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侯耀文會助郭德綱成名?

Gviwin



郭德綱的成名要歸功於自身的天賦和努力,當然貴人扶持也必不可少,但是貴人的扶持對於郭德綱的幫助究竟有多大,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個人認為,侯耀文對於郭德綱的幫助,也就是錦上添花而已。


郭德綱2006年拜師侯耀文,而在2005年他已經小有名氣,通過電臺的宣傳,德雲社小劇場已經一票難求,黃牛雲集,各種媒體爭相報道,巨星之相微露。伴隨著名氣的增大,各種非議也隨之而來,郭德綱面臨的各方壓力逐漸增加,他也迫切需要尋得一位靠山,而侯耀文無疑是非常適合的人選。


郭德綱拜師侯耀文以後,很好的融入了主流相聲界,不僅經常隨鐵路文工團四處慰問,而且經常邀請各路名家到德雲社助陣,特別是在2006年的德雲社十週年大慶中,參演的主流演員眾多,如常寶華、師勝傑、石富寬、侯耀文、侯耀華、田立禾、王文玉等等,相聲界一片祥和之相。


如果不是侯耀文突然辭世,相聲界到現在依然會是一片祥和,即便有些矛盾也會被私下解決掉,絕不會像現在一樣在公開場合互相攻擊,搞的全國人民都知道相聲界不團結。


現在相聲界的現狀顯然不是侯耀文的初心,他之所以收郭德綱為徒,一方面是看中其能力,希望其帶動相聲重新繁榮起來;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樹立郭德綱這個典型,重新讓大家看到傳統相聲的魅力,滅一滅新相聲的勢頭。


現在,通過郭德綱的努力,相聲重新繁榮起來了,傳統相聲的魅力大眾也領略到了,唯一的遺憾是相聲界並沒有共同進步,不知道侯耀文先生在天堂之上是否感到欣慰呢?


相聲演義


 如果說相聲界是一個江湖,那麼郭德綱與它之間的恩怨已久。在他原創的《論五十年相聲之怪現狀》中,郭德綱說了不少硬話———“相聲大腕兒,他不一定會說相聲”“中國相聲界百分之九十五的演員,在二十五歲之前都是從事別的工作的”“傳統相聲一千多段,經過演員的努力,還剩下二百多段”。按照郭德綱的說法,相聲界是一個資歷行業,而且不像其他行業還有虛假的團結。郭德綱的話說得很重,江湖裡真的那麼多敵人嗎?“我不指著什麼人吃飯,我指著老百姓。由南到北,這五六年裡,德雲社壟斷了地球上的相聲商演,你問去吧,超過一千人賣票的,都是我乾的。”雖然有人覺得老郭這話很狂,但我卻認為這話說得透徹!真實!也許就是因為這份活著的真實,才使得某些人自覺得被一次又一次的得罪。

在郭德綱的拜師史上,曾先後拜了三位老師,助其成名的則是相聲大師侯耀文。

高慶海是郭德綱拜的第一位老師,郭德綱的評書功底就來源於此。可評書是需要時間沉澱和耐心發酵的,對於當初還名氣不顯的老郭來說,受眾的擴大實在是太過艱難。

於是,郭德綱又拜了第二位老師常寶豐,他傳授了郭德綱豐富的相聲技藝,這令郭德綱在演繹手法上如虎添翼,表演更為多樣化。

為了尋求更大發展,郭德綱轉戰京城,並創建了德雲社。郭德綱自認為可以在北京打出一番新天地,未料到京城相聲界給他帶來很大的壓力。相聲圈內的陳規陋習壓得老郭喘不過氣來,他曾說過:“給人家當狗,人家也不要啊!”

後來拜師侯耀文,成了郭德綱的最終選擇。事實上,侯耀文先生愛惜人才,能為郭德綱頂風擋雨,給郭德綱的大發展提供了契機。郭德綱曾在一期訪談中說道:“我曾經只是想給他們當條狗,沒辦法,人家不要,硬是把我逼成了龍!”從此話也能聽出郭德綱經歷的辛酸與無奈了吧。


大象快娛樂


郭德綱成名最主要的還是靠自己的,侯耀文只是給了他一個在相聲界的名分,順水推舟幫了他一下。

郭德綱和其他的相聲演員不太一樣,他的成名完全是靠自己勤學苦練打拼出來的,而不是靠師傅教出來的。

郭德綱1973年出生在天津,六歲的時候就開始學藝,這麼多年來一直都輾轉於相聲等民間藝術之間,再加上他勤學苦練,有著很紮實的相聲基本功,所以後來他的相聲那麼受老百姓歡迎,都是因為既接地氣又含有豐富的中國文化。



