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溪笠帽:指尖上的精彩

dǒu lì

斗笠

斗笠,又名笠帽、箬笠。是斗篷裡的主要類型。

斗笠是一種遮陽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寬的邊沿,用竹篾夾油紙或竹葉棕絲等編織而成。

在農村廣泛使用,幾乎每家每戶家中都有斗笠。在外出中,不管天晴下雨,都戴在頭上。成了自己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斗笠,這種古老的擋雨遮陽的器具,至今在山村水鄉仍隨處可見。更有一些旅遊勝地,將斗笠作為一種既實用又美觀的工藝品明碼標價,十分受人歡迎。許多家庭,往往在牆上掛上一斗笠作為裝飾,亦賞心悅目。

別具特色 華溪笠帽 編制工藝

華溪笠帽:指尖上的精彩

梅仕珍老人坐在窗戶前編帽頂。據說,在華溪像梅仕珍這樣懂得全套編織技術的目前已只有三四位上年紀的老人了。

華溪笠帽:指尖上的精彩

笠帽的製作雖然繁瑣,但製作工具卻非常簡單。

華溪笠帽:指尖上的精彩

今年40歲的劉付華據說是華溪社區唯一一個還會編帽皮的“年輕人”。

笠帽又名斗笠。關於斗笠,早在《詩經·小雅·無羊》裡就有云:“爾牧來思,何蓑何笠,或負其餱……”說明古人很早就在生活中使用笠帽了。

華寧縣華溪鎮,斗笠從《詩經》中的牧場穿梭流轉,在這裡曾得到整個集鎮群眾傳承,因為據說華溪笠帽竹編已有上百年曆史。

近日,記者走進華溪探訪了這一在華溪居民指尖上流轉的傳統手工藝。

七旬老人的編笠生活

華寧縣華溪鎮位於華盤公路中間,距縣城27公里,全鎮東西橫越24.5公里,但南北寬不足2公里,俗稱“華溪一條槽”。在華溪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張回東帶領下,穿過幾條狹窄村道,記者找到了正在家裡編織帽頂的七旬老人梅仕珍。

雖然是下午時分,但老舊土墼房內顯得有些黑暗,捨不得開燈的梅仕珍老人正坐在一面窗戶前,藉著從窗外透進來的光,拿著寬、厚僅一毫米左右的竹蔑,嫻熟地編著頂帽頂,旁邊則堆放著兩三垛等待編織的帽皮。“只聽老人們說,華溪笠帽編織技術是從墨江那邊傳過來的,具體什麼時候傳入就不知道了,反正我婆婆她們那會兒華溪就有人編笠帽了,我們也是五六歲時就會編了。”說起華溪笠帽編織手藝由來,今年已經71歲的梅仕珍說。

據老人回憶,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集體經濟形勢下,華溪鎮的老人、小孩就在家裡給村集體組織“副業隊”編笠帽,一個人編一天可以換得六七個工分,折算成錢也就兩三角。壯勞力則白天下地幹活、早晚休息時間參與編笠帽。那時侯,老人一家六口人就靠著老夫妻倆邊幹農活、邊編笠帽維持最基本的溫飽。為提高生產效率,華溪笠帽編織從那時起,就有著嚴格細緻的分工:帽頂、帽皮、帽裡、帽簷、扎邊、梆邊、刷桐油等各道工序都是分開完成,最興盛時全鎮一年能做12萬頂左右。

也許是多年形成的生產習慣,即使到現在,華溪社區居民依然保持分工協作生產的傳統,即使像梅仕珍老人這樣會做笠帽的全套工序,她也一直只做帽頂這一道工序,其餘則由其他家來完成。

小笠帽裡乾坤大 工序繁瑣道道精細

一頂斗笠,看似簡單,實則包含十分複雜的工藝流程,因為“每一頂笠帽都要選用5種竹子、經過六七道工序才能加工出來。”坐在家門口製作帽簷的66歲老人劉玉芬介紹,編笠帽只能用新長出又未變老的竹子編,所以還有很強的季節性。

