言。有戲的倒是新添了周瑜與黃蓋“壯別”一折,後因某領導一句話,被刪掉了。葉盛蘭和裘盛戎兩位大師的精心創作,把這折沒什麼情節的戲演的聲情並茂,這是典型的“人保戲”。《赤壁之戰》銷聲匿跡,而“壯別”卻保留至今,這就是觀眾市場的選擇,奈何不得。對於這個大戲整體而言,成功與否要看觀眾的反應。翁偶虹先生還是直言不諱的。他說,一種反應認為,“傳統戲精緻絕倫,……可以說是家弦戶誦、喜聞樂見的精品,何必多此一舉?”連主演馬連良事後都私下說,“咱們回去還是唱‘群英會借東風’吧。”“何必多此一舉?”話說得有些刻薄,但不無道理。同傳統劇目《群英會》相比,《赤壁之戰》展示的是一幅歷史畫卷。《群英會》把“史”演成“戲”,故而妙趣橫生;《赤壁之戰》把“戲”演成“史”,立意很高,卻曲高和寡。筆者注意到,打倒四人幫後,傳統戲曲在舞臺上異常活躍,首都幾大院團幾乎把文革前排演過的劇目全都重新排演,以滿足觀眾需要,而唯獨這個《赤壁之戰》從來沒有重新搬上舞臺。這也足以說明了問題。這個新編戲提出了一個帶有普遍意義


老沈聊戏:《赤壁之战》为何仅保留了“壮别”一折
老沈聊戏:《赤壁之战》为何仅保留了“壮别”一折​​的“史”和“戲”關係問題。觀眾花錢進劇場“聽戲”,追求的是藝術享受,劇場不是課堂,如果硬要把劇場改變成課堂,那也

老沈聊戏:《赤壁之战》为何仅保留了“壮别”一折​需要“寓教於樂”。流傳至今的那些傳統老戲在這方面有成功經驗,不乏經典之作,是可資借鑑的。(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