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利欽為什麼不直接取代戈爾巴喬夫當蘇聯領導人,而是想著獨立後當俄羅斯領導人?

洛杉磯鐵匠老科

葉利欽當年不從蘇共黨內去挑戰戈爾巴喬夫,而是另立山頭把俄羅斯變成自己的地盤,原因比較多,一方面是蘇共黨內比較難上位,另外也有當時蘇共已經日薄西山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葉利欽自己的政治站位。

蘇聯六七十年代的反體制知識分子從一開始就存在兩個派別,其一是以薩哈羅夫為代表的自由派,其二是以索爾仁尼琴為代表的俄羅斯民族主義者。這兩派各有支持者,事實上彼此聯繫並不是太多,但葉利欽成功地同時動員起了這兩邊,尤其是後者,甚至可以說這就是葉利欽得以成功的根本原因。

葉利欽在1989年當選俄羅斯議會主席之後曾經說過,“對於今天的俄羅斯,中央既是殘酷的剝削者,又是吝嗇的施捨者”。他這個話有背景和聽眾的考慮,俄羅斯民族主義者在當時是把蘇聯體制視為對俄羅斯民族的剝削的,認為俄羅斯聯邦一直是一個在給其他加盟共和國輸血的角色,如果沒有那些經濟落後的加盟共和國要養,俄羅斯不至於會落到八十年代物資匱乏經濟停滯的地步。 這種形勢決定了葉利欽要的位置不可能是蘇共體制內的那個官職,他的全部民意基礎和蘇聯中央政府都是背道而馳的,葉利欽曾經被很多人評價為“野獸般的政治直覺”,突出例子之一就是八十年代末公開退黨。

蘇聯解體過程中當時的俄羅斯聯邦是個領導角色,即使在當時各加盟共和國都出現了民族主義浪潮的情況下,俄羅斯也是一個非常突出的案例,葉利欽當時的敵人根本不是戈爾巴喬夫,而是整個蘇聯中央集權體制,他要的是從中央把權力搶回到地方上來,而不是要讓自己成為最高掌權者。

實際上當時也有其他的葉利欽追隨者打的是試圖讓葉利欽接管蘇共從而保住蘇聯國家的主意,這種思路的要點在於放棄共產主義並不意味著一定要解散蘇聯,蘇聯完全可以作為一個整體國家開始轉型,而不是現在這樣從各加盟共和國的分崩離析開始。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點在於同樣的思路在二十世紀初杜馬建議尼古拉二世退位的時候就已經上演過,當時勸說尼古拉退位的是一夥保皇派,目的是要用尼古拉退位來維持沙皇君主專制制度。結果當然是失敗了,正如把葉利欽視為保存蘇聯的最後希望的那些人也毫無懸念地失敗了。


路塵



蘇聯為什麼會解體?就是因為在原來意識形態的鐵幕封鎖下,戈爾巴喬夫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導致意識形態鐵幕出現鬆動,柏林牆倒塌,東西德國的融合,讓蘇聯人民看到了西方國家的繁榮和蘇聯的落後。開始了內部意識形態分裂的進程。


由於蘇聯的發展是計劃、統籌模式的,各個加盟共和國的經濟模式、版圖都比較單一,比如有的共和國是資源型的、有的是農業型的、有的是工業型的等等,不管什麼型的,都必須接受蘇聯中央的統一調配。這就導致了心態失衡,資源型的國家會覺得,把他們的資源分配給了全蘇聯對他們很不公平。農業型的又會覺得把他們的糧食供應給了全蘇聯,也覺得很委屈。俄羅斯當是各個加盟共和國中領土最廣、實力最強,俄羅斯人民覺得俄羅斯養活了整個蘇聯,更是覺得憤憤不平。


葉利欽當時作為莫斯科市的市長,俄羅斯總統,他在蘇聯共產黨核心結構中並不具有主導地位,也就是說不太可能成為蘇聯領導接班人的地位。所以他本身就是主張俄羅斯和各加盟共和國獨立的人,也是用這個神主牌,把戈爾巴喬夫趕下了蘇聯最高領導人的位置,解散了蘇聯。

