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巨頭開玩付費會員,亞馬遜向左,阿里巴巴向右

8月9日,Amazon股價創下新高,市值達到9259億美元,成為僅次於蘋果的公司,也有望成為繼蘋果後,全球第二家萬億美元公司。在一個飯局上,我也跟北京的幾個自媒體朋友聊起了一個老話題:中國最像Amazon 的互聯網公司是誰?大家有不同答案,有人認為是京東,因為兩者都是自營電商模式,都有自建物流;有人認為是美團,美團內部對標亞馬遜,王興跟貝索斯一樣強調“擴張優先”。不過,最後我們的共識是:

如果不看錶象,中國最像Amazon的是阿里巴巴,而且長期來看,阿里巴巴比亞馬遜還要有潛力,為什麼這麼說?

從88VIP會員計劃說起

8月8日,阿里面向會員的“寵愛無限”演唱會在廣州開幕,一眾一線明星演唱後,阿里巴巴集團CMO董本洪發佈了“88VIP”會員計劃,淘氣值超過1000分的用戶就可花88元買到價值888元的88VIP會員服務,這是阿里第一個需要用戶花錢購買的會員計劃——88會員和88超級會員的身份則是通過購物行為獲得,也是首個橫跨阿里生態全業務的會員。

電商巨頭開玩付費會員,亞馬遜向左,阿里巴巴向右

成為“88VIP”會員後,用戶就可以在會員週期內,享受疊加雙11折扣的全年“折上折”,生活必需品的全年專屬折扣,更重要的是,還會自動升級為包括優酷、餓了麼、蝦米、淘票票在內的年卡會員,阿里在發佈會上給用戶算了一筆賬:成為“88VIP”一年就可以節省近2000元。

從行業趨勢來看,電商平臺付費會員模式正愈發流行,今年亞馬遜Prime會員已突破1億,京東Plus會員、蘇寧SUPPER已推出很久且很受歡迎,為什麼大家都做付費會員?

付費會員模式一直是零售行業的標配,歐美很流行,比如麥德龍、Costco、沃爾瑪山姆店都只對付費會員開放,用戶願意花錢買會員,正是因為有更高的折扣和更好的服務。花錢買了會員,要享受到足夠的折扣和服務,就要更多地剁手,“消費者情報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Prime 用戶一年在亞馬遜的消費是 1300 美元,而非 Prime 用戶是 1000 美元,且忠誠度很高,續費率高達 90%。超市牢牢黏住了用戶,商家也可以面向這部分優質用戶開展有的放矢的營銷活動,形成正循環。

在中國傳統商超行業,“付費會員模式”不如美國流行,因為“付費會員”更適合購物需求強勁同時注重服務和品質的中產家庭,此前,美國投行派傑(Piper Jaffray)曾調查,美國75%中產家庭購買Amazon Prime會員服務,遠超38%的平均水平。

今天情況正在發生改變,中國中產群體大幅增加,消費升級是大勢所趨,對價格不敏感的他們越來越習慣付費買服務,正是因為此,電商平臺抓住這一契機推付費會員。

對於電商平臺來說,推付費會員,除了有傳統零售行業付費會員模式的好處外,還可形成規模化收入。更重要的則是兩點:1、基於生態,對業務進行交叉推廣,比如向會員加載硬件、娛樂、旅遊、外賣等等新業務;2、會員即粉絲,花錢買會員的用戶,就是十分忠誠的粉絲。所以,付費會員數量會成為電商平臺的關鍵指標,這是電商平臺第二次“拉新”,付費會員數是服務能力的重要考量。

不過,不同電商平臺的業務不同,用戶屬性不同,因此所搭建的會員體系也不能一致。特別是阿里巴巴,一方面,立足中國市場,消費者屬性、理念和習慣都不同,自然不能照搬Amazon Prime會員模式;另一方面,阿里業務本身龐雜多元,是中國最繁榮的商業生態,自然不能只做電商會員。對比Amazon Prime與88 VIP會員就會發現,兩者很不一樣。

