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人民軍建軍節的由來——列寧諾之戰

波蘭人民軍的歷史要從1939年的波蘭之戰說起,蘇軍在波蘭敗局已定的時候,向波蘭控制的西烏蘭和西白俄羅斯進軍,俘虜和收容了大批波蘭官兵。蘇聯以這些人為基礎組建了波蘭流亡軍隊,到了1941-42年組建了5個師。不過當蘇聯和英國聯合閃擊伊朗,並控制了伊朗交通線的時候,在英美的軟硬兼施之下,蘇聯只好將77000名波蘭軍人和41000名波蘭公民從伊朗移交給了英國。(這次閃擊行動的詳細過程詳見文末)

對於剩餘的波蘭軍隊,蘇聯即便在41-42年的大戰中也只是安排他們在相對安全的地域訓練。到了1943年,隨著蘇聯與遠在倫敦的波蘭流亡內閣的關係日益惡化,蘇聯在己方控制的波蘭人中組建了波蘭愛國者聯盟,並整編軍隊組建波蘭人民軍,第一個整編師是波蘭第1步兵師,以波蘭歷史上的愛國英雄塔德烏什·柯斯丘什科命名。8月,整編的軍隊擴充至軍級規模,稱為波蘭第1軍,指揮員是齊格蒙特·貝林格,所以西方國家又將這支軍隊稱為“貝林格軍團”。

波蘭人民軍建軍節的由來——列寧諾之戰

現代軍迷重演的二戰波蘭人民軍

波蘭人民軍建軍節的由來——列寧諾之戰

波蘭人民軍集合

戰役局勢

1943年夏季和秋季,蘇軍西方方面軍接連不斷地向德軍發動進攻,到了9月25日已經解放了重鎮斯摩稜斯克,10月,蘇軍最高統帥部擬定計劃,要將“斯摩稜斯克防線”上的德軍一舉殲滅,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蘇軍必須佔領德軍防線上的兩個支撐點——莫吉列夫和奧爾沙,10月3日,蘇軍第21、第33和近衛第10集團軍暫時被德軍所阻,其中第21和第33集團軍的結合部在梅雷亞河畔的列寧諾受阻,對面的德軍是第113和第337步兵師。

於是,蘇軍決定,把波蘭第1步兵師調上來,主攻列寧諾。

波蘭人民軍建軍節的由來——列寧諾之戰

齊格蒙特·貝林格,攝於1944年華沙解放之後的華沙城

戰役部署

此時的波蘭第1步兵師除了按照蘇軍標準步兵師編制的部隊之外,另有一箇中心坦克加強團,一個反坦克炮連,一個女兵營和一支快速築壘分隊,全師12683名指戰員,41輛坦克,335支反坦克槍,391門各式火炮(含迫擊炮)。

10月9日,波蘭第1步兵師就位,左右兩翼分別是蘇軍的第42和290步兵師。10月11日,貝林格將軍下令進行火力偵查,梅雷亞河只有3-5米寬,也不深,波蘭3個步兵團都派出小分隊向德軍的一側滲透,不過他們獨特的軍服和波蘭鷹標誌引起德軍注意,德軍一方面從第36步兵師調去部隊增援防禦,一面在前線放起了《波蘭決不滅亡》,炫耀他們的偵查成果,並號召波蘭士兵調轉槍口去對付斯拉夫人、猶太人和蘇共。德軍的宣傳當然沒有效果。波蘭軍隊發現河流本身並不是障礙,難點在於河流對岸的217.6和215.5高地,另外頻繁的秋雨會化為濃霧,阻礙觀察視野。蘇軍對此也有所準備,他們另有一個炮兵旅和兩個炮團配合行動,另有工兵部隊保障波軍進攻。

波蘭人民軍建軍節的由來——列寧諾之戰

德軍裝甲擲彈兵(軍迷重演照片)

10月12日

凌晨5點55分,炮兵按照計劃對德軍陣地進行了5分鐘的急速射擊,波軍第1團第1營在洛霍維察少校的指揮下向215.5高地滲透,不過因為經驗不足,這支部隊的進展有限,只是來到高地腳下,就地挖掘工事,等待主攻。

9點20分,蘇軍和波軍開始大規模炮擊,炮擊持續了40分鐘,到了10點30分,隨著綠色信號彈的升起,波軍第1和第2步兵團對德軍陣地發起主攻,到了大約11點的時候,波軍已經佔領了德軍的第一道陣地。這一速度明顯比友鄰的兩個蘇軍步兵師要快——這兩個師還才打到德軍戰線邊緣。

佔領了第一道防線為奪取列寧諾取得了很大優勢,波軍與蘇軍第290步兵師很快就佔領了這座村子。他們繼續朝著西北方的德軍縱深進攻,第1團進攻特列古博夫,第2團進攻波爾基。第1團在進攻特列古博夫的戰鬥中,第1營洛霍維察少校犧牲,他的副手帕辛斯基接過指揮權繼續前進,他們將德軍趕出了這個村子,不甘心失敗的德軍發起反擊,不過被第2營打退。第一次擔任主攻的波蘭戰士非常勇敢,經常與德軍陷入若波斬,但是原本擔任支援的蘇軍第855團本來就在之前的戰鬥中損失較大,沒能及時與波軍會合,到了下午2點,波軍損失較大,奉命撤到215.5高地固守。

第2團進攻波爾基的時候,採用了三面圍攻的戰術,一開始進展順利,不過到了中午天晴的時候,他們遇到了第一個困難,德軍出動了容克-87和容克-88轟炸機,波軍缺乏防空武器,只能集中機槍對空射擊,同時,波蘭坦克團雖然在積極跟進,但是他們渡河的經驗不足,折騰了大約1小時,只有2輛T-70坦克順利渡河。

