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保密局湖北潜伏计划内幕揭秘

从1948年12月开始,湖北站就按照保密局批准的潜伏组计划,积极进行部署。至1949年4月,10个潜伏组全部布置完成。我(国际新观察注:指作者刘非,时任湖北站上校副站长)因未直接主持其事,对于有些潜伏组的设立地点、组员人数和有些潜伏分子的姓名不完全了解。但基本情况和主要人员是知道的。

汉口潜伏第一组:谢经武先是介绍他的鄂北同乡张某任组长;但此人是国民党“军官总队”的退役军官,不符合保密局物色潜伏人员的规定,没有批准。于是谢经武的老婆杨如华介绍她的襄阳同乡、中学同学张明哲和张的丈夫吴某建立这个潜伏组。吴某当时是汉口市公共汽车管理处的职员,由他任组长;张明哲当时是汉口某小学教员,任组员;家住汉口公共汽车修理厂职工宿舍,潜伏组就设在他们家中。这个组的电台台长王瑚,也是鄂北(随县)人。他们还在江岸机车修理厂建立了一个小组,发展了该厂工人刘国福为小组长。

汉口潜伏第二组:是由湖北站直属通讯员刘金一向谢经武介绍布置的,组长杨继华,湖南人,是个西医,在汉口保成路开设“杨继华医师诊所”;电台台长谢剑平,福建人,当时约20岁,以诊所助手为掩护,电台即设在诊所楼上。

汉口潜伏第三组:组长杨履峰,又名杨维崇,河南人,在平汉铁路局当过小职员,当时住在汉口斫口做小生意;是朱若愚向谢经武介绍布置的。电台台长任建军(此人或是汉阳潜伏组的台长,记不准确)。

武昌潜伏第一组:组长童松卿,湖北人,武昌大成路“松山汽车材料行”老板,是保密局汉口仓库管理员黄长春介绍布置的。电台台长魏尚敏及其妻都住在商行里,以店员为掩护。

武昌潜伏第二组:组长姓名及何人介绍,我不清楚。但听谢经武说过:该组组长在武昌中正路(解放后改称解放路)中段开设照相馆,铺面坐西朝东。电台台长何璧光,在武昌斗级营附近摆香烟摊作掩护。

汉阳潜伏组:组长田文生,湖北应城人,是湖北站站员李楚乔介绍布置的。他的岳父在汉阳街上开设中药店,田文生便利用这个药店作掩护。

应城潜伏组:组长兼电台台长许信,应城人,原系应城电报局报务员。是湖北站原应城情报组长王树梓介绍布置的。

广水潜伏组:组长杨维斌(或杨岳斌),当地人,在广水镇上开设粮食商行,是朱若愚和张声麟介绍的。此人原系军统分子,抗战期间在湖北沦陷区搞过潜伏报务员,抗战胜利后被裁遣,军统身份在家乡尚未暴露,因他会报务,电台台长可能由他自兼。

咸宁潜伏组:组长贾永洋,咸宁人,是湖北站督察詹子明介绍布置的。这个组建立较迟,1949年3月间,谢经武还曾派湖北站站员马刚去联系;电台台长姓名不了解。

沙市潜伏组:组长兼电台台长王洪山(或王银山),利用他岳父在沙市开商店为掩护;1949年4月,湖北站撤驻长沙时,王洪山曾到长沙领取电台和经费,是最后建立的一个潜伏组。

1949年2月,保密局主管潜伏布置的“布置组”副组长毛锤新和保密局经理处科长刘钧来到汉口,对武汉的六个潜伏组检查验收。当天,谢经武和我请他们在冠生园吃饭,并为他们在江汉路海陆饭店租了两间住房,向他们介绍了武汉6个潜伏组的布置情况。

第二天起,他们规定每天检查两个潜伏组,方式是谢经武分上、下午把两个组的组长分别带到海陆饭店,由毛锤新当面了解他们的各种情况;再由谢经武分别和潜伏组长带同毛锤新到各该潜伏组实地察看;特别是对电台的掩护办法格外注意,务必做到毛锤新认为满意之后,才约定不同时间,由各组组长到海陆饭店领取电台、密码本和经费。

对于武汉市区以外的四个潜伏组,因为距离远,地点分散,而且有的组还正在布置之中。所以毛锤新等决定不去,授权谢经武代为检查验收,负责决定。

湖北站布置的这10个潜伏组,在经过检查验收,发给电台、密码本和经费以后,与湖北站即不再发生关系,而与保密局直接以电讯联系。

1949年3月,湖北站本部人员已经裁遣过半,留下的十余人由汉口迁至武昌云架桥8号办公。4月撤至长沙,5月撤至衡阳,6月办理结束,宣告撤销。所有文卷档案(撤离武汉时已大部分烧毁)、武器、车辆和其他公物,由保密局设在衡阳的一个临时办事处(主任唐光辉)负责接收;我和谢经武、邹文泽、李楚乔,经保密局指定去重庆报到;其余人员愿留者向唐光辉报到;愿去者发三个月工资遣散。至此,湖北地区的的军统组织,乃告彻底瓦解。

【作者简介】刘非: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人,作者先后在军统息烽特训班、重庆特种通讯训练班、高干班受训,并曾在军统局本部人事处、布置处工作,后曾任国防部保密局湖北站上校副站长,解放后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