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炮「喀秋莎」究竟有多厲害?

第一軍情


薩沙談斯大林的管風琴:喀秋莎火箭炮


蘇德大戰初期,德軍的進攻一帆風順。數以百萬計的蘇軍,在德軍閃電戰的打擊下土崩瓦解。在白俄羅斯的奧爾沙市附近的一個鐵路站點上,德軍正在從列車上卸載大量的軍火物資,一大批德軍增援部隊也在等待被運送到前方。

此處離前線不過20幾公里,德軍士兵和後勤人員一點也不慌張。德軍已經掌握了戰區制空權,加之車站附近部屬了重炮部隊,即使有蘇聯火炮敢於冒險向車站射擊,也會被迅速定位消滅掉。

這些士兵們悠閒的坐著躺著,有的在閒聊,有的聚在一起抽著煙。就在他們非常放鬆之時,突然天空出現了一種巨大且可怕的聲音,聽起來就像空氣被某種東西撕裂開。在短短几秒鐘內,有80枚炮彈像暴風雨一樣砸到了車站上。一時間整個車站成為一片火海,大量物資被摧毀,停放在此處的列車遭到嚴重破壞,士兵更是傷亡慘重。車站內四處都是血跡和殘肢,僥倖未死的德國士兵驚呼著四散尋找掩體。

他們中有一些經歷過波蘭戰役和法蘭西戰役的老兵,卻從來沒有受到過這種強度的炮擊,這些老兵也被嚇破了膽。

車站附近的德軍指揮官非常惱怒,他命令空軍立即支援,尋找蘇聯炮兵陣地後給予完全的摧毀,同時命令德國火炮部隊立即還擊。

德軍炮兵部隊認為這是一個蘇聯炮兵師的偷襲,他們隨即通過估算方位,開炮還擊。但炮擊以後,卻沒有任何反應。此時德國空軍報告,德國炮兵部隊的炮彈全部落在一片荒地上,此處根本沒有任何蘇軍火炮的痕跡。而德國空軍在附近進行了細緻的偵查,卻沒有發現蘇軍大規模炮兵部隊的任何痕跡,僅僅看到幾輛蘇聯的吉斯卡車在向後方高速撤退。由於目標太小,德國空軍沒有進行攻擊。

德國指揮官大惑不解,這一個師的蘇軍炮兵難道憑空消失了嗎?其實,他們遭遇的正是蘇軍最新式的武器,喀秋莎火箭炮。


初戰告捷

БМ-13-16火箭炮定型後僅僅2個月,還沒有來得及大規模生產,蘇德戰爭就突然爆發。

戰爭初期蘇軍一潰千里,丟失了數量驚人的重裝備,急需要大量的補充。

由於德軍進攻的影響,蘇聯的大型兵工廠也開始向烏拉爾山區的內陸遷移,生產量大減,無法滿足前線的需要。

蘇聯急需要大量火炮最為前線的火力支援,以阻擋德軍銳利的攻擊勢頭。

БМ-13-16火箭炮的時代,由此來臨!БМ-13-16火箭炮,遠比普通火炮更便於大規模的製造,完全符合這一階段實戰的需要。

蘇德戰爭剛剛爆發,蘇軍高層就命令立即生產БМ-13-16火箭炮,該工作由蘇聯沃羅涅日的共產國際工廠負責。

首批7輛БМ-13-16發射車和3000發RS-132火箭彈,配屬莫斯科軍區。同年10月,該工廠整體轉移到車里雅賓斯克,在那裡一直生產到1945年。

1941年6月28日,蘇聯編成了БМ-13-16火箭炮的第一支實驗性作戰部隊。莫斯科軍區的7輛發射車被編為獨立實驗部隊,由NKVD(內務人民委員會)的弗利尤洛夫大尉指揮,成員都是從捷爾任斯基炮兵學校的黨團員中挑選的。

他們很快趕到白俄羅斯前線,此時蘇軍已經在白俄羅斯全線潰敗。斯摩稜斯克戰役中,蘇軍損失48萬人,坦克1348輛,飛機900架,各種火炮近萬門!

