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之治:姚宋二人的一场接力赛

国家富强,人民安居,这是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会追求的梦想。回想历史的记忆,唐玄宗李隆基的统治先后,强烈的对比令人着迷且困惑。

说起李隆基的“开元之治”,我们绕不开姚崇和宋璟这两个唐代名臣。欧阳修的《新唐书》如此评价:“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归于治,此天所以佐唐使中兴也。”他们两个人的前赴后继,两个人的接力,推动大唐在开元时期重新中兴起来。

开元之治:姚宋二人的一场接力赛

姚崇是个奇才,他有“成天下之务”的能力,有别人所不具备的才干,这是他的优势。优势的背后就是他的不足之处,即能干背后的豪侠之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容不得他人的意见,于是导致朝堂之上的一言堂。此外,姚崇功劳也越来越大,自己也开始违法,开始营私。

姚崇的一个下属犯罪,犯的是死罪。由于姚崇爱惜下属之才,再加上自己跟这个下属的关系不错,所以他不断地向皇帝请求,要求赦免他,放他一马。唐玄宗李隆基给了他面子,在一次大赦令中,把这个人的名字加进去了,流放岭南。

姚崇一看到这个名字之后,越想越不安。他开始向唐玄宗求情的时候,觉得没什么,但是等到这个名字一出现,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皇帝这是给他面子。姚崇不安的背后,是对自己施政纲领的背叛。

开元之治:姚宋二人的一场接力赛

姚崇在渭南时向唐玄宗提出了自己的 10大施政纲领,其中有一条就是“法行自近”,法律的惩治及其推行,要从皇帝身边的人开始,一旦唐玄宗对自己亲信的人给予赦免,那么姚崇会认为,唐玄宗已经不需要自己了,于是他不断向李隆基打报告,要求辞掉宰相之职。

怀着对大唐王朝的无限眷恋,姚崇不得不离开了宰相的位置,姚崇走了,但他所提出的整顿机构,裁减冗员,抑制奢靡,改善民生的施政方针并没有因为他的离开而被后继者废弃。在临行之前,姚崇向唐玄宗提出了自己最后的请求,请素有恪守道义,正气凛然之名的宋璟接替自己的相位,继续为大唐盛世保驾护航。

开元之治:姚宋二人的一场接力赛

宋璟曾经和姚崇一起被外放他州,后来回到长安,这一次又得到姚崇的推荐,重新做起宰相。他们两个人性格完全不一样。姚崇的性格豪爽、雄气,宋璟则是守正、讲原则,这恰恰是他们两人的互补之处。

为了大唐的中兴,他们在接力,当要拨乱反正、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时候,姚崇出现;当国家要顺着这条道路继续发展的时候,宋璟出现。

宋璟知道自己的使命,他重新做宰相以后,很像西汉时期的萧规曹随,对于姚崇所推行的制度,包括施政纲领,恪守不移,同时打破姚崇时期的一言堂,遇事与同僚商量,委官任命各得其所。此外,他一如既往地坚持原则,向唐玄宗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姚崇和宋璟,开元前期的两位能臣,他们前赴后继进行了一场接力,把开元推向盛世,也为中华民族贡献了一个烂漫辉煌的时代,值得后人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