侯耀文收郭德綱為徒弟的時候,郭德綱已經有一定的名氣了,在收徒儀式上,侯耀文當著眾人說郭德綱會的曲藝項目遠遠比很多成名的相聲演員要多得多,是一個難得的人才。

侯寶林開創了新相聲反而抑制了傳統相聲,到郭德綱這裡又使傳統相聲復興了,侯耀文收他為徒弟,也是為了重新發展相聲事業,就是看他是一個人才。

那時候主流相聲界的同行不停打壓郭德綱,很多人都反對侯耀文收他為徒弟,但是侯耀文力排眾議還是接納了他,算是給郭德綱一個相聲界的名分吧。




後面隨著郭德綱說相聲越來越受老百姓歡迎,再加上他是侯耀文的徒弟,名氣越來越大了,也越來越火了。

今天的郭德綱已經是一個很成功的人物了,現今中國相聲第一人,可以說是相聲大師,他挽救了中國相聲,讓中國相聲從此復興。



現在老百姓沒事的時候不喜歡看演唱會,就喜歡聽郭德綱和于謙的相聲,喜歡聽德雲社的相聲,前幾天郭德綱還帶著德雲社去外國演出了,受到當地華人的熱烈歡迎。

郭德綱和德雲社能有今天真的不容易,都是自己奮鬥來的。




總之,侯耀文助郭德綱成名主要是給了他一個相聲界的名分。


R娛記



花牛家園


侯耀文之於郭德綱,就是伯樂之於千里馬,活生生的案例。

千里馬在伯樂慧眼識得之前就已然能飛馳千里,伯樂給予的是發現並冠名千里馬,並適當加點營養補充能量(馬跑累了)。

郭德綱從小就在天津這個北方曲藝大染缸長大,耳濡目染,自小學評書,太平歌詞,相聲,西河打鼓(他說的"家傳"),基本功紮實,三進北京都碰了灰,這時最需要伯樂要發現,並終遇到了侯耀文的慧眼。

所以人生有時不得不信運氣,你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但不遇,又能如何。

當然,千里馬常有,為什麼偏偏相中郭德綱?這是個很有意思的事情,知時代背景方才知所以然。

相聲是個很特殊的曲種,雖說追溯起來有上百年,但真正形成一種曲藝應該是在清末,日本也有但差別很大,形同質不同。起源於天津民間,興旺壯大於北京。細心品味會發現天津相聲多以傳統形式出現,北京更像新相聲。

新中國成立後以侯馬兩大師聯手對相聲進行整理改進,摒棄了許多傳統低俗的段子和形式,成為更符合時代需要的藝術形式,並走進電視臺,形成官方代表。這是時代需要,沒有對錯。

但天津相聲界,特別是民間劇場,依然保留了很多傳統表演形式和段子,當然在當時大環境下不可能允許舞臺出現低俗黃色段子,但還是很好保存了形式上傳統,某種程度上也不認可北京的相聲形式。這種暗地裡的南北相聲之爭,一直延續。

改革開放後,流行歌曲,港臺影視,外來曲藝,小品電影等各種能迎合時代需要的娛樂節目,隨開放深入,老百姓物質滿足之後的精神滿足需要,進入了大發展。

但相聲,特別是新相聲似乎走進了死衚衕,受眾範圍越來越窄。各路相聲名家也在苦思相聲發展,也就出現了馮鞏牛群的以歌舞表演相聲,以天氣預報表演相聲的探索,以及各類相聲劇的誕生。

天差人意,各種探索並沒引起大眾對相聲熱愛程度的提升,反而日益衰落。一些相聲後生開始把目光轉向傳統形式,以期救活這一古老曲藝,這其中就有侯耀文。

時世造英雄,渾身聚傳統相聲及傳統曲藝於一身的天津小黑胖子,第三次闖蕩京師,各種遭遇無路後決定從民間小劇場入手,為了生存也是為了對相聲的摯愛,聯手幾位小有名氣的相聲藝術家創辦了北京相聲大會,亦即現在的德雲社,開始傳播傳統相聲,逐漸小有名氣。

恰逢侯耀文的目光投向,一場伯樂識千里馬的好戲,就如同事先彩排好的那樣,順時代之流而上演了。一個代表業界權威在尋求"真經",一個懷揣"真經",多少有些相見恨晚吧!哈哈。

我們來個毫無意義的假設:如果郭德綱壯年於六七十年代並三進北京,或N次闖北京,估計現如今也就是兩種結局:一是默默無聞的體制內相聲藝人(被收編了),領著工資說著歌頌型相聲,並眼看相聲走入博物館而徒傷悲。二是轉行幹別的,比如小品演員,閒來就時不時報名參加歡樂戲劇人之類節目。

生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很重要!!!


