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人民军建军节的由来——列宁诺之战

波兰人民军的历史要从1939年的波兰之战说起,苏军在波兰败局已定的时候,向波兰控制的西乌兰和西白俄罗斯进军,俘虏和收容了大批波兰官兵。苏联以这些人为基础组建了波兰流亡军队,到了1941-42年组建了5个师。不过当苏联和英国联合闪击伊朗,并控制了伊朗交通线的时候,在英美的软硬兼施之下,苏联只好将77000名波兰军人和41000名波兰公民从伊朗移交给了英国。(这次闪击行动的详细过程详见文末)

对于剩余的波兰军队,苏联即便在41-42年的大战中也只是安排他们在相对安全的地域训练。到了1943年,随着苏联与远在伦敦的波兰流亡内阁的关系日益恶化,苏联在己方控制的波兰人中组建了波兰爱国者联盟,并整编军队组建波兰人民军,第一个整编师是波兰第1步兵师,以波兰历史上的爱国英雄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命名。8月,整编的军队扩充至军级规模,称为波兰第1军,指挥员是齐格蒙特·贝林格,所以西方国家又将这支军队称为“贝林格军团”。

波兰人民军建军节的由来——列宁诺之战

现代军迷重演的二战波兰人民军

波兰人民军建军节的由来——列宁诺之战

波兰人民军集合

战役局势

1943年夏季和秋季,苏军西方方面军接连不断地向德军发动进攻,到了9月25日已经解放了重镇斯摩棱斯克,10月,苏军最高统帅部拟定计划,要将“斯摩棱斯克防线”上的德军一举歼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苏军必须占领德军防线上的两个支撑点——莫吉列夫和奥尔沙,10月3日,苏军第21、第33和近卫第10集团军暂时被德军所阻,其中第21和第33集团军的结合部在梅雷亚河畔的列宁诺受阻,对面的德军是第113和第337步兵师。

于是,苏军决定,把波兰第1步兵师调上来,主攻列宁诺。

波兰人民军建军节的由来——列宁诺之战

齐格蒙特·贝林格,摄于1944年华沙解放之后的华沙城

战役部署

此时的波兰第1步兵师除了按照苏军标准步兵师编制的部队之外,另有一个中心坦克加强团,一个反坦克炮连,一个女兵营和一支快速筑垒分队,全师12683名指战员,41辆坦克,335支反坦克枪,391门各式火炮(含迫击炮)。

10月9日,波兰第1步兵师就位,左右两翼分别是苏军的第42和290步兵师。10月11日,贝林格将军下令进行火力侦查,梅雷亚河只有3-5米宽,也不深,波兰3个步兵团都派出小分队向德军的一侧渗透,不过他们独特的军服和波兰鹰标志引起德军注意,德军一方面从第36步兵师调去部队增援防御,一面在前线放起了《波兰决不灭亡》,炫耀他们的侦查成果,并号召波兰士兵调转枪口去对付斯拉夫人、犹太人和苏共。德军的宣传当然没有效果。波兰军队发现河流本身并不是障碍,难点在于河流对岸的217.6和215.5高地,另外频繁的秋雨会化为浓雾,阻碍观察视野。苏军对此也有所准备,他们另有一个炮兵旅和两个炮团配合行动,另有工兵部队保障波军进攻。

波兰人民军建军节的由来——列宁诺之战

德军装甲掷弹兵(军迷重演照片)

10月12日

凌晨5点55分,炮兵按照计划对德军阵地进行了5分钟的急速射击,波军第1团第1营在洛霍维察少校的指挥下向215.5高地渗透,不过因为经验不足,这支部队的进展有限,只是来到高地脚下,就地挖掘工事,等待主攻。

9点20分,苏军和波军开始大规模炮击,炮击持续了40分钟,到了10点30分,随着绿色信号弹的升起,波军第1和第2步兵团对德军阵地发起主攻,到了大约11点的时候,波军已经占领了德军的第一道阵地。这一速度明显比友邻的两个苏军步兵师要快——这两个师还才打到德军战线边缘。

占领了第一道防线为夺取列宁诺取得了很大优势,波军与苏军第290步兵师很快就占领了这座村子。他们继续朝着西北方的德军纵深进攻,第1团进攻特列古博夫,第2团进攻波尔基。第1团在进攻特列古博夫的战斗中,第1营洛霍维察少校牺牲,他的副手帕辛斯基接过指挥权继续前进,他们将德军赶出了这个村子,不甘心失败的德军发起反击,不过被第2营打退。第一次担任主攻的波兰战士非常勇敢,经常与德军陷入若波斩,但是原本担任支援的苏军第855团本来就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较大,没能及时与波军会合,到了下午2点,波军损失较大,奉命撤到215.5高地固守。

第2团进攻波尔基的时候,采用了三面围攻的战术,一开始进展顺利,不过到了中午天晴的时候,他们遇到了第一个困难,德军出动了容克-87和容克-88轰炸机,波军缺乏防空武器,只能集中机枪对空射击,同时,波兰坦克团虽然在积极跟进,但是他们渡河的经验不足,折腾了大约1小时,只有2辆T-70坦克顺利渡河。