這種傷亡放在西線,如比利時、荷蘭這樣的國家,就足可以一戰亡國滅種。

蘇聯的實驗火箭炮連,在這種逆境下堅持作戰。如文章開始所寫,他們在奧沙爾附近使用5輛火箭炮,沉重的打擊了車站附近的德軍部隊,然後火速撤退走了。

德軍認為遭遇蘇軍常規炮兵打擊,他們的反擊落了空。他們沒有想到,這80枚炮彈並非一個炮兵師發射的,而僅僅是5輛БМ-13-16火箭炮的傑作。

這種威力強大的武器,深受蘇軍炮兵戰士的喜愛。這種武器在當時還是秘密的,並沒有正式的名稱。

火箭炮的炮身上有一個K的俄文字母,表示它是由共產國際兵工廠生產的(該工廠名稱俄文所寫的第一個字母)。蘇聯炮兵們根據這個字母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做喀秋莎Катюша(第一個字母也是K)。喀秋莎是蘇聯常見的女性名,這個名字的意思也就是炮兵戰士們最可愛的女性伴侶。由此足可以看出,蘇聯炮兵對這種武器的喜愛程度。

弗利尤洛夫大尉指揮的第一支火箭炮部隊,證明了該武器完全適應蘇德戰場,隨即開始了大量的生產和裝備工作。由於蘇軍極為缺乏支援火炮,而火箭炮遠比常規火炮容易生產,蘇聯對此投入最大。

一輛輛喀秋莎以驚人驚歎的速度,被生產出來,到1942年初,火箭炮彈的產量比計劃超產四倍,在1942年一年內,工廠交付蘇軍的火箭炮達3237門之多。

雖然弗利尤洛夫大尉的第一支火箭炮部隊非常成功,他們自己的結局卻是不幸的。

之後該炮兵連接連在斯摩稜斯克、葉爾尼亞等地,成功作戰。由於火箭炮威力巨大,覆蓋區域大,導致德軍士兵一旦被攻擊根本沒有機會躲避(普通炮兵進行炮擊時,老兵憑藉對炮彈落點的判斷,一般還能進行躲避,主要是針對炮彈破空的聲音),加上火箭彈在空中還有種獨特的發射聲音,這都造成了基層德軍士兵的巨大心理恐懼。

德軍第9軍第12裝甲師在遭受火箭炮打擊後,驚恐的向後方報告:我們遭到不明型號火炮的攻擊,損失慘重。

這次攻擊給第12裝甲師的士兵留下深刻印象,稱喀秋莎為“魔鬼火炮”。

甚至蘇軍士兵,也被喀秋莎的巨大威力所震撼。根據時任西方面軍司令葉廖緬科的回憶錄中記述:4輛喀秋莎齊射,戰果極大。我軍的一些官兵在未接通知而目睹了那巨大的威力後,甚至嚇得退了回來。

德軍高層為了消減士兵的恐懼感,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找到蘇軍火箭炮連。一旦找到他們就立即全部槍決,還需要將火箭炮完整的繳獲下來,送到德國後方研究。

經過幾次戰役後,1941年10月7日夜,該火箭炮連在斯摩稜斯克附近的布嘎特伊村和德軍裝甲先鋒部隊遭遇。

火箭炮的卡車,肯定跑不過德軍的快速裝甲車!弗利尤洛夫大尉知道難逃一劫。但德國人的主要目標是繳獲火箭炮,如果大尉帶領部隊放棄火箭炮車,自己乘夜色突圍出去還是完全可能的。

德國人並不在乎這個連的蘇聯士兵,他們的目的是喀秋莎火箭炮。大尉和他的戰士們並沒有自顧自的逃跑,為了保守軍事機密,他們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大尉下令立即將車上的火箭彈發射出去,然後將7輛火箭炮全部炸燬。

於是該連分出一部分炮兵和德軍拼死交戰,阻擋德軍前進的步伐;另一部分炮兵將所有火箭彈發射完畢,然後使用炸藥包將7輛火箭炮車全部炸燬。

炸燬火箭炮車耗費了時間,該連完全被德軍包圍,沒有能夠突圍出去。經過短暫激烈的近戰,費列洛夫大尉在內的炮兵連戰士寡不敵眾,全部陣亡(大尉時年36歲),但德軍也沒有繳獲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後費列洛夫大尉被追授一級衛國戰爭勳章,成為蘇聯炮兵的著名英雄人物。

