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這錢又花錯地方了!

大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這錢又花錯地方了!

我國正在快速步入老齡化社會,不管是政府還是民眾,對此都很焦慮,因為我國存在著未富先老、空巢老人比例較高、城鄉差異巨大、相關配套服務水平低下等問題。

前些年,曾大力發展養老院,希望讓老年人接受機構養老的模式,花了大筆資金在養老機構建設和床位補貼上,但是幾年的投入之後,卻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老人們不接受機構養老!

故土難離,養兒防老這些傳統觀念深入人心,但凡是子女有點孝心,自己還有生活能力的老人,都不願意花錢跑到養老機構去過集體生活。

大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這錢又花錯地方了!

漸漸的,機構養老逐漸向兩極化發展,一極的條件很差,基本上接收的都是老無所依、經濟能力極其有限的社會兜底老人;

另一極則是裝修豪華、設施完善、生活豐富、但價格高昂的高檔養老機構,基本只有高收入階層才住得起。

現實的骨感和千百年形成的養老傳統,令老人們只願意接受居家養老這一種方式,有的地方做市場調查,甚至99%的老人都選擇的是居家養老!

面對這樣的現實,相關養老政策、資金近些年也在調整和轉向,目前的大方向基本上是以居家養老、社區養老為主,大力發展各類養老服務產業,因地制宜,依託社區建立“沒有圍欄的養老院”。

但是,據筆者觀察,雖然政策大方向是好的,但是,依然沒有將相關資金投入用到點子上。

這兩年很多地區都將大筆資金投入到了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中,希望就近解決老人的生活需求、精神需求和醫療需求,諸如:老人日託、棋牌室、健身房、書畫室、老人食堂、助浴等,一系列養老設施、器材都依託於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整合在一起,並通過社會招標、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引入社區養老運營機構,負責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日常運作。

不得不說,想法是好的,但是實際效果卻遠遠達不到期望!

因為相比於巨大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與運營的投入,其服務的老年人卻及其有限!

筆者所居住的城市早在2012年前後就曾經在全市範圍內大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城區所有社區都開闢了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配備專人運作,但三兩年下來,這些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運營差強人意,相當一部分因為沒有老人前往而關門歇業,小部分淪為了棋牌室,只有一部分好打麻將、撲克的老人會去,而有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乾脆變成了服務中介,和市面上的保潔中介沒有任何區別,提供的服務、價格也一般無二,更談不上針對老年人家庭特點的專業化服務了。

幾年下來,養老方面的投入全部打了水漂,真是令人痛心。

但就是這樣,從前年開始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建設投入,先是要求各區縣各自建立一個社區養老示範中心,裡面配備了日託所、洗浴室、食堂、健身房、書畫室、棋牌室。。。。。等等設施和器材,又引入了家庭醫生,並通過市場公開招標引入養老服務機構負責運營;

去年,又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到2020年為止,以社區養老示範中心作為樣板,所有社區因地制宜再次建設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而這一次全市大規模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起始於2015年某社區大力宣傳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所謂的運營成果,從而有了這幾年的大力投入。

但是,我想說,這一切根本沒有沒有對準老年人的需求,好嗎?!

這個被豎為標杆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筆者親自去過,說實在的,實際情況遠沒有宣傳的好,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一點,這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選址就很糟糕,是建在一個封閉高檔小區的商業樓內!而且是二樓,沒有電梯!且不說封閉小區外人進去都很麻煩這個情況,單單是沒有電梯的二樓,便擋住了大批的腿腳不靈便的老年人!另外,這小區引以為傲的老年人食堂,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除了80歲以上老人可以憑卡5折吃飯,90歲以上老人免費吃飯之外,其他老人與普通人就餐價格並無差別,而且其價格也並不便宜,實際上,這個老人食堂更像是飯館老闆多種經營吸引客源,並非專門為老人建立的食堂。另外,這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日常運營,就更沒什麼可說的了,主要就是棋牌室,跟前些年已經倒閉的那些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沒任何區別,幾張麻將桌,十來個老人,天天如此。整個服務中心覆蓋的社區老人恐怕連五分之一都沒到。

筆者並不是想在這裡指責誰,最根本的是,這樣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沒有抓住老年人的切身需求,導致浪費了大量資金,卻並不得老人的歡心。

那麼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又是什麼呢?