波蘭人民軍建軍節的由來——列寧諾之戰

戰役形勢圖

下午2點,德軍的裝甲部隊趕到,而波蘭坦克兵要到當天傍晚才在蘇聯工兵的幫助下解決渡河的問題,波蘭步兵僅僅依靠反坦克槍和手雷對付德軍裝甲部隊,他們擊毀了幾輛裝甲車,但是也被德軍的火力所阻,戰鬥陷入膠著。

夜間,波蘭坦克加強團的16輛坦克渡河,貝林格將軍命令利用夜色掩護,大膽進攻,不過越來越多的德軍從217.6高地方向趕來,波軍前線部隊聲稱遇到了德軍的虎式坦克和斐迪南(費迪南德)重型坦克殲擊車,雙方激戰一夜,波軍的坦克部隊毫無進展,不過補充了更多的彈藥食品和藥品。

當然,雙方的穿插小分隊也非常活躍,波軍的師屬偵察連在敵後發現了德軍的一個高級司令部,果斷髮動襲擊,成功消滅了它,交火了德軍的佈防圖後返回,波蘭偵查員認為他們的戰果是德軍的一個師部。

波軍也發現德軍的小分隊,他們以原波蘭西部地區的德裔士兵為先導(會說波蘭語)在第1步兵師側後搞破壞,對波蘭軍隊造成了一定殺傷,不過波蘭人將這些分隊盡數擊退。

戛然而止

10月13日的作戰計劃與第一天相同,有意思的是,另外一支外籍志願軍——法國“諾曼底”飛行團也趕來支援波蘭第1師,由於德軍的反坦克炮和裝甲部隊顯著加強,戰線依然沒有較大進展。

下午5點,波蘭軍隊接到電報,命令他們準備撤出戰鬥,由蘇軍第164步兵師替換他們。後來才知道,這是蘇軍元帥華西列夫斯基請示過斯大林下達的命令。14日,164師趕到,波蘭第1步兵師撤下去,擔任方面軍預備隊。

蘇聯方面不久後認可了波蘭軍隊的戰功,聲稱波蘭軍隊消滅了1500德軍,俘虜326人,消滅42門大炮和迫擊炮、2輛坦克,5架飛機,面對德軍的虎式坦克、斐迪南坦克殲擊車和六管炮,沉著鎮定,並給三名參戰的波蘭指戰員授予“蘇聯英雄”稱號。10月12日,也就是戰鬥的第一天,被定為波蘭人民軍建軍節,這一節日直至蘇東鉅變才被更改。

波蘭人民軍建軍節的由來——列寧諾之戰

現代波蘭的波蘭人民軍紀念雕塑

戰果與分析

列寧諾的戰鬥中,波蘭第1步兵師損失約3000人,對德軍的戰果將近2000人,佔領了列寧諾,但是之後毫無進展,考慮到波軍一戰就損失了大約25%的兵力,恐怕這是斯大林同意將其撤下來的最主要原因。至於波軍聲稱遇到了德軍的重型戰車,筆者查閱了德軍所有重裝甲營的戰史資料,沒有發現虎式出現在列寧諾附近,至於斐迪南坦克殲擊車,當時所有的斐迪南都集中在653重裝甲殲擊營,這個營此時在千里之外的新亞歷山德羅夫卡與蘇軍苦戰,也不太可能參戰。關於三個“蘇聯英雄”,由於波軍沒有取得較大戰果,筆者以為他們的戰功可能按照正常標準只能授予普通勳章,明顯刻意地降低了頒發標準。

波蘭人民軍建軍節的由來——列寧諾之戰

接受勳章的波蘭指戰員

而且從戰鬥部署來看,挑選了列寧諾這個戰略上價值不大,但是以蘇聯領袖的名字命名,極具宣傳價值的地點進行戰鬥,兩個蘇軍步兵師一左一右,且進展緩慢,極有可能是害怕波軍的戰鬥中被穿插或者合圍,隨時準備接應這支部隊。從蘇軍迅速將波軍撤走,對於波軍的戰果說法不予否認,這一戰鬥和戰後嘉獎,明顯是出於外交和政治方面的影響,而不是軍事上。

有意思的是,隨盟軍作戰的波蘭流亡軍第1裝甲師在諾曼底作戰時,也是類似的情況,盟軍高層在諾曼底勝局已定的時候才派出了這支部隊,他們與德軍的精銳裝甲部隊遭遇時,戰果也並不出色。

軍服與徽章

波蘭人民軍與採用全套英國軍服的波蘭流亡軍並不相同,他們的軍服更多地沿襲了1939年那支舊波蘭軍隊的風格,比如三角軍帽,領口與帽牆的裝飾等等。他們的帽徽依然是波蘭鷹,只是去掉了王冠,雖然被西方和部分波蘭人諷刺為“禿毛雞”,但是符合波蘭自一戰後復國以來的共和國制。勳章、紀念章基本仍採用戰前的十字章樣式。這與蘇東陣營大量採用的紅五星、黨徽等元素有著顯著的不同。

波蘭人民軍建軍節的由來——列寧諾之戰

波蘭人民軍軍徽、軍服樣式和第1步兵師徽章

閱讀更多精彩軍史文章,請關注:近衛步兵師

擴展閱讀:

1941年蘇聯與英國閃擊伊朗的行動:

西方的波蘭流亡軍在諾曼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