二戰英豪

初期蘇聯處於全面的防禦中,對於喀秋莎火箭炮的使用是所謂火力支援。火力支援就是喀秋莎火箭炮停在戰線後方,哪裡頂不住了需要支援,喀秋莎火箭炮就立即開過去,經過幾次齊射以後,立即高速開走。

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巨大,一次齊射就會造成極大的殺傷。當德軍惱羞成怒的出動炮兵和坦克進行還擊的時候,喀秋莎早就撤退走了。

這種戰術讓喀秋莎發揮了巨大的威力,也成為前線蘇軍士兵最喜愛的東西。

喀秋莎火箭炮,參加了莫斯科保衛戰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都有著非常良好的戰績。以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來說,雙方在城市內激烈拉鋸,盡一切力量使用全部的火炮攻擊對方。蘇軍在該戰役中使用了1531門喀秋莎火箭炮,取得了巨大的戰果。

一個戰例,斯大林格勒城市郊外一個孤立的房屋。這個房屋佔據高地且非常堅固,誰佔領了它,就能用火力封鎖周圍數公里地區。

蘇聯先後投入5個營的部隊固守,德軍也先後攻佔了這所房子3次,3次都被蘇聯人反擊奪回。在德軍第4次攻擊中,該房子裡面的紅軍戰士全部陣亡,僅剩下一個受重傷的排長倖存。

此時德軍大部隊四面向房屋包圍過來,英勇的蘇軍排長向後方命令:立即向我所在的座標開炮,不要用別的火炮,就用喀秋莎!!!

後方的火箭炮部隊含淚向這個房屋開火,遮天蓋日的火箭彈飛過來,將數百名德軍士兵炸得血肉橫飛,當場炸死了德軍一個團長。德軍傷亡過重,被迫退了下去。不過火箭彈也將該房屋炸倒,蘇軍排長壯烈殉國。

圖片:喀秋莎最大的問題在於精度,精度不好導致不能精確打擊,所以只能打擊面,不能打擊點。這樣一來,火炮的使用就有了侷限。

實戰中,蘇聯人逐步意識到了喀秋莎的優缺點。

喀秋莎最大的優點在於火力猛,最初一次打擊最為猛烈。

二戰期間各國經過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對於敵人的作戰部隊進行炮擊,以第一輪,也就是開炮之後5到10分鐘內的效果最好。一旦超過這個時間,敵人就會有充分的防炮準備,第二輪炮擊就無法造成什麼大的效果。

常規火炮第一輪炮擊,不可能太猛烈!以蘇軍為例,一個炮兵師不過100多門火炮,也就是說第一次炮擊最多可以射擊出100顆炮彈,第二次射擊至少也是6秒鐘以後。對於訓練有素的德軍來說,第一次炮擊以後,他們立即會進行躲避,第二批炮彈過來的時候,他們已經有所準備了。

對於喀秋莎就不同,以БМ-13為例,一輛車上裝備16枚М-13 (РС-132的改進型)132毫米火箭彈。16枚火箭彈在7到10秒鐘內就可以完全發射出去,而132毫米火箭彈的威力基本相當於105毫米口徑的重炮炮彈。

僅僅弗利尤洛夫大尉的一個火箭炮連,區區7輛發射車的第一次齊射,就可以發射100多枚火箭彈,相當於蘇聯一個常規炮兵師的火力。

蘇軍一個火箭炮團就有24門喀秋莎,一次齊射就可以發射近400枚火箭彈,相當於3個蘇聯炮兵師,這是極為可怕的一個數據。如果這麼多火箭彈同時落在同一個區域中,這個區域裡面的德軍士兵可就倒了大黴!

在朝鮮戰爭中,志願軍也是利用喀秋莎火箭炮團一次齊射,將美第7師進攻的兩個營重創,斃傷700多人,幾乎把這兩個營打光。稍後志願軍一個火箭炮營的12門喀秋莎火箭炮,抓住機會一次準確的齊射,殲滅前來增援的美軍1個坦克營,擊毀擊傷坦克23輛。這兩個戰例足可見火箭炮的威力。

進攻的德軍士兵回憶,他們最怕的就是蘇軍喀秋莎的打擊。在他們就要攻佔蘇軍陣地的時候,往往天空突然出現無數巨響,緊接著數百枚火箭彈向一片火雲一樣向他們覆蓋下來。由於火箭彈來得極快,士兵根本沒有躲閃隱蔽的機會,瞬間周圍1、2公里範圍內就成為一片火海。無數戰友被火箭彈撕成碎片,堅固的坦克,裝甲車和火炮也被火箭彈擊毀,至於普通的運輸車和彈藥車更是燃起熊熊大火。

