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婦聯:51個「扶貧車間」、2000多名貧困婦女,她們憑「巧手」把日子過成了「田園詩」

天水妇联:51个“扶贫车间”、2000多名贫困妇女,她们凭“巧手”把日子过成了“田园诗”

天水妇联:51个“扶贫车间”、2000多名贫困妇女,她们凭“巧手”把日子过成了“田园诗”
天水妇联:51个“扶贫车间”、2000多名贫困妇女,她们凭“巧手”把日子过成了“田园诗”

在決戰脫貧、決勝小康的關鍵時期,天水市婦聯針對農村貧困婦女需在家照顧老人、孩子,不便外出務工等情況,探索創新婦女產業扶貧新模式,在全市貧困鄉鎮(村)推廣創辦“扶貧車間”,促進了“輸血式”脫貧到“造血式”脫貧的轉變,有效帶動2000多名貧困婦女就近居家就業,真正實現了顧家、增收“兩不誤”。

天水妇联:51个“扶贫车间”、2000多名贫困妇女,她们凭“巧手”把日子过成了“田园诗”

△前來培訓的婦女學習積極性很高,培訓室一片忙碌

“'扶貧車間'的興辦,正好給貧困婦女提供了一個既能顧家,又能掙錢的好機會。經過培訓,村裡已有20多名婦女居家就業。”

上班、下班,年過五旬的楊彩琴做夢都沒想到,泥土裡刨食吃了半輩子後,大字不識幾個的她有一天竟然還能做起“工人”來。

楊彩琴是甘谷縣磐安鎮莫周蘭村人。6月30日,村裡“扶貧車間”在村委會大院掛牌後,和她年齡不相上下的一幫子婦人感覺很新鮮,都跑去瞧個究竟。

天水妇联:51个“扶贫车间”、2000多名贫困妇女,她们凭“巧手”把日子过成了“田园诗”

△能在家門口就業,楊彩琴(中)和同伴都很開心

“主要從事手工納鞋底、勾鞋邊、鞋花、鞋面等工作,先培訓1個月,培訓期每人800元。一個月後自己手中出的半成品經驗收合格就算出師,在這之後,每人每納一雙麻鞋底,按碼數大小付工錢40元至45元,其他產品同樣計件付酬。”站在人群中,楊彩琴乍一聽此話,有些半信半疑。

“在農村,和我一樣年紀的女人哪個不會做鞋子?平時天陰下雨、地裡沒活時,前去串門子的婦人手裡大多都拿著針線活,盤在炕頭邊做活邊侃家長裡短,一個下午眨眼就過去了。按扶貧車間負責人的說法,今後幹這活就能給自己掙錢了?”楊彩琴當時心裡不時嘀咕。

掛牌當天,依姓名、家庭情況、貧困類型等內容,莫周蘭村貧困婦女“扶貧基地”花名冊上,有了村裡20多名婦女的家庭信息。2天后,經過老師教授,報了名的第一批婦女隨之“上崗”。

天水妇联:51个“扶贫车间”、2000多名贫困妇女,她们凭“巧手”把日子过成了“田园诗”

△莫周蘭村扶貧基地

楊彩琴是第二批前來接受培訓的十幾名貧困婦女中的其中一名,8月3日,是她“上班”的第13天。上午10時許,當天領來的空鞋底上,密密麻麻的針腳已納了一半,按她的進度,如沒別的干擾,晚飯後加個班一天完成兩隻鞋底應該不成問題,一個月下來就能掙2000元左右。

個頭不高的楊二平是莫周蘭村人,此前從未出門打過工,目前是這個點的臨時負責人。一說起“扶貧車間”,她連聲叫好:“培訓期早7點至11點,下午2點到6點到基地‘上班’,培訓期滿則可隨意,家裡家外、田間地頭,只要手閒都能幹此活,對於村婦來說這種‘就業’模式很實在,很不錯。”

楊二平說,“扶貧車間”項目是採取“政府+企業+經紀人+貧困戶”的形式,屬政府引導、企業帶動,經紀人負責,貧困戶參與的一種居家式就業模式。把“工廠辦到家門口”,把產品的加工融入到當地農戶家中,讓貧困戶婦女在家門口或自家炕頭就能就業,這種靈活就業模式做到照顧家庭、作務農活與上班掙錢三不誤,成為目前最有效、最直接的精準脫貧手段。

