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人民幣國際化取決於市場選擇

周小川:人民币国际化取决于市场选择

周小川(資料圖/圖)

2018年8月11日,前央行行長周小川在“第二屆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上發言稱,人民幣國際化取決於市場選擇,如果努力推進匯率機制完善,以及貨幣可自由使用,人民幣國際化仍然會有不錯的前景。

周小川介紹,人民幣國際化取得的進展,與政策和金融界的推進有密切關係,更重要的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之後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機會。金融危機使得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受到動搖,貿易融資和貿易結算也出現問題。

隨著美國經濟的恢復,這些問題漸漸得已消化,不過,又有新的情況出現。相較於歷史上偏向於用政治、外交、軍事等常規手段解決國際問題,現在,金融制裁變得越來越普遍。金融制裁這一手段的頻繁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或者支付結算貨幣的地位和作用。

另外,從儲備貨幣選擇的需求出發,美元雖然仍是最大的“籃子”,但是,多元化選擇已經是主流趨勢,這是人民幣國際化最重要的動因。

“人民幣國際化有所波動也不奇怪,不是直線前進的,有時候走得快一點,有時候慢一點。長遠來看,從中國經濟,從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來看,人民幣國際化是有前景的。”周小川總結說。

貨幣國際化沒有明確的規則,不過也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周小川認為,需要努力推進匯率可浮動的機制,和貨幣可自由使用兩個方面的工作。

人民幣加入SDR後,IMF對於匯率制度有一定要求。而對於“貨幣可自由使用”的問題,要釐清與“可自由兌換”概念的區別,兩者比較接近,卻不完全相同。

所謂可自由使用,更強調在實體經濟當中的自由使用,類似於貿易、投資、旅遊等領域比較明顯。人民幣自由使用並不是100%可自由使用,使用過程中,總是還有一些各種各樣的管理、監測。

另外,與世界上許多新興市場國家一樣,中國也有反洗錢的要求,也從全球金融危機中汲取了經驗教訓,更歡迎中長期資本流動,不太歡迎或者有區別地對待短期超短投機性的金融交易,特別是對一些短期金融衍生品交易,要保持謹慎態度。

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必然會挑戰一定的國際規則。周小川堅決支持多邊主義,可以討論、運作,實踐中還是要跟著國際規則和共識走。要參加比賽就要遵守規則,改變規則可以慢慢提。

同時,既然想要實現貨幣國際化,金融市場需要有比較高的開放程度,才能夠使人民幣具有可自由使用性。金融開放程度的提高,會對人民幣國際化有重大的支撐作用。

周小川還強調,人民幣國際化取決於市場最後的選擇。市場比較看重政策的穩定性,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要“持之以恆”,不能把一些制度性的安排當成調控性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