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次贷危机为什么没有像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一样导致世界经济大萧条?

用户64077400


最大的原因,经历了80年的金融周期性演变,人类对于经济周期的认识应该是更加深刻了,对于有形和无形手的运用更加熟练。有时候貌似矛盾的理论,实际上并不是矛盾的,只是针对不同的社会环境提出的不同解决方案。

对于1929年的大萧条,有一个“金融加速器理论”可以帮助理解。伯南克和格特勒认为,投资水平依赖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状况:较高的现金流量和资产净值对于投资有直接或间接的正面影响,直接的影响是因为它增加了内部融资的来源,间接的影响是因为它提供更多的抵押品而减少外部融资成本。当企业遭受到经济中的正向冲击或负向冲击,其净值随之升高或降低时,经由信贷市场的作用会将这种冲击对经济的影响放大,这种效应称为金融加速器效应。

什么意思呢?实际上连带着几种认识都是一样的,比如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比如蝴蝶效应,比如负财富效应,比如趋势效应。伯南克们的意思就是银行放贷是锦上添花,但是没有银行会雪中送炭,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银行会惜贷,不肯借钱。同样的,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消费能力也会下降,所以产品就出现了过剩。这样,在经济危机当中我们还是需要保持宽松。

所以,在伯南克看来,2008年和1929实质上的区别在于,2008年进行了干预,用并购和宽松的方式救下了几家投行,还援助了两房,从而阻断了风险的链条。

我们并没有过于细致的剖析更多的细节,但是伯南克的这些说法还是具备很大的影响力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促使很多国家用宽松应对经济萧条。但是亦有另一种说法,那一种说法认为1929年之所以危机的时间被拉长,正是因为持续性的货币宽松。因为即使宽松了,信用本质没有得到恢复。比如银行得到了资本,但是如何让银行忽视掉风险放贷给有风险的人呢?如果放贷之后新的贷款进一步无法回收形成更高的坏账又如何处理?实际上虽然从经济发展上看,2008年危机似乎已经度过去了,但是美国整体的债务水平依然居高不下。而债务水平不管传导路径是否明晰,最终都将导致另一场危机。

个人的看法是,实质上萧条的确需要宽松的政策来阻断风险的传导,但是,宽松政策有放必有收。宽松政策是为了短期内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解决现实的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问题。本来这个社会增长率应该是5%,但是由于一些局部风险,或者危机,导致了增长率只有1%,这个时候发展不够充分,我们应该用宽松来将其提升到正常水平。而当现实增长率高于潜在增长率,说明我们透支了经济,实际上就是过热和发展过度了。比如如今的美国经济就逐步进入过热,那么美联储就开始加息和缩表来压制经济增长。

关键是,潜在增长率如何判断?光就这个问题看,很明显1929年是过热的经济,由于在1920年代长期的实施低利率政策,致使美国出现了超过正常水平的繁荣,时间长,那么经济萧条到来的时候,就保持了一定的对称性,之前涨得多过火,后面跌的有多凶。而反观2008年,实际上美联储在2004年到2006年连续加息,加息频率非常的高,基准利率从1%提升到5.25%,所以,为2008年实施宽松政策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而美国的下一次危机的严重程度,愚以为,还是要看其缩表和加息的完成度。如果缩表加息都达标之后再发生危机,那么大概率,美国还是能够处理的。

过犹不及,厚积而薄发,老祖宗很多智慧,其实都能够解释经济的盛衰。


凯恩斯


最根本的原因是“伯南克直升机”的出现,伯南克是研究1929年大萧条的一流专家,20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伯南克正好做美联储的主席。伯南克在没有做美联储主席的时候就给日本提建议,日本要走出90年代的萧条,就要货币宽松。这样的政策有没有用呢?当然有用。日本经济学家辜朝明的研究表明,199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的程度要比1929年更严重,如果不是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可能会遭遇巨大的政治危机,虽然日本连续了“失去的十年”,包括出现了大量的僵尸企业。

大萧条的实质是什么呢?资产负债表的衰退,过度金融化导致资产负债表膨胀,金融变成了旁氏骗局,游戏结束了,出现了巨大的缺口。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资产负债表衰退,但是实际的生活和营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需要还债,所以就不要借债了。节衣缩食还钱,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货币政策需要财政政策来配合,如果政府不创造和弥补因为资产负债表衰退带来的需求缺口,那经济就很难起来。
08年金融危机之后,对“大萧条”的恐惧让各国很快站到了一起,尤其是G20峰会机制化,各国保证不采取保护主义,不以邻为壑,各国央行和财政部采取了集体行动,美国是7000亿美元的计划,中国是4万亿,两大经济体采取了反萧条的措施。可以说,因为吸取了29年大危机的教训,这一次才没有重蹈覆辙。

孙兴杰


我们不是经济学家,所以没办法给出专业的解释,只能从个人理解方面来说说。

1929年和2008年有太多的不同了。1929年的世界还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各国的货币政策基本都还是金本位,对外贸易方面贸易壁垒盛行。这意味着什么?其实,这就意味着政府在面对经济危机方面能做的事情很少,或者换句话说,各国政府压根就没有想到过会有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至于政府间协调共同应对就更是没影子的事情,各国的本能冲动都是以邻为壑,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得不干不净,又搀杂了意识形态之争……可以说,1929年的时候,经济危机的爆发处于一种所有人没有防备且没有应对概念的状态下,很长时间内各国都是一种放任的状态。

2008年呢?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已经盛行了很多年。即使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也同样不排斥政府在经济中发挥作用。货币政策呢?全球早已基本抛弃了金本位,甚至连间接金本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都已完结。各国普遍实施的是信用本位,换句话说,政府发行多少货币受到的约束已经小了很多。在对外贸易方面,自由贸易已经是世界共识。同时,经济全球化也让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协作密切了很多,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经济协作组织。

这些都意味着,各国政府在面对经济危机的时候,手上可用的牌比1929年多了很多。各国也意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谁也不可能独善其身,愿意为解决问题进行协作。

最重要的是,有了1929年的大萧条,各国都对于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有了切肤之痛,知道放任局面恶化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所以会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从这个意义上说,1929年的大萧条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正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事实上,如今的世界经济体系,某种程度上正是吸取了1929年大萧条以及走出萧条的经验教训而建立起来的。


联合防务


这个问题非常好!

