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並沒有發現自己在墮落,這成了另一種意義的集體無意識

時下,許多人所謂的讀書,大多是為了“用”,功利性很強。而我說的讀書,是指“道”上的讀書,而不是“術”上的讀書。

沒人知道,不讀書的人雖然肉體上不會馬上死去,但他們的心靈卻可能為愚痴的侵蝕而死亡。

當然,那種死亡過程是緩慢且不易察覺的。你會在不知不覺中經歷那種死亡。等那死亡真的降臨時,你就會認為那些喜歡讀書的人真是幼稚,卻不知道自己的心已經死了。

而心靈死亡的人,雖然肉體還能移動,有人甚至也活得很風光,但實則是一具活著的殭屍。他們已成了社會的一個死去的細胞,因為他再也不能為社會創造一種價值。他們沒有創造力,心是冰冷的,沒有愛心,沒有靈魂的熱度、生命的激情,更沒有嚮往——或是他們將一種貪慾當成了嚮往。那些人所能做的,僅僅是浪費地球的資源。這種人要是無休止地繁衍下去,對社會、對人類不能貢獻什麼,人類就成了地球的“癌症”。

當然,有些人也並不是不想讀書,而是這個時代充斥著漫天的“垃圾書”,如果缺少一雙慧眼,就很容易在“垃圾書山”中迷路。很多人分辨不出哪些是好書,哪些是壞書,加上外界媒體及諸多短視名家的炒作和吆喝,使大眾喪失了最基本的判斷力。

久而久之,很多人的心靈早已疲憊,對書也喪失了最起碼的尊重和敬畏,對文化、對人文的東西不再重視,而追求急功近利和慾望的滿足。時下,到處充滿了“壞書”和“毒書”,很多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不知不覺間墮落、萎靡、下滑、消極,終而不知不覺地“死”去。

可怕的是,這種墮落已成了群體的墮落。雖然,很多人並沒有發現自己在墮落,這成了另一種意義的集體無意識。如果缺乏警覺,是很難發現那張庸碌大網的籠罩和腐蝕的,生命就會在網中慢慢流逝了。雖然也有些個別清醒者,想掙扎一下,但他很像網中的魚兒,無論跳多高,落下時,仍會發現自己在網中。徒勞無功地跳幾次後,他也會認命地隨波逐流。

所以,每個人必須從這種群體的墮落中自救。

而真正的自救,從讀好書開始。要讀那些能增長智慧的書,讀那些能長養善良的書,讀那些能讓我們的心柔軟並充滿愛心的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