德軍老兵得出的一致結論是,不怕蘇軍坦克,不怕蘇軍火炮,就怕蘇軍的喀秋莎。

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還使用了威力巨大的喀秋莎改進型M30火箭炮。這種火箭炮發射M31箭彈,口徑達到310毫米,比蘇軍經常使用的203毫米重型榴彈炮的威力還要大,一發火箭彈即可擊垮一所房子。由於火箭彈的重量較大,該火箭炮的射程較短,僅有3公里,只能做前線近距離支援武器,不能作為遠程火炮使用。

火箭炮很容易生產,但蘇聯缺乏足夠的汽車。為此,蘇聯人用盡一切辦法。他們使用了包括美國援助汽車,裝甲車底盤,甚至拖拉機。所以,蘇軍序列中有很多不倫不類的喀秋莎火箭炮!

雖然戰果輝煌,喀秋莎在實戰中仍然表現出了一些缺點。

在防禦中,它的一個缺點暴露無疑,就是發射時的動靜很大,有大量火光和煙霧,很容易被敵方空軍和炮兵部隊發現。喀秋莎並非自行火炮,只是一輛卡車而已,一旦遭遇空軍和敵方炮火的打擊,就極容易被摧毀。

實戰中,喀秋莎最大的威脅就是德國空軍。德國空軍的飛機在對付T-34等坦克時,一般需要近距離投彈。這種方式難度比較高,獲得成功並不容易。對於喀秋莎時,德國飛機只要俯衝用機槍掃射即可。吉斯卡車基本沒什麼防護能力,一旦被擊中一般就會起火燃燒。

喀秋莎不適合用於戰火最激烈的前線作戰,而適合在相對比較安全的後方做攔阻性炮擊。

斯大林格勒戰役以後,蘇軍開始走入戰略進攻,經過一系列艱苦戰役,蘇軍突入德國境內,包圍了柏林。

此時約有2000門喀秋莎參與了柏林戰役,它們射出的可怕炮火將柏林變成了一堆堆的廢墟。

火箭彈可怕的聲音,對德軍官兵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甚至連希特勒也不例外。

在希特勒副官的回憶錄,希特勒在自殺前幾天,突然聽到一種可怕的破空聲音,他急忙召集副官詢問。副官告訴他:那是斯大林的管風琴(德國人對喀秋莎的稱呼)。希特勒已經精神恍惚,追問那是什麼(其實他知道這個名字)?副官告訴他,這是蘇軍的喀秋莎火箭炮。希特勒面如死灰,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幾天後,他開槍自殺了。

蘇聯總共生產了2400門БМ-8系列,6800門БМ-13系列和1800門БМ-30系列火箭炮,其中有3374門是裝在卡車上的。 到戰爭結束時,蘇軍已擁有7個火箭炮師,11個火箭炮旅以及38個獨立火箭炮營,一大半的火箭炮都是БМ13。蘇聯紅軍的火箭炮部隊,已經成為整個炮兵中最具威力的骨幹。


薩沙


在蘇軍火炮武器庫中,曾有一樣武器在戰場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她在二戰期間曾為紅軍立下了汗馬功勞,她在德軍兵臨城下的時候使德軍的裝甲集群灰飛煙滅,紅軍戰士都給她去了個美麗的名字,“喀秋莎”。


蘇聯紅軍曾經裝備的喀秋莎火箭炮

1941年7月14日,巴巴羅薩計劃開始沒多久,德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了蘇聯的很多地方,作為急先鋒的裝甲集群已經兵臨蘇聯重鎮奧爾沙城下,德軍為了儘快拿到急需的補給,正以最快的速度向奧爾沙火車站靠近。


莫斯科時間下午2點30,突如其來的聲響驚動了火車站內急忙運輸物資的德軍,幾秒不到一團團火球躍空而起,很快朝德軍士兵飛來。伴隨一陣“轟隆”車站內德軍瞬間灰飛煙滅。這事傳到德軍高層引起各種猜測,很多人認為蘇聯人已經開發了新型武器,而一部分認為這是蘇軍一般火炮造成的。直到莫斯科戰役時,德軍繳獲了一門“喀秋莎”火箭炮德軍才意識到這款武器對於他們的影響。