简单地回复:因为废除了金本位制,并且美元成了霸权货币。

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大萧条,原因很多,而金本位是主因之一。当时,美国施行金本位制,即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看似不错,能避免通胀。但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对货币的需求也同步提高。但生产力大大超过了黄金的总量,同时,当时美国又贫富悬殊,市场上流通的货币相对大量生产出来的商品更不成比例,便形成了所谓的“产能过剩”。当时最著名的一个场景:资本家不愿降价出售,宁愿将牛奶倒入大海,同时,多少婴儿因没有牛奶喝而营养不良、甚至死亡!

从经济学而言,金本位制确定了一国的货币供应量,使得央行没有多少货币政策空间来救市,稳定经济。事实上,金本位制非但无法阻止金融危机频繁发生,而且,本身恰恰是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的根源。

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曾明确指出,当年,美联储之所以未能遏制大萧条的主因就在于它试图维系金本位制。

而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任期内最成功的一项举措就是开始让美国脱离金本位制,当时罗斯福新政中有一条,把美国民间所有的黄金都收归国有,从而废除了金本位制,然后发行信用货币,成了美国从大萧条中解脱出来的主因之一。

到了1971年,美元彻底和黄金脱钩,美联储拥有了各种弹性的货币政策。

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美联储使出浑身解数,各种救市手段,直接直升机撒币、三次QE,并利用美元霸权,通过全球化,将危机成功转嫁,特别是所谓“美国生病,中国吃药”,美国自己不久就从危机中解脱出来,而不像1929年之后美国长期陷入大萧条那样。

小结,借用美国前财长约翰·康纳利的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 很清楚了吧,关键在于货币!


陈思进


1929年时,欧洲早已经失去了增长动能,全世界的经济引擎只有一个美国,只要美国不能点火,就彻底遭殃了。虽然,其时经济的全球化程度比2008年时低得多。

2008年,全球经济联系要比1929年时密切得多,经济引擎有二:一是美国;一是中国。只要其中一个能保持运行,全球经济就不会完全失速。

中国当时采取了负责任的措施,没有把金融难题抛出去,反而是推出了强有力的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计划,这就大大对冲了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风险。总体上大大降低了次贷危机引发的灾难后果。

事实上,2008年的次贷危机其实原本的破坏力应当是高于1929年的美国金融危机的。


建章看世界


想要详细了解的朋友,可以看《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由现任的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刘鹤带领撰写,于2013年出版。也能够了解近些年来我国对于世界经济的应对和政策,上面都有详细的解析。

主要从1、经济金融理论;2、货币金融发展;3、金融监管;4、国际经济政治格局;5、宏观视角;6、微观视角

这6个角度来进行论述。

当然只回答题主的问题。关键性的原因仍然是在1929年大萧条后,凯恩斯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国际吸收共产主义理论后建立的一系列对应危机的机制。金融危机的关键在于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后,预期改变导致的流动性瞬间枯竭。各类经济主体愿意在创造出财富和流动性后先还债而不是消费。这反而陷入了恶性循环。

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由于仍然有着上一次大萧条的前车之鉴,各国央行达成一致的宽松决定。运营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市场提供大量流动性。便宜钱到处都是,市场流动性不缺,那么就不会陷入流动性枯竭,大家都只愿意先还债而不消费的恶性循环。所以08年的金融危机虽然在瞬间爆发的情况更严重,但后续影响没有大萧条厉害。

但是这样的方法其实并不能根本解决生产效率已经持续递减,人类创造财富的速度已经跟不上资产价格上涨速度的问题。 所以这样的方法在我看来只是通过提供大量流动性掩盖问题实质。

最终只要是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仍然没有能带来整体社会的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目前掩盖的问题仍然会最终曝露出来。因为持续的释放流动性其实也是在持续的借债,债务的的大量累积之后,当整体社会的财富创造跟不上举债的速度甚至于连利息都还不了的时候,自然就会崩塌。最终仍然会导致明斯基时刻的到来。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看到这里的朋友你我有缘,觉得不错的朋友可以适当点赞、关注和转发。点赞和关注是美德!有想法的朋友也可以写下你的评论,展示你的观点。


中立守望



军师王伟


29年是真危机,是先进的生产力和弱小市场的矛盾,也即产能相对过剩,跟我们现在遇上的问题差不多,而08年是假危机,是针对亚洲和欧洲来的剪羊毛手段,主要从中资两房开始的,最后导致两房倒闭破产,对美国经济起了清洗和壮大作用。其目的是打垮中欧经济。但由于中央投了4万亿,反而使中国制造工业快速发展起来。但欧洲经济和亚洲四小龙,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新人类医学创新者李杰


货币经济学派对世界的贡献之一。29年美国股市大跌造成的流动性危机是大萧条的只要诱因。实践证明,凯恩斯主义只能部分消除危机,最终解决危机的办法就是释放流动性,发行更多的货币逐步弥补危机造成的货币缺口。但是这样的后果就是全民货币贬值。大家一起为危机买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