當時的各加盟共和國領導人,最大的念想就是推翻蘇共中央,自己掌權擔任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在當時看來,他們是創造歷史的人。他們都以為只要走向獨立、自由,首先他們的權力得到了鞏固,他們成了國家的奠基者和最高領導人,上面再也沒有一箇中央來約束自己了。其次,他們以為只要這樣,他們就會變得跟西方國家一樣,繁榮、富強。



他們認為是蘇聯的存在制約了自己的發展,抑制了自己的發展自由、措施和理想。而且一旦脫離蘇聯,自己就會成為西方國家的一個成員,西方國家就會像美國馬歇爾計劃幫助歐洲經濟一樣去幫助他們,讓他們立即飛黃騰達。



葉利欽本身也有蘇聯拖累了俄羅斯這樣的思想,加上上述的一些內心意識,他是迫不及待的想把俄羅斯與蘇聯剝離,哪裡還有心思去凝聚蘇共,當蘇聯總統?再說,他逮捕軍方政變人士,推翻戈爾巴喬夫,喊的口號就是推翻蘇聯獨裁,還俄羅斯民主自由,哪裡還有臉再去搞蘇聯復辟?


謝金澎

蘇聯解體後葉利欽並非不想做整個大蘇聯的領導人,而僅做俄羅斯的領導人,是做不到原因如下: 1、葉利欽是地方領導人,葉利欽1985年任莫斯科市委書記,因為指責戈爾巴喬夫被解除書記職務。1988年被解除的蘇聯主席團委職務,這說明他在蘇共內部根本就影響力,想取代戈爾巴喬夫一點可能都沒有。就算論資排輩也排不到他。1990年,任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他僅有的影響力都在俄國,對蘇內部的其他國家他一點威望都沒有。

2、葉利欽當時沒實力控制整個蘇聯,各共和國認為是蘇聯的存在制約了自己的發展,抑制了自己的發展自由、措施和理想。如一旦脫離蘇聯,自己就會成為西方國家的一個成員,西方國家就會像美國馬歇爾計劃幫助歐洲經濟一樣去幫助他們,他們就會變得跟西方國家一樣,繁榮、富強,讓他們立即飛黃騰達。

各加盟共和國領導人都想自己掌權擔任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他們是創造歷史的人。他們都以為只要走向獨立、自由,首先他們的權力得到了鞏固,他們成了國家的奠基者和最高領導人,上面再也沒有一箇中央來約束自己了。

3、由於蘇聯的發展是計劃、統籌模式的,各個加盟共和國的經濟模式、版圖都比較單一,簡單一點說就是有的共和國是種菜的、有種糧的、有出煤的等,但都必須接受蘇聯中央的統一調配。這就導致了心態失衡,俄羅斯當時是各個加盟共和國中領土最廣、實力最強,葉利欽本身覺得俄羅斯養活了整個蘇聯而憤憤不平。他是迫不及待的想把俄羅斯與蘇聯剝離,哪裡還有心思去凝聚蘇共,當蘇聯總統?

4、在東歐劇變的形勢下,蘇聯內部各加盟共和國已人心惶惶,離心離德,獨立的浪潮已經席捲全國。在當時情勢下,幾乎沒有任何一個領導人能夠凝聚整個蘇聯的民心了。當然葉立欽本人在觀念上不贊成社會主義制度,主張倒向西方,分裂蘇聯也是西方國家的意願!

5、葉利欽逮捕軍方政變人士,推翻戈爾巴喬夫,喊的口號就是推翻蘇聯獨裁,還俄羅斯民主自由,哪裡還有臉再去搞蘇聯復辟?


美麗青春您真痘

1、法理問題。葉利欽是地方領導人(俄羅斯加盟共和國總統),不是中央領導人,戈爾巴喬夫下臺,依法應該是蘇共中央或最高蘇維埃的某某領導人即位(具體是誰詳見蘇聯當時法律)。

2、實力問題。葉利欽當時沒實力控制整個蘇聯,需要其他加盟共和國協調,比如獨聯體的成立,俄羅斯、烏克蘭(綜合國力第二)、哈薩克斯坦(面積第二)、白俄羅斯都是有核國家,地方政府聯合起來搞垮中央政府。


吳下阿蒙毋忘在莒

葉利欽當然想取代戈爾巴喬夫來掌控整個蘇聯,只不過受實力所限他的影響力只能遍及整個俄羅斯聯邦而無法深刻影響到其它的加盟共和國。還有一點就是在蘇共中央葉利欽沒有支撐它掌控整個蘇聯的影響力,在這種情況下葉利欽只能退而求其次來做俄羅斯聯邦的老大,至於其它加盟共和國就只能任其獨立建國了。