蘇軍在柏林戰役大規模使用的喀秋莎火箭炮


其實早在蘇德戰爭前,蘇聯人就在火箭技術上下了不少力。沙俄時期時,航空工程學家就曾提出航空火箭的猜想,可是由於條件簡陋無法完成。到了蘇聯時期,專門研製火箭的第二中央特別設計局成立,蘇聯人打開火箭的大門。後來蘇聯人研製的pc82火箭彈在哈拉哈河戰役中,通過空軍的發射成功教訓了一下日本人。


二戰後曾用以援助我國的喀秋莎


德軍對於這款火箭炮,最初是十分恐懼的,他經常活躍在斯摩稜斯克、亞爾尼亞等一些最前沿的地區,以至於德軍最高統帥部下令一定要千方百計繳獲這些武器,甚至可以全殲,不過每次德軍的行動都落了空。


歡迎大家關注本號,提供更多的軍武知識科普。


兵器次元


世界各國對火箭的研究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如火如荼,其中德國人倚仗機械技術和化學技術的成熟,在火箭領域走到最前沿,但是納粹軍方對戰爭的樂觀估計以及對遠程火炮的痴迷,限制了德國軍工對火箭的研究。而蘇聯人完全不同,這個國家非常熱衷於戰鬥機機載火箭的研製工作。

早在“諾門坎”戰役期間蘇軍戰機就創造出第一例機載火箭擊落敵機的戰果,當時蘇聯戰機能夠使用的火箭彈是PC-82型82毫米、PC-132型132毫米航空火箭彈,這兩種火箭彈在空戰和對地攻擊中的成功吸引了陸軍的重視。蘇聯陸軍將火箭彈看作是取代火炮的新武器,1939年終於裝備了可用於實戰的“喀秋莎”火箭彈。喀秋莎相比火炮的優勢在於巨大的打擊密度和巨大的爆炸力,炮彈為了獲得射程往往消耗炮彈的重量去填裝發射藥,而喀秋莎的大多數重量都留給了戰鬥部,132mm的火箭彈戰鬥部裝藥20千克左右,起爆炸力遠遠超過火炮的彈頭。幾十發火箭彈一起在陣地上爆炸會產生一千多攝氏度的高溫,朝鮮戰爭期間美軍甚至認為志願軍使用了核武器。

卡車上的發射架根據不同時期有不一樣的樣式,早期的發射架一次可以安裝16枚132mm火箭彈,安裝在蘇制“吉斯”6輪載重卡車上的發射架有8條導軌,而後期安裝在其他卡車(美國援助的GMC 6X6卡車)上的導軌數量更多可以實現24、36、48、72聯裝,使用彈性很高;火箭彈種類也很豐富,有82mm的航空火箭彈、132mm和240mm的重型火箭彈甚至還有300mm的超口徑火箭彈,最後一種可以填裝28.9千克爆炸物,破壞力超過了203mm榴彈炮的炮彈,爆炸物後方是管子狀的火箭發動機,最大推力可以將爆炸物推送到3000米之外。

喀秋莎之所以成功不僅僅是蘇聯火箭技術的原因,更多的還是戰術上的勝利。就好像德國的三號、四號坦克質量一般,但是在德軍將領的正確戰術應用下創造了閃電戰的偉大勝利一樣,喀秋莎是第一種將卡車機動性和火箭彈結合在一起的武器,喀秋莎還集中發揮火箭的密度優勢,通過短時間內發射多枚火箭彈在敵人陣地上製造“死亡火海”,殺傷力遠在一般火炮之上。這是第一種火箭彈武器也是現代化火箭炮的鼻祖。在蘇軍反擊德軍的閃電戰中,它密集的火力和爆炸產生的高溫有效摧毀了防禦陣地中的敵軍有生力量,對裝甲集群的打擊能力也是德國高性能坦克的噩夢,


利刃軍事


迷彩虎軍事為您回答,歡迎關注虎哥的頭條號。喀秋莎多管火箭炮其實是一種被蘇聯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規模生產、投入使用的火箭炮。由於這種火箭炮的發射架上標著字母“K”,而且當時火箭炮這種新型武器當時嚴格保密,紅軍戰士把該武器命名為一個女性的愛稱“喀秋莎”,而二戰時期德軍則稱之為“斯大林的管風琴”。