第一,生活照料需求,隨著人的衰老,其活動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新事物接受能力都在下降,再加上子女在外地或白天上班,老人們實際上面臨很多實際的問題,比如:打掃衛生、搬抬重物、做飯、洗澡、買東西、繳納各種費用。。。。。這些原本手到擒來的事情,變得越來越力不從心,需要有人幫自己做一些原本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幫著自己規劃和安排日常生活。

第二,精神需求,空巢老人不管在城市還是農村,已經是很普遍的現象了,親人都在外地或者雖然在同一城市但不住在一起,家裡只有老兩口四目相對,除了一日三餐,似乎只有盯著電視看了,這樣的生活日復一日,老人們越來越覺得無聊,外面似乎很熱鬧,廣場舞、打牌、唱歌。。。。但這隻屬於那些本就活潑好動的老人,而大部分老人只能窩在家裡,缺乏與外界交流。

第三,醫療保健需求,人老了,每天吃的藥多了,去醫院的次數也多了,但是自己已經很難獨立行動了,而且健忘,中午的藥吃沒吃?血壓最近是不是又升高了?想去醫院,但是想到還要麻煩子女請假帶自己去,到了醫院還要排大隊,便頭疼不已,為什麼每次去醫院都像是打仗一樣?家門口為什麼就不能看病呢?也不是什麼特別的毛病啊,每個老人幾乎都有的病,怎麼就只能往幾公里、十幾公里外的大醫院跑呢?

上述三點,基本上就是老人們的實際需求。

而我們卻總也抓不住重點,無法構建一個老人們滿意的養老生活服務體系。

那麼,該做些什麼才算是真的抓住了老人們的實際需求呢?

大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這錢又花錯地方了!

第一,建立廣泛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以就近服務、專業服務為原則,發展、扶持一批面向老年人,提供各種日常生活照料服務的服務機構和服務人員,先期通過政府補貼、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培育市場,同時大力宣傳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既培養了服務隊伍,又讓老人們逐步接受通過購買方式獲取專業的養老生活服務。

第二,建立養老管家團隊,老人們隨著年齡增長,生活自理能力逐漸下降,原本自己可以規劃和管理的日常生活,逐漸變得忘這忘那,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也不會做了,以前有子女在身邊可以管理老人的生活,但隨著空巢老人的增多,子女已經無法勝任這些家庭日常管理事務,需要有一個新的角色進入老人們的生活,幫助他們打理生活,比如:協調保潔來打掃衛生,協調交通工具去醫院看病,幫助繳納水電氣等生活費用。。。。。養老管家的作用就是統籌安排老人的日常生活,協調相關服務資源為老人提供服務,這些養老管家以社區為單位,一個人可以管理多戶老人,從而降低養老管家的服務費用。

大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這錢又花錯地方了!

第三,切實做到醫療資源下沉,筆者去過幾個所謂的社區醫院,說實在的,水平很一般,為什麼國家喊了多年的醫療資源下沉,但大家依然往三甲醫院、往北京、上海跑呢?這就是因為我們並沒有將醫療資源下沉做到實處,社區醫院醫生護士水平低,缺設備,難堪大任,很多基礎的檢查都做不了,更談不上分診、轉診了。另一方面還要大力發展遠程醫療,將大城市、省會城市的強大醫療資源引到社區,切實做到足不出戶便可治大病。

大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這錢又花錯地方了!

以上,便是筆者對目前我國養老現狀和未來發展的一些淺見,希望拋磚引玉,讓更多更切合實際的養老模式出現在老人面前,解決老人的實際問題,也讓大筆的資金用到實處,花在刀刃上,而不是做老人們不接受、不認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無用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