美國在蘇聯末期的動盪歲月中為蘇聯的解體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葉利欽不斷的與其最重要的西方支持者老布什保持著精密的聯繫。對美國的要求可謂是有求必應,對於美國來說自己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蘇聯能夠解體當然是再好不過,美國必然會通過自己對葉利欽的影響力來推動蘇聯解體的進程。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葉利欽就好像一個叛逆的小孩,對自己曾經的祖國滿心怨恨卻對曾經的對手言聽計從,這在世界各國的關係史上也是難得一見的奇景。蘇聯的主要繼承者俄羅斯在其總統葉利欽的帶領下全面倒向西方,這樣的轉折真是帶有戲劇性的色彩。葉利欽一心想著能在自己好友老布什的幫助下振興俄羅斯的經濟,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葉利欽把俄羅斯改革的規劃全盤託付給了西方的總設計師,完全按照西方的設計啟動了改革。

這一改革純粹就是餵給俄羅斯的一劑毒藥,從此俄羅斯經濟陷入不斷下跌的深淵,而西方當初承諾的援助資金卻遲遲不能到位。這對於俄羅斯脆弱的經濟來說只能是雪上加霜,俄羅斯就這樣不斷的衰退衰退在衰退。對俄羅斯來說這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可對西方來說這種效果可真是求之都難得。

葉利欽就這樣一個叛逆老男人通過美國的包裝策劃終結了蘇聯,而他自己終於坐上了俄羅斯總統的寶座,不過到後來葉利欽也許是真正的明白過來了西方真的是靠不住的。這可是自己用血的教訓換來的結果,因此在選擇繼任者的路上終於聰明瞭一回,選擇了當今的強勢總統普京。普京也的確沒有讓葉利欽失望,在他的帶領下俄羅斯最終走出了蘇聯解體後的混亂,經濟發展總算有了一定的起色。

俄羅斯的發展進步可不是西方願意看到的,西方在普京向前發展的道路上不斷的撒滿荊棘,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切都是葉利欽強行終結蘇聯所帶來的惡果。葉利欽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而付出的代價就是全體蘇聯老百姓陷入深重的生活危機。


異域邊緣

一個挺可笑的問題,可能是沒經過80年代末那段時期的緣故。就如有些人在為蘇聯解體惋惜,抨擊戈爾巴喬夫一樣。當時蘇聯的情況不是現在有些人想象的那樣,可以說很糟,吃飯都難。至於這個問題,簡單說,當時戈氏改革自由思潮已經起來了,加盟國要獨立,戈氏有意批准,為了保留聯邦,蘇共黨內保守派發動政變,在莫斯科實施特殊時期管制,這是解體前的背景,而葉利欽在蘇共根本排不上,並不是政變的參與人,只是俄羅斯共和國地方領導人,當時他本人也極為恐慌,躲了起來,認為將被收拾。但他抓很快住了這個機會,冒險走了出來演講,聲討政變,以英雄姿態逆轉了形式,政變方的柔弱,目標不明確,導致政變失敗,戈爾巴喬夫迴歸莫斯科,但是地位顯然一落千丈,四面楚歌,蘇共內部的瓦解可以說已經不能收拾這個爛攤子,有效控制各共和國,蘇聯解體是必然的結果。葉利欽作為政變的反對者轉身變成了戈爾巴喬夫的反對者敲了蘇聯這座危樓的最後一錘。從這個過程看,葉利欽根本坐不到也沒能力坐到蘇聯總統的位置,最後的結果對他是最好的。


Muandkamu

對於蘇聯的解體,戈爾巴喬夫與葉利欽二人無疑起了重要作用。葉利欽為什麼不爭取做整個大蘇聯的領導人,而非要分裂蘇聯,自己僅做俄羅斯的領導人呢?

