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民之居,成民之事:这是齐桓公为了成就霸业,干的第一件事

帮助齐桓公争霸的管仲,需要改革的事情很多,但其核心内容是:第一是为齐国打造一支万众一心的队伍,有万众一心的斗志精神;第二是建立一套适合战争的国家体制。

这些改革措施都是管仲通盘考虑再三的,可是齐桓公却另有想法,可以说君臣的磨合路漫漫。

定民之居,成民之事:这是齐桓公为了成就霸业,干的第一件事

齐桓公答应管仲要成就霸业,那就要开始考虑,如何来实现齐国的霸业?

据史料记载,管仲为成就争霸,做的第一步可以用8个大字来概括:“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国语·齐语》

定民之居,成民之事:这是齐桓公为了成就霸业,干的第一件事

齐国诺大一个国家,如果用一个家庭打比方,开门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必须具备。在管仲眼里,作为一个国家,也拥有几个不同的构件,即各种职业的分工,其中就是士农工商。在管仲的眼里,现在齐国的现实是:士不像士,农不像农,工不像工,商不像商,主要的表现是“四民杂处”。

士,贵族的低级阶层,执干戈以卫社稷的,他们专门为国家打仗,其它经济负担比较轻;农,是给国家种地的;工,就是手工业者,主要是官营的,这还在春秋早期,私人的工商业还不甚发达;商人也是国家的商人。

定民之居,成民之事:这是齐桓公为了成就霸业,干的第一件事

若是“四民杂处”,杂处就不利于各自的专业发展,所有这个情形需要整顿,让士和士住在一起,让农和农住在一起,让工商和工商住在一起,这便是“定民之居”。

成民之事,只要齐国把杂处的情形改善了,那手工业者的儿子生下来就看着自己老父亲怎么做手艺,用现在的话就是门里出生,不用老师,无师自通,这样有利于他们搞好自己的手工艺,商人的孩子如此,农、士的子弟也是如此,这就是所谓的“成民之事”。

管仲通过定民居、成民事,为齐桓公争霸走出了第一步,也是扎实的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