相較於其他的火炮,喀秋莎多管火箭炮能迅速地將大量的炸藥傾瀉於目標地,但其準確度較低且裝彈時間較長。但是其價格低廉、易於生產的特點也使之成為了第一種蘇聯大量生產的火箭炮,並常將其裝載於卡車上。二戰中,這樣的機動性也為喀秋莎帶來其他的優勢:能一次投注大量火力,並在遭到反攻炮火前迅速離開。至今,喀秋莎之名仍被用於較為新式的蘇聯車載多管火箭炮上,特別是BM-21與其衍生型上面。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可發射口徑為132毫米的火箭彈16發,最大射程8.5公里,既可單射,也可部分連射,或者一次齊射。藥筒部分是由七根管狀發射藥筒組成。裝填一次齊射的彈藥約需5至10分鐘,一次齊射僅需7至10秒。運載車時速90公里。該炮射擊火力兇猛,殺傷範圍大,轟炸範圍達8000平方米,是一種大面積消滅敵人密集部隊、壓制敵火力配系和摧毀敵防禦工事的有效武器。

1939年5月9日,在哈拉哈河戰役中,蘇聯紅軍首次把使用延時引信的火箭彈投入了空戰中測試。1941年7月14日,蘇軍組建的第一個火箭炮連7輛BM-13向斯摩稜斯克附近的被德軍佔領奧爾沙火車站進行了一輪齊射。短時間內射出的一百多枚火箭彈致使駐守該地的德軍第5步兵師損失慘重,以致於德軍當時以為遭到了一個蘇軍炮兵師的攻擊。


迷彩虎軍事


在二戰中,由於受戰爭的影響,交戰各國發明瞭很多聲名顯赫的軍事武器,而在蘇聯最為有名的就是“喀秋莎”火箭炮了,幾乎在交戰初期成了蘇軍的秘密武器。

“喀秋莎”火箭炮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款大量用於實戰的火箭炮,它是火箭彈的發射裝置,也是火箭彈的點火裝置,並能給予火箭彈的初始飛行方向。火箭炮是一種多管火炮裝置,其火炮可以齊射,並且威力大、火力猛、射程遠、機動性能優越。在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武器裝備和防禦工事的時候,能夠大面積瞬時提供密集火力,具有很大的殺傷力,並能震懾敵人的精神,瓦解敵人的意志。

到了20世紀初,由於雙基推進劑的發明應運,火箭炮技術得以迅速發展。尤其是在1939年,蘇聯成功研製出“喀秋莎”火箭炮,使得火箭炮一下子盛行至今。

“喀秋莎”火箭炮為軌道式自行火箭炮,口徑132毫米,一門“喀秋莎”火箭炮可以掛置16枚火箭彈。既可以單發,也可以部分連射,甚至能一次齊射。由於它是裝置在汽車上,機動性很強。它最大射程接近9公里,裝填一次火箭彈只需用時5至10分鐘,齊射一次僅僅需要7至10秒,可以在短時間內對敵形成迷離的火力覆蓋。

“喀秋莎”火箭炮火力強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為蘇軍贏得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戰爭後期,蘇聯人常常把“喀秋莎”的怒吼看做是向敵人進攻的號角和勝利的禮炮。以至於在二戰結束後,許多國家大量引進並裝備“喀秋莎”火箭炮,為世界軍事裝備技術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第一軍情


二戰德國軍隊曾在舊魯薩附近的戰役中繳獲了蘇軍一臺奇怪的裝置,乍看之下,這絕不像一個火炮裝置。

這正是蘇聯新一代秘密武器“喀秋莎”——一種裝備了火箭炮的作戰車輛,在火箭炮的火力掩護下,蘇聯軍隊在舊魯薩附近發起反攻,遏制了向列寧格勒猛撲的德國北方集團軍群,從而為蘇軍贏得了時間,此舉後來被發現對蘇德戰爭戰局影響深遠。

“喀秋莎”火箭炮裝在卡車底盤上,配有火炮的軌道發射架,火炮發射器配有轉動及起重裝置以及火炮瞄準器。“喀秋莎”火箭炮彈道高度分散,命中率較低。不過,一座“喀秋莎”可以在10秒內發射16個火箭彈,大大彌補了它的缺陷,一組喀秋莎火炮,足以打擊一大片敵佔區,因而被稱為火炮中機關槍。

當“喀秋莎”火箭彈擊中目標時,其中的爆炸物立即在彈頭兩端同時引爆,爆炸產生的衝擊波,促使內部空氣壓力迅速升高,火箭彈的外殼碎片在加速度的作用下,溫度可瞬間升高到600至800攝氏度,產生強烈的燃燒效應,進而形成大範圍的殺傷效果,給敵軍造成巨大的震撼作用。






小城小見小聞


相當厲害!

