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告”的杨锁旺

杨锁旺,闻喜县薛店镇沟渠头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今年52岁的杨锁旺,担任村“两委”主干10年来,多次被人告状,还受到3次处分,可他却越告干得越欢,越处分工作干得越扎实。

杨锁旺说:“当干部嘛,还能不被人管?有人盯着,工作就更规范了。在新时代,我们当干部的,就要习惯在各种形式的监督下工作!”

就在这种“监督”中,沟渠头村发展迅猛:主导产业形成,收入翻番增长,集体经济逐渐殷实,各项工作都在全县甚至全市领先。

8月6日,记者前往沟渠头村,走近这位“不怕告”的村干部。

“随你怎么告!”

2008年年底,已当了12年村干部的杨锁旺,被选举为主干——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一年后,他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处分。

2009年11月,村里一个生产门帘的无证小作坊失火,造成了伤亡事故。此事被举报,杨锁旺因监管不力受到处分。

之后,他逢会必讲安全、凡事先想安全,村里没有资质的小作坊,不管经营者是沾亲还是带故,一律关停。前两年,村里几个年轻人要在自家院子里建加油站,制止无果后,他果断向派出所求援,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

他说:“自那次处分以后,我们村再没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但两年后,新的处分又来了。

村里的小学因毁损严重,透过房顶能看天,每逢下雨就放假。2011年,为了争取建校项目,杨锁旺在村中征了10亩地要建新校。每亩1.8万元的补偿款发给村民了,施工方也进场了,他才发现土地手续办不下来,项目无法申报。恢复耕地?村民们又不愿返还补偿款。无奈之下,他将土地划作他用,挽回了村里的损失。于是,他又被告了,因违反土地使用政策,他又受到了一个处分。

“虽然有点委曲,但脑子里法律这根弦可真是绷紧了。我明白了不管出发点有多好,都不能触碰法律红线。”杨锁旺说。今年年初,村里两户村民建房,虽然宅基地村里早批了,但一直没有手续,杨锁旺了解政策后急忙制止,耐心做思想工作,并主动帮村民到土地部门办理了相关手续。

他担任主干之前,村里将集体所属土地退耕还林,以村民名义领取国家补助,他上任之后延续了以前的办法。为此,2016年他又多了一个处分。

村民替他叫屈,说村里得了钱,他却被处分。杨锁旺则说:“我文化低,有的政策吃不透,出点错被处分是应该的,这也是帮我把工作做得更规范!只要我不把集体的东西装个人口袋中,我在村里腰杆依然能挺起来!”

采访中,杨锁旺对上面3个问题倒是直言不讳,说是心服口服,但其他一些捕风捉影的“告”,却让他一度非常郁闷。

对此,有40年党龄、曾当过10年村干部的村民杨宏炎说:“杨锁旺是历届村主干中干的事情最多的,功劳最大的。要干工作,肯定会伤害个别人的利益,得罪人家。我觉得有人告不怕,只要大多数群众支持就是好干部。一些村干部啥也不干,当然没人告了,可那就是好干部了?”

“越告越欢实!”

主干当了10年,3次受到处分,按每个处分一年有效期来算,杨锁旺在三分之一的主干履职时间里,都是背着处分在为村里工作的。

75岁的老党员杨张锁说起杨锁旺,先伸出了大拇指:“书记这人没说的,是申纪兰、李顺达一样的好干部,有人告状,要搁其他人早撂挑子了,他倒是越告干得越欢实!

“不怕告”的杨锁旺

因为安全事故受到的处分,并没有挫伤杨锁旺干事的积极性。他四处跑项目,利用国家政策,将全村138条巷道、3条出村大道、2条田间道路全部硬化,硬化总里程达到了22公里,一举结束了村民雨天出门两腿泥的历史。

建学校受到了处分,但杨锁旺依然上下协调,最终建起了新学校,将原来一下雨就放假的砖混D级危房,变成了全村最安全的建筑。

以前村里欠村民工钱、集资打井钱共20多万元,杨锁旺上任一段时间后,部分村民找他要账,向上级部门反映甚至和村里打起了官司。最终,杨锁旺想方设法,又从自己家里拿了一些,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就这样,一些人告着,他干着——

全村打了5眼深井,建起3个蓄水池,铺设1.8公里输水管网,新修15条田间路,全村4200亩耕地全部变成了水浇地;

引导培育主导产业,目前全村4000多亩耕地几乎全种药材,3年一轮产值可达7000多万元。同时,还建起了1000平方米的药材储存厂,目前正在筹建3000平方米新储存厂;

通过集中操办红白喜事的办法,既减轻了村民负担,又补助了日间照料中心的费用,目前全村100多位70岁以上老年人吃饭全部免费;

将村中4600亩荒沟荒坡进行流转,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5万元;

建起了800平方米的村委会办公楼,新建了村史馆,复建了5个村门;

村里变压器由1个增加到4个,原来电压低得开不起电磁炉,现在空调随便开;

……

10年来,时不时就有人“告状”,但杨锁旺身上有一股劲儿,别人越说他不行,他就非干成个样子。越是有人告,他就干得越有劲。现在的沟渠头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村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近半年时间,就经历了乡村文化礼堂、综合治理、扫黑除恶3次市级观摩。

要经得起“告”

刚开始的时候被人告,杨锁旺也很委屈,觉得自己把家里的生意扔下,为村里干事情,又没把一分钱拿到自己家,却不被人理解。特别是2016年那次,查了两个月,村中的日间照料中心也停了两个月。最后缓过来以后,他想想不对,觉得不管怎么样也不能撇下工作,于是他在村民大会上表态:“从今往后,不管是告什么,查什么,村里工作不能丢,老年灶也不能停!”

他说:“干工作嘛,还能不犯错误,出了错被批评受处分那是应该的,该改正就改正,有人盯着才犯不了大错,组织处分会让工作更规范,说起来,这都是在帮我哩!”

有了这样的心态,杨锁旺将工作失误带来的挫败感,变成让工作更加规范的契机。比如,他在2017年率先完成了村集体资产的清理工作,价值1500万元的动产、不动产全部登记造册,3个大库房放得满满当当,任何一件公家东西,出入都要严格登记。

他说:“公私分明了,我这干部当得清白,群众也更放心,就算有一天不干了,给下一任也能交一个明白账!”

被人告一次,经受历练一次,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杨锁旺的心态越来越平和,在村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

4600亩荒沟荒坡要收回统一流转,涉及全村所有村民,杨锁旺只开了两三次会就办成了;杨锁旺实施田间路拓宽工程,占了不少村民的地,但没一个人阻挡工程,没一个人提出赔偿要求;50岁的杨温堂,原来在北京经营快递公司,收入挺可观,受杨锁旺感召,毅然放下生意回到村里,当起了村干部……

杨锁旺说:“越是这个时候,反对的声音就越宝贵,没人监督就容易私心膨胀,我一想还有人反对我,就会把事情做得更加规范、公道。从长远来看,这也是对我的一种保护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