Prime向左,88VIP向右

Amazon Prime會員服務推出已有13年時間,美國電商沒有包郵一說,亞馬遜希望用低價物流來吸引客戶,於是推出了79美元/年的Prime會員服務,提供美國境內兩個工作日內送達的包郵服務,此後由於物流成本上漲,上調至 99 美元/年。

電商巨頭開玩付費會員,亞馬遜向左,阿里巴巴向右

Amazon Prime會員服務在不斷增加新權益,比如有專屬折扣,還有無限量的音樂影視、無限量照片存儲空間、超過一百萬本的 Kindle 免費電子書借閱,還組織了 Prime Day 促銷日,不過,亞馬遜最吸引用戶的權益,還是包郵服務。當亞馬遜中國推出了Prime會員服務後,反響平平,正是因為包郵在中國對所有電商用戶都是常態。

阿里88VIP與亞馬遜Prime最大不同是,它不是一個主打包郵物流的會員服務,也不完全限於零售本身。除了專屬折扣外,88VIP會員會自動成為優酷、餓了麼、蝦米、淘票票的年卡會員,這些會員權益算起來,遠遠超過88VIP的價格本身。

電商巨頭開玩付費會員,亞馬遜向左,阿里巴巴向右

鑑於阿里巴巴有超過100項業務,承包了中國用戶各種生活需求,因此幾乎不用懷疑,未來更多權益會被加入進來,比如飛豬旅遊、盒馬鮮生、阿里口碑、螞蟻金服、阿里文娛、天貓精靈、高德地圖、大麥網等等。如果算上阿里投資的一些業務,如各種線下商超,88VIP可覆蓋的服務就更多了。

阿里巴巴和Amazon業務都是五花八門,兩者在零售外,都具備娛樂、硬件、雲計算等業務,不過事實上亞馬遜業務只是阿里巴巴的子集,後者業務覆蓋更廣泛。阿里巴巴擁有子公司上百家,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經濟體,許多業務如票務、酒旅、地圖,亞馬遜都沒有,特別是新零售業務,如餓了麼、盒馬鮮生,亞馬遜缺少對應佈局,因為本地新零售基礎是同城物流,中國有300萬外賣小哥滿足用戶本地生活服務需求,在歐美市場難以想象。

正是因為此,阿里巴巴88VIP會員服務與亞馬遜Prime也截然不同。88VIP的會員權益不主打物流,而是融會貫通阿里系的優酷、餓了麼等生態業務的會員權益,其目的是增強阿里整個生態對用戶的粘性和忠誠度,而不只是吸引用戶更多地買買買,或者賺取會員費這筆收入

,事實上阿里還為88VIP增設了門檻:只有淘氣值超過1000的用戶才能以88元價格購買88VIP,而淘氣值是用戶多種行為決定的,這表明阿里本身也在反向篩選會員,而不是一味追求會員數量。

正如我前文所言,對於電商巨頭來說,會員業務最大價值就是可以實現業務的交叉推廣。當一個用戶因為認可平臺服務成為會員後,就更容易像他們加載新業務,最終實現對用戶生活的全部承包,付費會員形式是用戶“表達忠誠”的方式,也是平臺篩選用戶的機制。

增強整個生態對用戶的粘性和忠誠度是阿里88VIP會員服務的初心,而亞馬遜Prime會員面世的初衷則是通過低價物流來吸引用戶。當然,從結果來看,兩者從不同方向出發都到了一個終點:亞馬遜Prime也提高了其生態對用戶的粘性,只不過阿里生態比亞馬遜還要豐富,也更具潛力。

阿里終將逆襲亞馬遜?

阿里巴巴和亞馬遜的會員體系截然不同,事實上,業務也很不一樣——如果我們只對比天貓和Amazon,或者淘寶和Amazon,它們確實是不怎麼像的,阿里是永遠不碰貨的平臺,連接商家與消費者,也沒有一個物流人員,而是通過菜鳥來調度社會化物流;Amazon通過規模化獲得低價採購,自建倉儲物流形成“倉庫-消費者”的商品路由,確保時效性。