劉玉芬製作帽簷的工具很簡單:一塊麻布墊在大腿上,一把手掌大小的刀將一筒竹子分成多層寬、厚均在1釐米左右的塊狀竹蔑,再用一根鋤頭把大小的棍棒沿已刻出的凹槽一拉,一塊竹蔑又被分成十多根1至2毫米的細絲。其間,劉玉芬不用任何防護手套、測量工具,全憑几十年經驗把握竹蔑的長、寬、厚尺寸。

今年40歲的劉付華據說是華溪社區唯一一個還會編帽皮的“年輕人”。在劉付華家門口,記者看到她編帽皮的工具也是一把刀、一塊木板和一個拳頭大小的方形石頭。據介紹,從11歲跟隨父母學做帽皮,劉付華編織帽皮也快30年了,30年的經驗讓她憑著眼力、手力,就能用刀撕出一條條寬、厚僅在0.2毫米左右的竹蔑,並在上百條竹蔑間上下交錯穿插編織帽皮,而且沒有任何出錯率,讓人深刻領悟何謂“熟能生巧”。

可以說,從竹子破篾到編織帽皮、帽簷、帽頂等,製作笠帽的道道工序上都見功夫,都讓人為之感嘆。“笠帽的工藝流程雖然繁瑣,但每個步驟都相對簡單,關鍵是要人勤勞,耐得住性子。”多位群眾表示,好在華溪人並不枯守寂寞,破篾編笠帽時總習慣坐在門前或走家串戶,找鄰居邊做邊嘮嗑,勞作中也能自得其樂。

“做一輩子笠帽不如栽一年柑橘”

斗笠的產生和使用,是一種生活、生產方式的選擇,它歸屬於農耕時代,是一種用來遮擋風雨和陽光的雨帽。隨著城市化進程,它正消隱在歷史背後,或塵封在雜物的角隅裡。因此,談起如今編笠帽的收入,做了40多年帽皮、今年已50多歲的許秀芬感嘆,“做一輩子笠帽不如栽一年柑橘”。

老人們說,在所有工序中,編帽頂收入是最高的,每個帽頂大概在四五角錢,像梅仕珍老人一天編100頂,收入大概也就只有四五十塊錢;其他工序上的收入最低一天也就20塊錢左右,而這還沒有除去他們各自購買竹子的成本。“所以,現在編笠帽,也就是掙點柴米油鹽錢了。”

“這樣的收入相對於外出打工、在家栽柑橘根本無法相比,因此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也不想學編笠帽”,張回東說:“在華溪社區,從事這門手藝的都在40歲以上,人數也僅剩10多人,而像梅仕珍老人那樣懂得全套編織技術的目前已只有三四位上了年紀的老人了。好在這些笠帽都不用他們拿到市場上去賣,會有老闆打電話來收購,這讓村民們感到很方便。”

面對華溪笠帽編織手藝後繼無人的現實,老人們大多都是談談一說“再過幾年恐怕就消失了”。從他們臉上透露出的無奈和不捨表情中,記者隱約看到,不久的將來,也許華溪斗笠及其製作者們,就只會留下隱隱約約的背景,在時光的煙塵中旋轉遠逝。華溪笠帽:指尖上的精彩何以延續?

笠帽 美麗一道風景線

華溪笠帽:指尖上的精彩

華溪笠帽:指尖上的精彩

華溪笠帽:指尖上的精彩

華溪笠帽:指尖上的精彩

華溪笠帽:指尖上的精彩

華溪笠帽:指尖上的精彩

華溪笠帽:指尖上的精彩

華溪笠帽:指尖上的精彩

華溪笠帽:指尖上的精彩

華溪笠帽:指尖上的精彩

華溪笠帽:指尖上的精彩

華溪笠帽:指尖上的精彩

華溪笠帽:指尖上的精彩

華溪笠帽:指尖上的精彩

華溪笠帽:指尖上的精彩

華溪笠帽:指尖上的精彩

華溪笠帽:指尖上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