第一,難以上位。葉利欽本身就是俄羅斯的領導人,如果要領導整個蘇聯,必須要藉助於蘇聯GCD這個外殼,但就當時形勢來看,葉利欽的影響力根本就上不去,所以在八十年代末,葉利欽就退出了蘇聯GCD。



第二,蘇聯已難以保全。在東歐劇變的形勢下,蘇聯內部各加盟共和國已人心惶惶,離心離德,獨立的浪潮已經席捲全國。在當時情勢下,幾乎沒有任何一個領導人能夠凝聚整個蘇聯的民心了。


第三,葉利欽做蘇聯的領導人與其一貫倡導的理念也不相符。作為當時俄羅斯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葉利欽認為俄羅斯為全蘇聯付出太多,如果沒有其他小加盟國的拖累,俄羅斯也不會陷入經濟困境中。如果葉利欽改變理念的話,其公信力就會大大下降。

當然,葉利欽主張倒向西方,分裂蘇聯也是西方國家的意願!


姜運倉

前蘇聯本身就是加盟共和國,其共和國前各民族成員國大多為俄羅斯沙皇時代侵佔或者強拼而來的,民族間矛盾一直存在,一直靠斯大林時代的強權統治維持,隨著前蘇聯政治經濟持續惡化,這臺大機器實在不能給各加盟國持續輸血,各國經濟更加惡化,民族矛盾主權獨立的呼聲高漲,各共和國相繼獨立,蘇聯名存實亡,前蘇聯政府中的領導人各自回到自己民族所在國家成為主要領導人,葉利欽作為俄羅斯族自然成為俄羅斯領袖,並宣佈解散前蘇聯共產黨,沒收前蘇聯共產黨黨產劃歸俄羅斯,隨後前蘇聯各加盟國相繼獨立。


寂寞怪誰1

跟老百姓過日子一樣。本來是一個大家族,矛盾不斷,家運還日薄西山。大家都過不好, 各房還經常吵架。就家裡老爺子(大家長)的還活著,勉強維持著大家族的樣子。老大最牛x,子孫也多,脾氣不好,各房基本不服他。老大想繼承大家長的位子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就是盼著大家長早點掛,掛了可以分家過。仗著子孫多,可以多分點田地。所以,天天盼自家老爺子早點死。最後,居然逼宮成功。如老大願,老爺子掛了,老大分得的家產也多。


海上貝勒爺

因為戈爾巴喬夫的存在,葉利欽是當不了蘇聯總統的,這也是為什麼葉利欽會不遺餘力的在蘇聯內部推動各個加盟共和國獨立的主要原因,可以說蘇聯的解體,是蘇聯政權高層政治惡鬥的最終表現,跟民主、人權扯不上一點關係。

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因為蘇聯計劃經濟的弊端開始突顯,再加上西方國家和平演變的暖風吹拂下,蘇聯國內民眾的意識形態開始發生了重大的轉變。

原有的社會主義思想與西方的民權思想發生了激烈的碰撞,這種碰撞並不僅限於某一個領域,而是全社會關於社會發展的激烈討論,這種討論最終導致了蘇聯政權開始向總統制度轉變,而在這一轉變的過程中,戈爾巴喬夫與葉利欽是參與其中的兩個重要人物。

戈爾巴喬夫與葉利欽雖然都是改革派,但是兩者走的道路截然不同。

由於戈爾巴喬夫當時已經當人蘇聯總統,因此他是希望蘇聯的內部改革要以循序漸進為主,只希望在有限的範圍內進行改革。在這一點上,葉利欽是截然不同的,他的想法就是徹底轉變國家體制,把蘇聯由社會主義制度轉變成為資本主義制度。

因為執政路線上的不一致,導致了葉利欽在蘇聯政壇上的失利,在1988年被蘇共中央解除了蘇聯主席團委員的職務,被踢出了蘇聯政壇。但是很快葉利欽就開始了自己的反擊。

由於此時的葉利欽已經成為親資本主義集團的代表,這使得他在1991年高票當選為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總統。此後,葉利欽就走上了推動各個加盟共和國獨立的道路,並在同年宣佈俄羅斯完全獨立。

蘇聯的解體,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蘇聯高層的執政精英們相互的政治惡鬥,最終導致了政權的崩潰。

這也同樣證明,有一些精英掌權是不持久和不穩定的,當這些人意識到,維護社會主義制度不符合自己利益的時候,同時手中又掌握著這樣的權利,那麼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轉變陣營,推動政權的轉變。這不僅可以解釋蘇聯的解體,也同樣可以解釋東歐劇變出現的真正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