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十年防中风,为什么还是发生了脑出血?

李解


这个问题有意思,首先说明一下,中风可以分为出血性的和缺血性的。如果口服阿司匹林的话,对于预防缺血性的中风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治疗出血性中风是不太合适的。需要跟大家说明的是,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即使吃了阿司匹林,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当然,阿司匹林在某种程度上还可能加重出血。

老年人常见的脑出血需要两个必备的因素。第一,可能有明显的血压波动,血压平时会有所升高,有时候可能高的离谱,这种情况发生脑出血的机率要比较高。第二,大脑的动脉要有一个薄弱点,比如说有一个薄弱的动脉粥样硬化,或者一个薄弱的动脉畸形。以上两点如果都占全了,那就很可能要发生脑出血了。但是,话又说回来,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并不能预防出血性脑卒中。很多情况下,口服阿司匹林是为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生缺血性事件的。

总之,吃阿司匹林也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疾病,大家不能说已经吃阿司匹林就不会患病了。


张之瀛大夫


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看待,首先高血压患者在无禁忌症时应该服用阿司匹林,其次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目的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而不是脑出血。

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指征:

高血压患者,且血压控制在150/90 毫米汞柱以下,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可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1)年龄在50岁以上;2)具有靶器官损害,包括血浆肌酐中度增高;3)糖尿病。

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主要是通过减少血栓素(TXA2)的合成发挥抗血小板聚集而达到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目的,但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也可能使脑出血的危险增加2-4倍。

所谓脑中风是中医学概念,西医称之为脑卒中或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组以脑部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中风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出血性中风占到全部中风的20~30%,又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出血(又称出血性脑卒中,中医称之为中风)的发病率为60~80人/10万/年,好发于50~70岁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大部分都有高血压病史,冬春季易发。除了高血压以外,动静脉畸形、囊性血管瘤、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特异性动脉炎、血液因素或凝血异常,烟雾病和动脉解剖变异等血管病变均可引起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瘤。

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十年防中风,为什么还是发生了脑出血?”发生了概念性错误,高血压服用阿司匹林是为了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并不能预防脑出血,反而可能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另外脑出血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与血压控制不理想、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瘤等其它疾病有关。要想预防脑出血重点应该是控制血压达标,控制血脂、血糖、体重,戒烟禁酒,保持情绪稳定,生活规律等。


医患家


最近刚住院的一个老太太,患高血压已经十来年,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可是送进医院来的时候却是脑出血,经临床大夫诊断了之后认为该脑出血就是由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造成的。服用阿司匹林就是为了预防中风的发生,可是怎么还是出现了脑出血?

首先我们要明确阿司匹林要预防的是中风中的脑梗。阿司匹林起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体内的环氧化酶,从而抑制合成血栓素A2,血小板的聚集率就会下降。另一方面,还能够影响血管内皮因子,使血管得到扩张,这些都是为了预防脑梗的发生。有数据显示,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可以减少脑梗事件30%,严重心梗、脑梗事件的发生率降低23%。

阿司匹林在进行脑梗二级预防的同时,出血的风险也在上升,这就是阿司匹林的副作用。长期的服用会影响肝脏的功能,使其减少凝血酶原的产生,因此会出现脑出血或者消化道出血。有研究表明,出血的机率与年龄呈正比,即年龄越大,出血可能性越大, 60岁以上的人口服一样剂量的阿司匹林,其出血的风险会增加1.084倍。

因此,在2014年,我国的脑病专家就提出建议:大于67岁的人不提倡常规口服阿司匹林。另外服用阿司匹林时间过长,需要隔一段时间去医院复查血液指标,评估出血的风险,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脑出血的发生。

本期答主:薛利圆 医学硕士


杏花岛


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阿司匹林长期服用是可能导致脑出血的啊。

中风是中医学的一种说法,西医学上称为(脑)卒中,(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它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病之一。

缺血性卒中也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


阿司匹林具有抗血栓作用,可以预防脑血栓、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缺血性卒中)。由于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出血症状(如脑出血)是阿司匹林其中一个副作用。

阿司匹林与抗凝药物肝素类(肝素等)、氯吡格雷、香豆素类(华法林等)合用时,会增强抗凝药的抗凝效果,应尽量避免与抗凝药的合用。同时,阿司匹林大剂量或长期服用,也易引起凝血障碍,加重出血倾向。故低凝血酶原症、维生素K缺乏症者应尽量避免服用阿司匹林。有出血体质的患者禁用。


逸仙药师


这个提问,首先要弄明白,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是否已被控制到一定的合理水平?否则,发生脑溢血是迟早的事,怪不得阿司匹林。