剛剛打完了一個問題——火箭炮是如何裝填的。就想著寫個喀秋莎的。

先做回答吧。

喀秋莎用的火箭彈是132mm火箭彈,射程可以達到 8.5公里。同時利用導軌可以在10秒鐘內將16發火箭彈完全傾瀉到對方陣地上。而且蘇聯當年是以至少一個火箭炮營為單位進行發射的,也就是說在10秒內可以像敵方陣地傾瀉2噸左右的炸藥。

另外厲害的敵方在於火箭炮的火力密度很大,在一次齊射過程中一臺火箭炮的投送火力相當於傳統122mm榴彈炮18門齊射的效果。

而且彈藥充足的情況下,10分依舊可以再次開火。

大家可以看到,在一個卡車的佔地面積上 彙集了18門122mm火炮的威力。

如果是122mm傳統火炮那麼就是下圖的樣子:

實際上下圖這麼廣闊的空間內也只有12門蘇二戰時期的122mm榴彈炮。

那麼一個火箭炮營的18門火箭炮大約要相當於塗上的多少炮呢?腦補可知:)


軍武數據庫


喀秋莎多軌火箭炮(俄語:Катюша)是蘇聯二戰時研發的炮兵主戰兵器,最初是由沃羅涅日共產國際工廠生產,因此都刻有沃羅涅日共產國際工廠的俄文首字母“K”。因為其強大的威力而受到前線官兵的喜愛,因此便根據“K”為火箭炮起了女性愛稱“喀秋莎”。

“喀秋莎”火箭炮攜帶16枚М-13(РС-132的改進型)132毫米火箭彈,能夠以很快的速度齊射完畢,與同期美,德軍裝備的火箭炮相比,易於生產,並且威力,機動性,射程上都很優秀。

而且無論是對於德軍野外推進的裝甲集群或是固守在要塞,城市的步兵都有著極大的殺傷力。命中地區能夠短暫產生上千度高溫,但這對於封閉的坦克或是建築內的步兵都已經能夠產生毀滅性的殺傷。德軍稱之為“斯大林的管風琴”。

而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同樣讓美軍士兵心驚膽戰,上甘嶺戰役中,我方偵查兵發現美韓軍攻擊部隊的出發集結陣地。志願軍的火箭炮團就立刻對此處進行齊射,打出來384枚火箭彈。結果就是美韓軍因此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發起進攻,戰後材料顯示當時敵方至少部署超過一個營以上兵力(美軍營級單位編制上相當於我軍當時團級,火力上更要超過),至今沒有解密傷亡數字。


復興軍事


戰爭時期主要是用於加強炮兵的打擊密度,殺傷敵有生力量。但是由於火箭炮的工作原理和機載火箭彈基本一致,特別是裝藥量,對裝甲有一定的毀傷力,喀秋莎是多管聯裝的,如果將敵人壓縮到一個小範圍,再受到如此密集的打擊,絕對是滅頂之災。特別是四號坦克以下的裝甲車輛能被直接擊穿,因此喀秋莎火箭炮不僅能摧毀工事等堅固設施,有效代替傳統火炮,還能充當反坦克炮使用。但是運載火箭炮的載具是卡車,本身防護力弱,不過在他誕生時已經不需要衝鋒了,家裡蹲的咆哮已然讓納粹心驚膽戰。早期的射程較短,但他也開創了火箭炮的先河,射程介於火炮和導彈之間。


Close17242777462


火力覆蓋,發射速度快,爆炸範圍廣,威力大,集集結能力強,精確度比較高,造價相對低廉,反應速度快,反擊能力強,射程相當遠,可以更換不同彈頭,機動靈活,可車載,可單兵,打擊目標多樣性,聯發單發可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