莫周蘭村的村名聽上去猶如通村路兩邊數公里長正在怒放的花兒一樣美麗,但就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而言,仍處於脫貧期,村裡大多中老年婦女文化程度不高,也沒有外出務工的經歷。年輕時,伺候老人、拉扯小孩、操持家務、作務農活是她們生活的全部,年齡大了能騰出身子了,但也沒力氣下重活了。

“扶貧車間”的興辦,正好給貧困婦女提供了一個既能顧家,又能掙錢的好機會。經過培訓,村裡已有20多名婦女居家就業。”楊二平笑著說。

“自己掙的錢,花著有底氣。”

“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其他時間都在勾,一天能勾5雙左右,少說也能掙三、四十元,好得很!”麻線纏繞、勾針飛舞,甘谷縣新興鎮半屲村年逾六旬的老人康淑芳坐在自家炕頭上,手頭的純麻鞋面花邊正勾得起勁兒。

天水妇联:51个“扶贫车间”、2000多名贫困妇女,她们凭“巧手”把日子过成了“田园诗”

△康淑蘭手指變形嚴重,但絲毫秒影響她幹活的興致

由於患類風溼疾病,老人的雙手關節看上去已嚴重變形,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她幹活的興致。從老人一頭時髦的捲髮和滿臉的笑容看,她對自己自食其力信心十足。

年近四十的牛軍霞快人快語,幹活潑辣,也是這個村“居家式”“跟進式”就業婦女的牽線搭橋者。

牛軍霞說,自從甘谷雅路人麻編鞋業有限公司2011年成立後,在甘谷縣城“陪讀”的她接娃、做飯之餘,開始在該公司靈活就業。之後這幾年,經她介紹或宣傳,該公司在半屲村的居家就業婦女越來越多,她的母親、妹妹、姥姥、奶奶,均在其列,能利用閒暇時間賺取或多或少的生活費,老老少少笑逐顏開。

天水妇联:51个“扶贫车间”、2000多名贫困妇女,她们凭“巧手”把日子过成了“田园诗”

△康淑蘭手指變形嚴重

記者連續串了幾家門子,每家的炕頭上、廊簷下,均能看到麻編者的身影,她們或獨自一人,或三五成群,幹得起勁。牛軍霞說,半屲村絕大部分村民生性勤勞,愛幹活,只要有脫貧致富的好事,都會不惜力氣地去幹。

“康淑芳患病多年,公司和她之間跑路的活都是我幫她幹,收走她勾的半成品去麻編公司換上現錢,再領幾團麻線給她送家時,她總是一邊數著自己當次掙的工錢一邊開心得像個孩子一樣,咧嘴大笑,之後每次總不忘說:‘人老瞌睡少,給我把活留多一些。’這幾年,她一直憑一雙病手自己掙錢貼補家用。”牛軍霞說,目前村裡已有30多名婦女一邊打理家務,一邊居家就業。

“陪讀”對於許多農村家長來說,早已司空見慣。這些年來,和牛軍霞一樣去城裡租房陪讀的家長越來越多。為了照顧孩子,她們不得不放棄外出打工的機會,然而,高額的房租,孩子們的花銷,對於困難家庭來說,難免會加重經濟負擔。而當地一些公司著力打造的純手工加工產品、手工藝產品的發展,正好可以吸納帶動更多的“陪讀家長”就近在工廠打工,做到照顧孩子、掙錢兩不誤。

天水妇联:51个“扶贫车间”、2000多名贫困妇女,她们凭“巧手”把日子过成了“田园诗”

甘谷雅路人麻編鞋業有限公司是到貧困鄉鎮(村)建立“扶貧車間”的其中一家企業。今年6月起,該公司在甘谷縣安遠鎮、謝家灣鄉年家灣村、大像山鎮樊家村、磐安鎮莫周蘭村等6個鄉鎮率先設立“隴原巧手扶貧基地”,吸納帶動當地的陪讀家長和留守婦女就業,直接或間接帶動了當地300多貧困婦女居家靈活就業,預計創造家庭總收入達300餘萬元。

“扶貧車間”靈活就業的婦女以中老年婦女居多,她們一致認為,以前農閒時湊一起除了聊家長裡短,就是沒事找事瞎轉悠,現在好了,扯閒話的時間用來掙錢,誰還有閒心思捉摸著去扯事非呢!