如果只看電商業務,跟Amazon最相似的,反而是京東,然而,如果我們放大到整個組織來看,跟Amazon最像是,反而又是阿里巴巴。

1、亞馬遜擴張優先,阿里無處不在。

Amazon改變利潤優先的策略為擴張優先(Get Big Fast),不斷突破邊界,成為其成功的根本,截至目前Amazon已有零售、Kindle、雲計算、視頻、音樂、硬件、超市等業務,亞馬遜都是不求利潤,大筆投入做大規模,再進入更多領域。阿里不強調規模,而是多線作戰,不斷突破業務邊界跨界創新,阿里88VIP會員權益無所不包,正是因為阿里跨界的成功,馬雲在一次演講中也曾明確跨界思路:

“有人說阿里無處不在,我的確想不出什麼東西不做,互聯網是一場技術革命,對各行各業帶來影響,就像當年的電力革命一樣,你不能阻止電力進入某個地方,互聯網不應該有界,跨界讓我們感到創新機會所在。”

電商巨頭開玩付費會員,亞馬遜向左,阿里巴巴向右

雖然亞馬遜和阿里的動機、名字和路徑不同,結果卻都一樣:看不到邊,這是兩者在業務結構和擴張路徑上的相似之處。當然,從目前的進展來看,亞馬遜在全球市場發展追求規模,而阿里在中國市場聚焦,跑得更快,無處不在。

2、亞馬遜重視科技,阿里佈局技術。

亞馬遜不認為自己是一家零售公司,所作所為都表明它是一家科技公司,零售是副業。2005年,亞馬遜就開始加大在科技和內容方面的投入,其中包括數據中心和研發,最成功的是雲計算服務,其次是Echo智能音箱以及Alexa智能語音助手。

AWS已是全球第一大雲計算平臺,是亞馬遜核心利潤來源。二季度AWS的淨銷售額為61.05億美元,同比增長49%,增速持續維持在40%以上;營業利潤為16.42億美元,同比增長了79%,AWS貢獻了超過50%的營業利潤。而開闢了智能音箱這個市場的Echo,依然是全球第一大智能音箱。

電商巨頭開玩付費會員,亞馬遜向左,阿里巴巴向右

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雲則是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三大雲計算平臺,在中國規模超過第二名的二十倍,今年一季度營收43.85億元,同比增長103%,已連續三年12個季度保持翻番的增長幅度。天貓精靈也已成為中國第一大智能音箱,在全球範圍內僅次於Echo和Google Home。此外,阿里巴巴還因為ET大腦、IoT戰略、達摩院、羅漢堂以及芯片等技術大動作而備受關注。

亞馬遜和阿里巴巴都是看上去不怎麼技術,實質上卻十分依賴和重視技術的玩家。

從業務結構、擴張路徑和公司戰略來看,阿里巴巴和亞馬遜都有不少相似之處。馬雲曾明確,“阿里巴巴很少花時間去研究怎樣與亞馬遜進行競爭,而是研究能在亞馬遜身上學到什麼。”當時阿里巴巴聚焦中國本土市場,未來,隨著阿里全球化戰略的不斷落地,兩者的競爭或加強。

亞馬遜和阿里巴巴都是很獨特的公司,局部有相似處,整體卻很不同。兩者業務重心不同,阿里孵化出了螞蟻金服這個估值1600億美元的超級獨角鯨,亞馬遜Kindle獨步天下;兩者戰略方向不同,阿里在新零售上的佈局更加前衛,亞馬遜收購全食超市時阿里已投資大量商超,盒馬鮮生已走出很遠,同時阿里謀求全球化,亞馬遜一直都是;兩者商業模式不一樣,阿里做平臺所以有很高的利潤率,Amazon多年虧損依靠雲計算才實現盈利,如今正在強化平臺模式。

不難發現,阿里巴巴很多地方都比亞馬遜更具潛力,既然這樣,阿里巴巴有一天會超過亞馬遜嗎?看上去有些天荒夜談,亞馬遜市值9200億美元,阿里巴巴市值4666億美元。然而,2017年10月10日,阿里巴巴市值達到4721億美元時,亞馬遜市值卻只有4719億美元,一舉被阿里反超,這距離今天不過才10個月時間而已。所以,阿里超過Amazon有什麼不可能呢?不確定性正是商業世界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