岑詮


侯耀文死前犯了一個極低級的錯誤,就是收了郭德綱為徒。攪得相聲界不得安生,攪得聽眾也參與其中,他把自己打扮成完美的化身,以不擇手段貶抵、影射別人,藉此抬高自己。等著瞧吧,很快就會露出本來面目。


—柳樹


如果說,郭德綱是一匹千里馬的話。那麼侯耀文大師無疑就是他的伯樂貴人!

當年的郭德綱,就像我們大多數默默無名,懷才不遇的普通人一樣 。即使他在有才,也沒有對的平臺讓他脫穎而出展現出來。

是侯大師這名伯樂發現了他,提拔他,讓他有機會展翅飛翔!

歷史總是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拋開人性自私,怕超越,怕影響到自己家族地位,打壓埋沒的一面,這樣的貴人有幾個?

有幾個人能做到?

侯大師給郭德綱這顆埋在土裡的金子發光的機會,而郭德綱也沒有讓已作古的侯大師失望,獨具風格的將相聲發揚光大!

今天,郭德綱作為頭條號大v也在頭條裡,我不說拍馬屁恭維的話,我只客觀的評論事實。



還算他有情有義!莫忘當年侯大師的知遇之恩,每年都會到恩師的墓前去追思哀悼。 大恩不言謝,知遇提拔之恩更不能只用一個“謝”字來草草了事!

清明時節,侯耀文大師千古,留芳百世!


左左1980


郭德綱拜侯耀文為師是在2004年10月。拜師的那個月,天橋樂德雲社的演出就已經一票難求了。我看過一段視頻,天橋樂茶園的過道上都坐滿了人,舞臺上也坐著好些觀眾。原來這些人從中午就在外面等票,一直等到下午5點多也沒等到票。當天,北京氣溫比較低,郭德綱破例讓這些觀眾坐在舞臺上看演出,比VIP的待遇還高。牛群的老搭檔李立山就是VIP中的一位。

我舉這個例子的目的是說,沒拜侯耀文之前,郭德綱就已經開始火了。拜師之後,侯耀文利用其影響力,讓郭德綱火上更火,火遍了全國,但沒有侯耀文,郭德綱也一樣會火。

既然如此,那麼郭德綱為何還要拜侯耀文為師呢?要我說,師承是一個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郭德綱需要一個像侯耀文這樣的大咖為其背書,擺平八方。咖太小,無濟於事。有人問郭德綱為何不拜張文順,張先生就是個小咖,根本入不了郭德綱的法眼。

至於侯耀文為何要不顧別人的反對,執意要收郭德綱,我覺得至少有兩個原因,但這裡我就不詳細說了,不然可就跑題了。

我是蕭陶。寫相聲故事,說相聲人物,回答相聲問題,評論相聲熱點話題。關注不迷路。


蕭陶


侯寶林,馬三立,劉寶瑞等等這些相聲大師講的都是葷段子成為大師的?上不了檯面就是上不了檯面!春晚上的郭德綱和曹雲金,姜昆之流有什麼區別?主旋律在那,老少皆宜!喜歡歸喜歡,藝術是培養教育人的,敢你孩子講黃段子?樂呵樂呵就行!侯耀文看中他的才華,收他為徒,發揚相聲,沒想到成了段子手,而且是黃色段子手!對郭德綱相聲也不過就是個謀生手段,別扯到發揚相聲去!


大宅民


相聲界因為有了郭德綱而變得熱鬧了起來,卻也因為郭德綱的出現而讓本已經奄奄一息的相聲又活泛了起來!這裡也有領路人侯耀文先生的功勞。本人認為如今相聲界裡郭德綱同其他體制內的相聲演員之間的爭吵是屬於行業內部矛盾,任何事物都是矛盾體,是需要辯證的,有了矛盾的出現才會有進步,相反的道理,一團的和氣只能是走向死亡!倘若郭德綱同姜昆之間一團和氣,就不會有郭德綱叫了勁的演出,那麼也不會有姜昆的那二百多場演出了,為了各自有理必爭,都在努力著,這就是今後相聲事業能夠更加繁榮的動力啊!所以大家不必因為他們的爭吵而說誰是誰非,其實吵架的誰不說自己的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