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太平天國起義如果沒有曾國藩的湘軍會取得天下嗎?

清末太平天國起義如果沒有曾國藩的湘軍會取得天下嗎?​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組成的領導集團在廣西金田村發動反抗滿清朝廷的武裝起義,後建立“太平天囯”,並於1853年攻下金陵(今南京),定都於此,號稱天京。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被湘軍攻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貴福被俘。1872年,最後一支太平軍部隊,翼王石達開餘部李文彩在貴州敗亡,太平天國終結!


清末太平天國起義如果沒有曾國藩的湘軍會取得天下嗎?咸豐三年(1853年)藉著清政府給予尋求力量鎮壓太平天國的時機,曾國藩因勢在其家鄉湖南一帶,依靠師徒、親戚、好友等複雜的人際關係,建立了一支地方團練,稱為湘軍。1854年2月,湘軍傾巢出動,曾國藩發表了《討粵匪檄》。

清末太平天國起義如果沒有曾國藩的湘軍會取得天下嗎?​在和太平軍作戰中,曾國藩用劫掠財物、封官賞爵的辦法來鼓舞士氣,養成湘軍兇悍領殘的本性。湘軍在軍事素質落後的清朝武裝力量中成為中國南方地區與太平天國軍事力量作戰的主力之一。曾國藩被封為一等勇毅侯,成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後歷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官居一品。 1864年,湘軍在其弟曾國荃的率領下攻下天京,成為鎮壓太平天國的功臣。
清末太平天國起義如果沒有曾國藩的湘軍會取得天下嗎?​太平天國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許多特例,以西方宗教名義組織勢力,中國官方認定之“中國農民起義”且“第一次遭到中外勢力共同鎮壓”。教科書中曾引用馬克思的話:
“中國革命(指太平天國)將把火星拋到地雷上,隨之將是歐洲。”但教科書沒告訴我們,在馬克思瞭解太平天國真相後,又說:“除改朝換代外,他們沒抱定什麼任務。他們給予民眾的驚惶比給當權者的還更厲害。他們的使命就在於奇形怪狀的破壞。”太平天國的失敗有其必然原因!

1、太平天國的性質是一場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戰爭,但農民階級不代表新的生產方式,不可能用新的生產關係來代替封建生產關係,提不出切合實際的革命綱領。2、廣大將士參加革命的目的性不明確,大多是迫於貧困,希望改變自己的經濟地位。3、長期在封建社會下生活,使他們始終擺脫不了天上神權、地上皇權這種封建思想。農民階級自身的侷限性是太平天國失敗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