高血压患者首先是要降血压。而服用阿司匹林是辅助治疗,预防血管之内的栓塞形成,减轻或者延缓血管的粥样硬化程度,减少脑卒中(梗死)的发生几率。阿司匹林是抗血液凝集药物,长期服用本身就有“溢血”的风险存在。故此用服阿司匹林预防高血压者中风(脑溢血),就是本质上的错误理解。

高血压患者不坚持降压,不把血压值控制到某一水平,而长期服阿司匹林,对脑溢血还有协同作用,这是要高度警惕的风险。

故,原发性高血压,就是坚持吃药,合理膳食,继发性高血压,就要先解决病源。总之,遵听医嘱,不自作主张,尽量避免突发状况。


见肿消世界


  
阿斯匹林是一種古老的退熱止痛抗感冒藥物。近10年來,由於科學的發展,發現它有許多新的藥效藥理作用,與老年病有密切關係。
  (1)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經常服用小劑量腸溶阿斯匹林對心肌梗死和腦血栓的預防效果是肯定的。據大量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長期服用阿斯匹林組與對照組相比,其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危險性降低50%以上。
  (2)防治老年性中風和老年癡呆:對老年性中風和老年癡呆服用阿斯匹林,其知覺度每年可恢復17%-20%,且不易再復發。對發病率亦有明顯影響,據文獻報告可降低30%以上。
  (3)增強機體免疫力:科學家指出,阿斯匹林能促進免疫分子--干擾素和白細胞介素-1的生成。由此可以推論並經臨床實踐證明,阿斯匹林不僅具有免疫增強作用,並有抗癌抗愛滋病作用。
  (4)抗衰老作用:阿斯匹林可以使人體角膜組織保持彈性,這是因為阿斯匹林能抑制角膜組織中糖元的生成,故能延緩角膜老化過程。臨床研究報告表明,應用阿斯匹林可使白內障的發生率減少50%以上。
  (5)預防結(直)腸癌:美國癌症協會對50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的調查結果表明,服用阿斯匹林組比未服用組的結腸癌的發病率減低40%以上。
  (6)對糖尿病的防治:據文獻報告,每日服用阿斯匹林可減少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的發生,這是由於阿斯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阿斯匹林還能刺激胰島素的分泌,故有降血糖作用。
  此外,阿斯匹林還有些作用,如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副作用和降壓保胎作用等。在服用劑量上,一般以每日服用腸溶阿斯匹林100毫克為宜;服用時間最好在早晨7 時前最好。因為晨起後血小板聚集力逐漸增加,血液凝固性增強,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危險時刻,所以,在早晨起床後要儘早服藥。但對患有胃潰瘍病、胃出血傾向者應慎重用藥,宜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眾所周知,阿司匹林可以用於預防心臟病發作,殊不知,阿斯匹林也可用于心臟病發作時的急救。冠心病一旦發作,應立即咀嚼兩片阿司匹林,因為嚼服比吞服吸收更迅速。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是什么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由于口服后易吸收,在全身组织分布广,作用强,阿司匹林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肌肉痛、风湿热、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等的治疗。随着阿司匹林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因此,在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各种疾病的时,要严密监视其不良反应。

1 胃肠道症状

胃肠道症状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较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

口服阿司匹林可直接剌激胃黏膜引起上腹不适及恶心呕吐。长期使用易致胃黏膜损伤,引起胃溃疡及胃出血。长期使用应经常监测血像、大便潜血试验及必要的胃镜检査。

应用阿司匹林时最好饭后服用或与抗酸药同服,溃疡病患者应慎用或不用。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的药物,如米索前列醇等,对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有特效。

2 过敏反应

特异性体质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哮喘等过敏反应,多见于中年人或鼻炎、鼻息肉患者。系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所致,也与其影响免疫系统有关。哮喘大多严重而持久,一般用平喘药多无效,只有激素效果较好。还可出现典型的阿司匹林三联症(阿司匹林不耐受、哮喘与鼻息肉)。

3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症状一般在服用量大时出现,出现所谓水杨酸反应,症状为头痛、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用药量过大时,可出现精神错乱、惊厥甚至昏迷等,停药后2~3天症状可完全恢复。大剂量时还可引起中枢性的恶心和呕吐。

4 肝损害

阿司匹林引起肝损伤通常发生于大剂量应用时。这种损害不是急性的作用,其特点是发生在治疗后的几个月,通常无症状,有些患者出现腹部的右上方不适和触痛。血清肝细胞酶的水平升高,但明显的黄疸并不常见。这种损害在停用阿司匹林后是可逆的,停药后血清转氨酶多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全身型类风湿病儿童较其他两型风湿病易出现肝损害。