波兰人民军建军节的由来——列宁诺之战

战役形势图

下午2点,德军的装甲部队赶到,而波兰坦克兵要到当天傍晚才在苏联工兵的帮助下解决渡河的问题,波兰步兵仅仅依靠反坦克枪和手雷对付德军装甲部队,他们击毁了几辆装甲车,但是也被德军的火力所阻,战斗陷入胶着。

夜间,波兰坦克加强团的16辆坦克渡河,贝林格将军命令利用夜色掩护,大胆进攻,不过越来越多的德军从217.6高地方向赶来,波军前线部队声称遇到了德军的虎式坦克和斐迪南(费迪南德)重型坦克歼击车,双方激战一夜,波军的坦克部队毫无进展,不过补充了更多的弹药食品和药品。

当然,双方的穿插小分队也非常活跃,波军的师属侦察连在敌后发现了德军的一个高级司令部,果断发动袭击,成功消灭了它,交火了德军的布防图后返回,波兰侦查员认为他们的战果是德军的一个师部。

波军也发现德军的小分队,他们以原波兰西部地区的德裔士兵为先导(会说波兰语)在第1步兵师侧后搞破坏,对波兰军队造成了一定杀伤,不过波兰人将这些分队尽数击退。

戛然而止

10月13日的作战计划与第一天相同,有意思的是,另外一支外籍志愿军——法国“诺曼底”飞行团也赶来支援波兰第1师,由于德军的反坦克炮和装甲部队显著加强,战线依然没有较大进展。

下午5点,波兰军队接到电报,命令他们准备撤出战斗,由苏军第164步兵师替换他们。后来才知道,这是苏军元帅华西列夫斯基请示过斯大林下达的命令。14日,164师赶到,波兰第1步兵师撤下去,担任方面军预备队。

苏联方面不久后认可了波兰军队的战功,声称波兰军队消灭了1500德军,俘虏326人,消灭42门大炮和迫击炮、2辆坦克,5架飞机,面对德军的虎式坦克、斐迪南坦克歼击车和六管炮,沉着镇定,并给三名参战的波兰指战员授予“苏联英雄”称号。10月12日,也就是战斗的第一天,被定为波兰人民军建军节,这一节日直至苏东巨变才被更改。

波兰人民军建军节的由来——列宁诺之战

现代波兰的波兰人民军纪念雕塑

战果与分析

列宁诺的战斗中,波兰第1步兵师损失约3000人,对德军的战果将近2000人,占领了列宁诺,但是之后毫无进展,考虑到波军一战就损失了大约25%的兵力,恐怕这是斯大林同意将其撤下来的最主要原因。至于波军声称遇到了德军的重型战车,笔者查阅了德军所有重装甲营的战史资料,没有发现虎式出现在列宁诺附近,至于斐迪南坦克歼击车,当时所有的斐迪南都集中在653重装甲歼击营,这个营此时在千里之外的新亚历山德罗夫卡与苏军苦战,也不太可能参战。关于三个“苏联英雄”,由于波军没有取得较大战果,笔者以为他们的战功可能按照正常标准只能授予普通勋章,明显刻意地降低了颁发标准。

波兰人民军建军节的由来——列宁诺之战

接受勋章的波兰指战员

而且从战斗部署来看,挑选了列宁诺这个战略上价值不大,但是以苏联领袖的名字命名,极具宣传价值的地点进行战斗,两个苏军步兵师一左一右,且进展缓慢,极有可能是害怕波军的战斗中被穿插或者合围,随时准备接应这支部队。从苏军迅速将波军撤走,对于波军的战果说法不予否认,这一战斗和战后嘉奖,明显是出于外交和政治方面的影响,而不是军事上。

有意思的是,随盟军作战的波兰流亡军第1装甲师在诺曼底作战时,也是类似的情况,盟军高层在诺曼底胜局已定的时候才派出了这支部队,他们与德军的精锐装甲部队遭遇时,战果也并不出色。

军服与徽章

波兰人民军与采用全套英国军服的波兰流亡军并不相同,他们的军服更多地沿袭了1939年那支旧波兰军队的风格,比如三角军帽,领口与帽墙的装饰等等。他们的帽徽依然是波兰鹰,只是去掉了王冠,虽然被西方和部分波兰人讽刺为“秃毛鸡”,但是符合波兰自一战后复国以来的共和国制。勋章、纪念章基本仍采用战前的十字章样式。这与苏东阵营大量采用的红五星、党徽等元素有着显著的不同。

波兰人民军建军节的由来——列宁诺之战

波兰人民军军徽、军服样式和第1步兵师徽章

阅读更多精彩军史文章,请关注:近卫步兵师

扩展阅读:

1941年苏联与英国闪击伊朗的行动:

西方的波兰流亡军在诺曼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