當問及就業帶給自己的好處,牛軍霞笑著說,結婚時老公給自己買的“三金”沒戴兩天就被偷了,之後再沒好意思問老公要過。自從自己能掙錢後,自己和孩子的花銷不向老公要了不說,還貼補了大半家用,額外積攢的錢又買了一套金手飾。

“自己掙的錢,花著有底氣。”牛軍霞笑著說。

“幫助他人,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幫助自己。”

郭娟是河南姑娘,2010年大學畢業,2011年來到甘谷創業,說起創業初衷,她稱或許是命中註定,或許是機緣巧合,總之就是緣於一雙麻鞋。

2008年,正在上大二的她和同學院甘谷籍學子牛先生談起戀愛,那年秋季開學時,當她從對象手中接過一雙純手工的甘谷麻鞋時,頓覺愛不釋手,便一邊求學,一邊在網上開了家淘寶店,專賣甘谷麻鞋。沒成想生意很不錯,頓不頓會遭遇斷碼斷貨補貨困難等現象。大四時,由於面臨畢業雜事纏身,沒太多精力打理店鋪便暫時關了。有了這段經歷,大學畢業後,她隨對象來到甘谷,多方籌資和對象創辦了甘谷雅路人麻編鞋業有限公司,之後倆人成家生子。

天水妇联:51个“扶贫车间”、2000多名贫困妇女,她们凭“巧手”把日子过成了“田园诗”

△正在幹活的孃兒倆

說起今年創辦“扶貧車間”這事,她說,最近一個多月,由於去“扶貧車間”的次數多,總能聽到這樣一種聲音:“我們能在家掙錢,說白了要感謝你們。”聽到“感謝”二字,她總是感動不已。她總覺得,能把自家公司的產品加工延伸到千家萬戶,吸納這麼多當地做純手工鞋的“老把式”來給公司幹活,是公司“賺著了”!

為了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發揮婦女力所能及的力量,近兩個月以來,天水市婦聯積極組織引導農產品加工、服裝製造、輕工紡織等企業到貧困鄉鎮(村)建立“扶貧車間”,為貧困婦女搭建就業平臺,進一步引領全市貧困婦女向知識型、技能型、藝術型婦女轉變,以“政府+企業+貧困婦女”的運行模式,引導零散家庭式手工藝品製作向規模化、市場化發展,實現了貧困婦女“足不出戶、就地致富”的目標,走出了一條企業降低成本、婦女增收致富的產業扶貧新路子。

天水妇联:51个“扶贫车间”、2000多名贫困妇女,她们凭“巧手”把日子过成了“田园诗”

目前,天水市已率先已在甘谷、武山、張家川等縣區建成“扶貧車間”51個,可帶動2000多名貧困婦女就近居家就業,每人每月平均創收達2000元左右,真正實現了顧家和增收“兩不誤”。

天水妇联:51个“扶贫车间”、2000多名贫困妇女,她们凭“巧手”把日子过成了“田园诗”

△郭娟給參加培訓的婦女做示範

郭娟說,就雅路人麻編有限公司而言,今後後半年僅手工純千層底就需要3萬雙,按每雙40元至45元手工費付人工費計算,公司僅這項就能給就業婦女付費100多萬元,另有2萬餘雙麻鞋需勾鞋面、鞋邊、鞋花,這些算下來,“扶貧車間”就業的婦女總計能掙200餘萬元。

鍋裡有,碗裡才有,這個樸素的道理郭娟兩口子再明白不過。她說,公司給就業者提供靈活就業平臺,就業者按要求給公司幹活按勞取酬,要做到這個,首先要把公司經營好。隨著公司直營店、加盟店、微商團隊等相繼創建,銷售渠道比以往多了許多,按目前“私人訂製”及大眾消費看,明年年銷量能在現有基礎上番上一番,到那時,用工人數會更多。

“幫助他人,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幫助自己。”郭娟笑著說。

天水妇联:51个“扶贫车间”、2000多名贫困妇女,她们凭“巧手”把日子过成了“田园诗”

來源/蘭州晨報 王蘭芳

天水妇联:51个“扶贫车间”、2000多名贫困妇女,她们凭“巧手”把日子过成了“田园诗”

天水婦聯:51個“扶貧車間”、2000多名貧困婦女,她們憑“巧手”把日子過成了“田園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