阿司匹林引起肝损害后,临床处理方法是停药,给予氨基酸补液、VitC及肌苷等药物,口服强的松,症状一般在1周后消失。

5 肾损害

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发生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减退。长期大量服用该品可致氧化磷酸化解耦联,钾从肾小管细胞外逸,导致缺钾、尿中尿酸排出过高,较大损害是下段尿中可出现蛋白、细胞、管型等。有人认为,部分肾盂癌是滥用阿司匹林等止痛药的继发性并发症。

6 对血液的影响

阿司匹林通常不改变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及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的含量。但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7 心脏毒性

治疗剂量的阿司匹林对心血管没有重要的直接作用。大剂量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而导致外周血管扩张。中毒剂量可通过直接和中枢性血管运动麻痹作用而抑制循环功能。

8 瑞氏综合征

阿司匹林应用于儿童流感或水痘治疗时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瑞氏综合征是一种急性脑病和肝脏脂肪浸润综合征,常常发生于某些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以后。病因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如病毒(流感病毒和水痘病毒)、水杨酸盐、外源性病毒如(黄曲霉素)、内在代谢缺陷等,各因素可相伴存在或各因素间相互影响而造成。临床上病毒性感冒时不主张使用阿司匹林。

9 交叉过敏反应

对该品过敏时也可能对另一种水杨酸类药过敏。但是对该品过敏者不一定对非乙酰化的水杨酸类药过敏。


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1)特异体质者易对本品过敏,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等过敏反应, 其中哮喘最多见。

(2)老年体弱者,解热时宜用小剂量,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

(3)饮酒后不宜服用本品,否则易因损伤肾粘膜导致出血。

(4)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者应慎用或不用。如需用应与抗酸药同服或应用肠溶片。

(5)痛风、肝肾功能减退、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压患者慎用。

(6)哺乳期妇女慎用,因大量长期使用可对婴儿产生不良
  对于为预防心血管疾病而服用阿斯匹林的中老年人来说,溃疡出血和颅内出血是最值得担心的副作用。

刘天大夫


你好,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阿斯匹林是为了防止脑梗塞的!不是防止脑出血。


脑卒中是分类型的,有出血性脑卒中,叫脑出血,还有缺血性脑卒中叫脑梗塞,

但是估计脑出血还会因为服用了阿司匹林而加重的!

引起脑出血的原因估计有几个可能


第一就是长期高血压而且时间久了血管的弹性太差,动脉硬化

第二就是情绪波动的比较厉害这个也是引起脑出血常见的病因

第三个有可能是过度用力,比如重体力劳动,便秘等也可以防止,脑出血!

所以阿司匹林使用的时候一定的知道预防的是什么,能引起什么疾病等


黄大夫说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凝聚的药物,通俗的说,血小板是止血的,是不是血小板越多,就越容易止血呢?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血小板越多就越容易引起血小板的堆积,血小板慢慢堆积越多,就容易形成血栓,包括心肌梗死,脑梗死,阿司匹林就是起到抗血小板凝聚的功能,自然而然,既然有抗血小板凝聚的功能,长期服用就会引起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了,就容易引起各地方出血。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每过几个月检查一次血小板。如果血小板减少了,建议停药。


月赚七块五


对于高血压,首先,要求是平稳降压,其次,才是选择口服阿司匹林来抗血小板聚集,但是,这远远不够哦!

口服阿司匹林只是基础,还有很多可能诱发脑出血的因素,比如,血管弹性变差,血管瘤的形成,血管斑块形成甚至破裂,情绪激动,那么,脑卒中的三级预防一定是要重视平时,而不是发病之后才引起重视哦!

如果有高血压,建议完善血管彩超检查,特别是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来排除血管斑块形成,同时复查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如果合并高血脂,那么,要加用降脂药来调节血脂,稳定斑块。可以口服阿乐,立普妥等等来综合预防。


杏仁健康


不请自来,看到问题了,感到我应该有发言权,所以简单说几句。中风是中医的说法,分外风内风对应脑出血和脑血栓。阿司匹林是脑血栓及心梗的预防药物,他的作用是能抑制血小板凝聚,而一旦血小板凝聚成血块顺血管走的话,碰到细血管过不去就是梗塞,在心脏血管上梗塞上就是心梗,在头部就是脑梗,还有其他地方比如腿 ,肺,曾经有个老伙计手背血管梗上了,说远了。既然他的作用是抑制血小板凝结,反过来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稀释了血液。当人患高血压的时候,血管在长期血压高的环境下运行会有很多并发症,其中之一就是血管壁受伤,久而久之,如果血压波动大,被稀释的血液就可能冲破血管损伤大的地方,形成了出血。

血压波动大部分原因可能是外因吧,比如脾气大,我是多年的患者,也吃阿司匹林。明明知道需要控制情绪,很多时候却控制不住,实际真的很难。不是专业医生只是把多年的经验说了出来,仅供参考吧 不明白的可以留言大家讨论
照片是前一段时间去三亚玩拍的,得病了就坦然面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